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丕三路伐吳,劉備為何不抓住機會從白帝城出兵復仇?原因有三

曹丕三路伐吳,劉備為何不抓住機會從白帝城出兵復仇?原因有三

公元219年7月關羽發動襄樊之戰,12月兵敗被殺;221年7月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劉備大舉伐吳卻在222年8月在夷陵被東吳大都督陸遜擊敗,劉備好不容易逃回到了永安(白帝城);9月曹丕不甘寂寞兵分三路大規模伐吳,一時之間東吳上下全國總動員,孫權不僅要面對曹丕的空前壓力,劉備這邊他也不敢掉以輕心,當時的局面對孫權來說頗為危急,曹丕這邊東路中路西路三面開火打得火熱,特別是西路的江陵曹丕這邊有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等名將坐鎮,江陵是南郡的郡治離白帝城並不遠,南郡往西就是夷陵秭歸再過去就是白帝城了。

可以說如果劉備此時出兵將會對東吳構成巨大的壓力,可是奇怪的是曹丕伐吳從222年9月到223年3月打了整整半年多之久,劉備始終作壁上觀在白帝城按兵不動不和曹丕聯手出兵伐吳,夷陵之戰劉備遭遇如此慘敗是他不想趁火打劫?恐怕不是,那麼劉備為何不抓住機會從白帝城出兵復仇?原因有三,我們來分析一下。

第一,夷陵之戰劉備損失實在太大,帶來的兵馬幾乎全軍覆沒,《傅子》記載:「權將陸議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國力本來就不如曹魏和東吳的蜀漢八萬人馬至少是其全國兵力的一半了;不僅士卒損失慘重,劉備麾下大將的損失也是劉備不能承受的:馮習,張南,傅彤等人戰死,黃權投降了曹丕,更為關鍵的是此時的蜀漢正是青黃不接之時,劉備手中實在沒有得力之人可用(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已死,五虎只剩下趙雲,魏延在漢中更是不能輕易調動)。

雖然劉備陸續收攏了逃散的士卒,趙雲和馬忠也各率兵五千前來支援,劉備在白帝城的兵力也達到了兩萬多人,但是這點兵力並不足以在短時間內再發動一場規模較大的戰役,從成都調兵?不要說要花時間,諸葛亮也未必能一下子再湊幾萬人給劉備,缺兵少將是劉備沒有出兵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曹丕雖然來勢洶洶,但是戰役的進展並不如預料之中那麼順利,孫權幾乎是全國總動員,在東路中路西路全面抗擊曹丕的進攻:東路開局很順利但很快陷入相持階段,中路的曹仁打了一輩子仗卻被一個後生小輩朱恆擊敗;西路的江陵在朱然的守衛下堅守了半年屹立不倒,曹真張郃徐晃也奈何不了朱然。可以預料得到的是如果曹丕進展順利,特別是和白帝城不遠的西路江陵被攻下的話,即便陸遜在夷陵劉備也有相當大的可能會出兵,可惜曹丕不爭氣,劉備一直在等機會最後卻是等來曹丕撤軍的消息。

第三,孫權雖然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在大勝的情形下主動向劉備求和,「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但是戰備上卻一點也沒放鬆,大敗劉備的東吳軍方最高統帥大都督陸遜依然駐紮在靠近白帝城的秭歸和夷陵一帶,防備劉備可能的再次出兵。

難道劉備就這樣甘心蟄伏?並非如此,張勃《吳錄》記載:「劉備聞魏軍大出書與遜云:「賊今已在江陵,吾將復東,將軍謂其能然不?」遜答曰:「但恐軍新破,創痍未復,始求通親,且當自補,未暇窮兵耳。若不惟算,欲復以傾覆之餘,遠送以來者,無所逃命。」劉備和陸遜這段對話意味深長,劉備大概意思是曹丕大軍在攻打江陵,我也要來湊一湊熱鬧,結果陸遜毫不客氣的懟了回去,意思就是閣下還是好好的待在白帝城,勸您別來,來了我保管你再也回不去!

從以上書信對話中可以看出劉備其實是很想出兵的但是現實卻很無奈:缺兵少將和曹丕不爭氣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夷陵之戰敗於陸遜之手劉備印象深刻,說他怕了陸遜也許有那麼一點,但是更大的顧慮恐怕還在於劉備對於出兵是否能取勝實在是沒有把握,風雨飄搖的蜀漢已經再也經不起一場哪怕是小小的兵敗了,正是在這樣的顧慮下劉備才選擇了隱忍不發,英雄落寞讓人不勝感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丈之溪 的精彩文章:

此人和荀彧郭嘉齊名卻一直被誤解,死後曹丕的追封為他蓋棺定論
逍遙津之戰後張遼張郃徐晃很忙,為何很少看見於禁和樂進的身影?

TAG:百丈之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