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突然愛發脾氣?是在向你求助!
作者:晤歌
本文:孩子王(ID:lovekidswant)
昨天,我和女兒發生了不愉快。
睡覺前,女兒剛剛刷完牙,但看到餐桌上今早沒吃的巧克力棒,一時貪嘴就想吃。考慮到她已經刷過牙,我堅決不同意她吃。
女兒撒嬌說只吃一點點,我說不行就是不行,不能慣著你。
當我以為她會乖乖上床睡覺時,她竟「哇」的一聲哭出來,隨後上前搶過巧克力棒就砸在地上,又往上面踩了兩腳,弄得滿地都是。
我火氣一下就上來了,四歲的孩子就有這麼大脾氣,以後還了得,所以大聲訓斥了她幾句。沒想到她還不聽,哭著跑回房間,「嘭」一聲重重關上了門。
我不禁愕然。孩子明明沒到青春期,為什麼這麼喜歡發脾氣?
1
為什麼孩子忽然愛發脾氣?
其實不光是我家孩子,媽媽群里也經常有家長討論這個問題。
有個媽媽說她的孩子以前脾氣很好,但今年開始經常發火,不給他買玩具就在超市哭了半個小時。
還有個寶媽說她家孩子跟朋友玩飛行棋,輸了之後把棋盤都給砸了。
這些孩子大多在2~4歲之間,也就是兒童心理學上的「第一次叛逆期」,也叫「三歲危機」。
這個時期的孩子自我意識逐漸覺醒,開始學會對大人的安排表示不滿。但由於自身能力不足,導致自己的想法無法得到實現,所以便會經常著急,動不動就發脾氣。
在醫學角度上看,人體大腦中有兩個部位與情緒相關:
第一個部位是杏仁核,用於產生和識別情緒,這個部位在孩子出生時就已發育完全。
另一個部位是前額葉皮質,它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情緒。但這個部位在孩子2歲的時候才開始發育,直到20多歲才發育完全。
正因前額葉皮質才剛剛開始發育,導致2~4歲的孩子只會感受情緒和表現情緒,卻很難控制情緒。
這時候的他們會莫名其妙就大哭大叫,結果可能只是因為家長把他們的玩具挪了一個地方。
所以說,這個階段的孩子普遍脾氣較差,父母們不用過於擔心。如果能幫助孩子安然地度過這個時期,對於他們以後的情緒管理將非常有幫助。
2
孩子發脾氣,別再「以暴制暴」
孩子發脾氣,往往與父母的行為緊密相連。
在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3》中,霍思燕家來了3個小朋友,嗯哼和她一起照顧這些孩子。
一開始,嗯哼表現得興奮,給夥伴們端茶倒水。但是很快,他就不再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而是固執地找恐龍,並對媽媽霍思燕發火。
媽媽因為還有其他孩子要照顧,對嗯哼缺乏耐心,也不願給他台階下,嗯哼氣得竟躲到了房門外,說要離家出走。
霍思燕無奈地問他為什麼,嗯哼才道出原因:你今天一直在照顧其他小朋友,都沒有照顧我。
最後霍思燕又叫來了老公,讓他跟嗯哼講講道理,嗯哼才勉強平復下來。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說:「人最本質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
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有一半都是為了得到家長的關注。而家長們此時該做的,就是跟孩子換位思考,用愛來撫平情緒,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孩子跟母親頂嘴的視頻:
面對母親的指責,小女孩口頭上一直承認錯誤,但態度上依舊強硬,明顯口不對心。而母親在此時並沒有試圖安撫孩子的情緒,而是一直強調孩子的錯誤,並逼她寫檢討書。
網友們看完視頻後紛紛表示:這就是小時候的我們啊,在情緒失控的時候還不得不迫於家長的嚴威而屈服。
可能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就是無理取鬧,幹嘛要遷就他們。
孩子畢竟還是未成年人,消化和處理情緒的能力還極其欠缺,家長們不應在他們還在氣頭上的時候進行質問,這樣只會進一步激化矛盾。
美國心理治療師Jenise Harmon曾說:若孩子不是主動道歉,這樣的認錯就沒有任何意義。
用「以暴制暴」的方式逼孩子認錯,不僅不能有效地讓孩子認識到錯誤,長此以往還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他們對家長充滿怨恨。
3
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的正確做法
那麼,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如何處理?
一段外國爸爸安撫生氣女兒的視頻,曾被多次轉發,視頻中,爸爸面對生氣的女兒,語重心長地告訴她:
你不一定非得要開心,也不必總是裝傻或微笑,勉強自己,但重要的是,每次你像這樣感到生氣的時候,不要一直沉浸在憤怒里,你要接受它並且尊重它,你要意識到你生氣了然後學會放下,這樣你才會變得更好,如果你還是不開心或者做不到,那就順其自然。我們依然愛你,不受任何影響,你的世界始終是一片光明,生氣沒什麼大不了,你可以生氣,只是不要讓這種心情支配你太久,因為時間太久的話就會出問題,慢慢學會放下,去克服它,有時候可以直接停下來,大聲發泄或者拿枕頭出氣……現在我們去散步吧,把它拋到腦後,如果你想把氣憤遠遠拋在腦後,你也可以跺腳,只要能擺脫壞心情,你想做這些都可以,只要你覺得好受一些,好嗎?
視頻中的老爸無疑給我們做了一次教科書般的情緒安撫,讓孩子從憤怒情緒中走出,並教會她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
處理孩子的「小脾氣」,不妨採取如下「三步曲」:
01
第一步:尊重孩子的憤怒情緒
人們常常覺得憤怒是不良情緒,所以要儘可能地無視甚至否定它。但負面情緒可疏不可堵,一味地否定只會讓孩子越發覺得憋悶。
兒童心理學者麥克納馬拉博士認為:讓孩子將脾氣發完,而不要試圖阻止孩子發脾氣。發脾氣本身是無害的,阻止發脾氣才有害。
所以視頻中的父親首先對孩子說:「你不一定非要開心,也不比總是裝傻或傻笑,生氣其實沒什麼大不了。」
只要先肯定和尊重孩子的負面情緒,孩子才會覺得自己被理解和關愛,進而跟大人進行有效的溝通。
02
第二步:找到孩子發脾氣的根源
在父親一番循序漸進的安慰後,孩子主動說出了自己生氣的緣由:「我不喜歡你罵我。」
父親得知後,立馬從根源入手進行解釋,告訴孩子自己並非有心的,並且提醒孩子,你以前也給我取過外號呢。以此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進一步給孩子的怒氣降溫。
生氣並不能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是找到孩子生氣的緣由,這樣家長才能知道孩子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那麼以後就盡量不觸犯各自的底線。
換句話說,孩子發脾氣,正是親子之間互相了解彼此的好時機。
03
第三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在跟孩子承諾自己不會再觸碰她的底線之後,父親提出跟她出去散散步,踢踢泥土以恢復好心情。女兒乖巧地點點頭。
沉溺於負面情緒中極其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及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有利於培養孩子樂觀豁達的個性,也有助於修復親子關係。
所以我們常說,吵架沒關係,但如何和好才是門學問。
作家雷布斯曾說,「孩子沖你發脾氣,是想讓你走進他的內心幫助他解決問題,我們應該高興才是。」
所以換個角度看待孩子發脾氣的行為吧,這是他們在向我們求助呢!
※孩子在班裡的位置,是不是決定著將來在社會上的位置?
※預防寶寶反反覆復感冒,呼吸道感染,增強呼吸道抵抗力能行嗎?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