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道教和道家一樣嗎?二者究竟有什麼不同?

道教和道家一樣嗎?二者究竟有什麼不同?

提起道家,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經。作為諸子百家之家,道家一直是其他各家的思想源泉。

佛教剛傳入中國時,是通過附會道家哲學來宣揚教義的,此即世稱「格義佛學」時期。魏晉玄學後期,莊子哲學受到玄學家乃至佛教僧人的推重,直接影響到魏晉時期玄佛合流的趨勢。從學術淵源上來說,法家是黃老道家派生出來的。法家學派非常重視道的規律性,明晰了「道」與「理」的關係,對道家思想有繼承和改造。

《老子》確有多處直接講兵,有些話好象就是《孫子兵法》的延伸。《漢書·藝文志》也曾把許多道家著作列入兵家,又把許多兵家著作列入道家。


至於道家和道教的不同,更是不為人所知。那麼二者究竟有何不同?

一般歐美認為道家道教看似分離,實際一體,只有早年日本認為道教與道家是分離的。歐洲更強調道家與道教是一脈相承的。其實道家是一種哲學流派,道教是一種宗教信仰,道教脫胎於道家。

道教是源於道家,吸收了道家思想中的養生理念與出世思想,部分繼承了道家的哲學觀點與價值觀並且在後期受佛教與儒教影響而形成的一種宗教。兩者關係密切,但不同點也很多:道教崇拜偶像並且信奉多神論,而道家不崇拜偶像並且認為天地無人格;道教追求個人修鍊,飛升成仙長生不老,道家講究順其自然,該生的時候生該死的時候死,生亦無歡死亦無苦;道教在發展過程中與陰陽五行八卦學說相互結合與發展,講求陰陽平衡,道家則尚雌幼、柔弱、卑下;道教出世,是「出家」的「方外之士」,更熱衷於個人的修鍊;道家既出世又入世,老子所言多有及治國之道與用兵之道。

以天師道為典型代表的道教對老莊道家學說做了直接的、系統性的繼承,並且還進行了宗教化發展。天師道在初創時,尊老子為教主,尊《道德經》為無上經典。這表明,道家哲學是道教宗教思想和修鍊理論的根本源頭。從南華真人開始,「道」在哲學性上便附加上了神秘主義的意味,這成為道教神仙信仰原初。

黃老道家又被稱為新道家,即是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提到的「使人精神專一…事少而功多」的道家。其「事少」,在於保持無為之心;其「功多」,在於把煉神養形和治國安天下結合了起來,成為「無為無不為」的典型代表。

只有把先秦道家哲學和黃老道的太平政治思想,與祖天師所建立的具有宗教神學信仰的天師道相結合,再輔以具體的、具備實修意義的修行方術,三者結合之後才正式形成了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宗教。

古代的道士,一般出身為世家大族,比如創教的祖天師,本身就是張良的後代,有封地,吃喝不愁,其他如王羲之,葛洪,陶弘景,陸修靜等等。他們的特點,第一吃喝不愁,第二呢,從小受到教育,都是針對治國的。第三呢,叔叔大爺等那些親屬往往做官,所以呢,官場不愁。第四呢,因為吃喝不愁,所以才要進山修鍊,防止人打擾。正是因為這些特點,他們真的沒有傳教的熱情。自己修好了,比什麼都強。等自己有一定的成就了,遇到合適的人才會教,一般人還真看不上。

總之,道教源於道家,在發展過程中逐漸遠離了道家,受世俗文化影響與上古神話傳說相結合發展出了一套封建朝廷式的多神論體系,又受方士術士影響形成了一種修仙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度歷史 的精彩文章:

同為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和李自成究竟有何不同?
《知否》盛明蘭再厲害,其後代也免不了金國帶過來的靖康之恥

TAG:深度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