電子煙被納入控煙範圍,為啥曾經的「戒煙神器」也掉馬了?
1月28日,《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煙條例(修訂徵求意見稿)》在深圳市人大常委會網站上公開,向公眾徵求意見。據悉,本次深圳將升級「控煙條例」,明確對電子煙說「不」。將條例所稱的「吸煙」概念擴大為——使用電子煙或者持有點燃的其他煙草製品。今後,電子煙將正式拉入深圳控煙的「黑名單」。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有疑問了。電子煙在之前一直被宣揚成對身體無害的戒煙神器,怎麼現在突然又不讓抽了?這還得從電子煙本身開始講起。
什麼是電子煙?
電子煙(electronic cigarettes), 也稱作電子尼古丁傳遞系統(electronic nicotine delivery system,簡稱ENSD),一般通過加熱煙油產生氣霧供使用者吸入。一些電子煙外觀看起來和常規的煙斗或水煙袋沒有什麼區別,也有一些電子煙的形狀和日用品相似,如鋼筆型、USB型和圓柱形裝置等。
電子煙的裝置主要包括煙油、電池以及電子煙裝置三部分。一般來說,煙油多含有尼古丁,丙二醇、甘油等,也有一些電子煙廠家稱其煙油不含有尼古丁成分;電池和電路的差別對煙油的霧化程度影響巨大,會影響尼古丁濃度以及有毒副產物的生成等。而使用者的行為包括每一口煙的時間長度、吸入深度、頻率也是影響吸入尼古丁多少的重要因素。
現代電子煙最初於2003年在中國設計和生產,並於2004年上市,在過去的十幾年中,電子煙的市場份額增長迅速。截止2014年,整個行業價值約為30億美元,由全球466家製造商組成。
電子煙的健康風險
眾所周知,各個品牌的香煙包裝上都印著「吸煙有害健康」6個大字以及一些會引起不適的圖片。大量的研究表明,香煙含有大量的致癌成分,如尼古丁、焦油等,會引發一系列的疾病如中風、糖尿病、肺氣腫、癌症、各種口腔疾病等等。
此前發表在Science上的文章指出,每天吸一包煙,會導致每個肺細胞每年平均出現150個突變,喉部每個細胞每年平均97個突變等等。而吸煙者吞雲吐霧後的「二手煙」,「三手煙」也威脅著身邊人群的健康。
然而,吸電子煙就可以高枕無憂嗎?並不是!
儘管電子煙產生的有毒物質的量可能要比普通香煙低得多(這也取決於煙油濃度、電池電壓等因素),但絕不是電子煙廠家宣稱的電子煙僅僅是「水蒸汽」。
上文我們提到,電子煙油的主要成分包括尼古丁、丙二醇等。尼古丁作為致癮成分,對孕期女性,特別是胎兒和青少年的大腦發育會產生不良影響。尼古丁的過量也與心血管疾病、癌症、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生相關。
隨著電子煙使用增多,由煙油霧化產生的尼古丁以及其他副產物中毒的事件也時有發生。而在一些品牌的電子煙中發現,甲醛等一些致癌因子以及丙烯醛等其它有毒物質的含量與某些捲煙產生的煙霧中的含量一樣高。
對於電子煙的「二手煙」的影響還不清楚,儘管電子煙氣霧通常比燃燒的煙草釋放的有毒物質水平低得多,但這並不意味著這樣的水平對於不願接受煙霧的旁觀者是可以接受的。事實上,這也大大增加了非吸煙者和旁觀者對尼古丁和若干有毒物質的接觸。
電子煙使用,希望還是威脅?
一直以來,電子煙的使用都伴隨著非常大的爭議。
一方面,作為減少吸煙的途徑,一些專家認為,電子煙的使用可能幫助吸煙者從捲煙轉向電子煙。特別是對於那些會出現尼古丁戒斷癥狀的人群,電子煙可以作為戒煙的輔助品。
另一方面,禁煙倡導者則認為,電子煙製品與主流的全民禁煙的努力相違背,加大無煙政策推廣的難度。對於大量吸煙者來說,電子煙的使用僅僅是減少了捲煙的使用量,而並未讓他們真正戒煙。由於吸煙的時間和數量是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所以和完全戒煙來比,吸電子煙的作用要弱得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關於電子煙的報告,各國政府應牢記如下管制目標:
(a)禁止向非吸煙者、孕婦和青少年促銷電子煙系統並阻止他們開始使用此類製品;
(b)盡量降低電子煙對使用者和非使用者帶來的健康風險;
(c) 禁止對電子煙採用未經證實的健康說辭宣傳;
(d) 保護現有禁煙工作不受煙草業的商業及其它既得利益的影響。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王冠林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