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水滸傳》中的八十萬禁軍,在宋朝真實存在嗎?為何打不過金人?

《水滸傳》中的八十萬禁軍,在宋朝真實存在嗎?為何打不過金人?


作者:竹映月江


本文轉載自《我們愛歷史》

字數:1532,閱讀時間:約4分鐘



《水滸傳》中有位梁山好漢名叫林沖,他為人仗義,武功高強,而且還有一段輝煌的工作履歷,那就是林沖曾經做過北宋八十萬禁軍總教頭。


然而,當年北宋威震華夏的八十萬禁軍,為何沒有抵擋住金人南下呢?

難道是《水滸傳》中的禁軍人數有誤?


一、禁軍人數


《水滸傳》雖然是小說,但並沒有記錯北宋的禁軍人數。


《宋史兵志》記載:「天子之衛兵,以守京師,備征戍,曰禁軍。諸州之鎮兵,以分給役使,曰廂軍。」

就是說禁軍是北宋王朝的中央軍,廂軍是戰鬥力稍弱的地方軍。


北宋初期,宋太祖曾親自挑選了一批長得又高又壯的禁軍模範,用來作為選禁軍的標準兵。


這些標準兵被送往全國各地作為選禁軍的標準樣本。在這樣的嚴格要求下,宋太祖招募了十萬禁軍,此後隨著連年擴招,

等到宋太祖去世時,禁軍人數已達二十萬人之眾。


後來,人們覺得選樣本兵太麻煩了,於是改用一個木棍。選禁軍的時候用木棍對比身高,高大的做禁軍,瘦弱的做廂軍。


宋太宗登基後,北宋常年和遼國作戰,禁軍人數也隨之不斷增長,

到太宗去世時,禁軍人數已接近五十萬。


北宋不愧是個土豪的朝代,竟然能一口氣供養五十萬禁軍。


然而此時禁軍並沒有停止他不斷增長的腳步,宋仁宗繼位後,禁軍人數在宋仁宗慶曆年間達到頂點,當時北宋共有軍隊一百二十五萬九千人,其中,

禁兵馬、步軍為八十二萬六千人,這就是北宋號稱「八十萬禁軍」的由來。


二、禁軍蹤跡


北宋末年,金人兵分兩路,南下攻宋,其中東路軍主帥斡離不帶領的人馬只有6萬人,

誰知竟一路上勢如破竹,毫不費力地打到了開封城下。


那麼,既然北宋有八十萬禁軍,為何讓金兵區區數萬人打到了家門口呢?這是因為,

當年鼎盛時期的八十萬禁軍,在北宋末年早已不復昔日輝煌了。

王安石變法後,為了節省軍費開支,對禁軍人數進行了裁剪。這樣一來,宋徽宗時期的禁軍記錄在冊的人數其實只有六十萬了。


然而這六十萬的人數也是不靠譜的。

北宋軍隊里流行「吃空晌」,虛報人數,以便多領工資。


據史料記載,宋徽宗時期定州知州曾給徽宗上奏說:「定州路額兵常及十萬,近春秋大教,盡數不及六七千人。」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定州紙面上的兵馬有十萬,

但實際檢查發現還不到六七千人。


高達95%的空餉率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由此看來,北宋這六十萬禁軍人數的水分恐怕也大得驚人啊。


禁軍人數少得可憐也就罷了,

偏偏宋徽宗時期的禁軍還遇到一個不靠譜的長官,那就是《水滸傳》中著名的高俅了。


高俅玩蹴鞠是一把好手,帶禁軍可差得不行。


《靖康要錄》中記載:「(高俅)多佔禁軍,以充力役。其所佔募,多是技藝工匠……凡私家修造,磚瓦、泥土之類盡出軍營」。

這句話的意思是高俅這傢伙拿禁軍當工匠給自己打雜蓋房子,壓根沒怎麼訓練過禁軍。


可憐這些禁軍的大把寶貴時間,就這麼消耗在修房子砌磚瓦這些與訓練無關的事情上了。在高俅統領禁軍的這段時間裡,北宋禁軍的戰鬥實力出現了斷崖式下滑,再不復昔日榮光了。


三、禁軍組成


北宋後期,禁軍戰鬥力薄弱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北宋朝廷長期以來的重文輕武。


當時社會上流行一種說法:

與其征戰沙場收復燕雲十六州,還不如讀書考取個進士呢。

可見在當時的人們看來,習武之人哪怕立下了收復燕雲十六州都比不上讀書人啊。


禁軍的社會地位低下導致了徵兵困難,於是宋朝徵兵只能面向一些市井無賴、災年饑民,

或者是將罪犯刺配為軍,從而滿足徵兵人數了。


可這樣的人員構成,不過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又如何是號稱「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金兵對手呢!


公元1126年,金兵再次南下,一舉蕩平開封,俘虜徽欽兩帝,天下震驚,史稱「靖康之恥」。曾經不可一世的北宋禁軍,就在這一場並不光彩的戰役里,緩緩的走下神壇,消失在歷史煙雲中了。


貨棧新品上市!


(猛戳下圖,進入貨棧首頁可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鑒 的精彩文章:

世界第一大姓氏,全球有1億多人,這幾個省份最多
換誰是項羽,都得對韓信看走眼啊

TAG:看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