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惹知網,你知道它的背景有多大嗎?
看歷史看世界
啥是知網?
這是一個堪比「啥是佩奇」的年度之問。如果回答只是「我緊急拼湊論文時候使用的網站」那是遠遠不夠的,而且腦子裡閃過這個念頭的同學們需要面壁反思,好好學習,重新做人。
中國知網背後是一個巨大的國家工程,承載了提升國家軟實力的大量投入和殷殷期待,在搜索論文的時候,我們應該飽含著溫情和敬意!
春節期間喜氣洋洋的知網界面
而更廣義的知網,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這一概念最早是由世界銀行在1998年提出的,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
簡單來說就是構建一個能夠囊括一個國家絕大部分知識資源的大平台、大倉庫(中國知識資源總庫),我們可以直觀地理解為一個知識的銀行或者超市,大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都存到這裡面,然後在裡面找到自己想要的其他人的研究成果。
如果真的能夠建立這樣的「大倉庫」,就比之前歷史學家傅斯年所說的「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要方便得多了。
除了這個最基礎的功能之外,目前還有數字出版平台功能,文獻數據評價功能,以及廣大學子最常用的知識檢索功能。其目的是為全社會知識資源高效共享提供最豐富的知識信息資源和最有效的知識傳播與數字化學習平台。對於這個目的,經常使用其檢索功能的同學們一定感觸頗深。
知網咋來的?
俗話說畢業論文不是一天寫好的(按道理是這樣的),知網這樣龐大的工程也不是一天能建成的。實際上,如果你目前還沒寫完畢業論文的話,知網在你面前很可能就是老資格了。
早在1995年,《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CAJ-CD)就已經正式立項,並在1996年1月30日就拿出了首批成品。這個項目可以看做是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以下簡稱CNKI)的前身。
當年12月24日,清華大學舉行了「《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首發式暨中國學術期刊文獻檢索諮詢站成立大會」,CNKI的雛形以光碟的形式正式與世人見面。在1999年前的幾年中,中國知識資源數字化的載體主流一直都是光碟,這段時間也可以稱為CNKI的光碟版時代。
1998年,世界銀行提出了概念,次年6月,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中國期刊網」開始上線服務,這就是今天知網的前身。除了這兩大機構外,背後還有教育部、中宣部、科技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國家發改委等機構的大力支持。
2001年,隨著鏡像站技術的突破性進展,以及中國Internet帶寬迅速加大,CNKI在CERNET和CHINANET上面建立了兩個中心站點,又著手在各大圖書情報機構建立鏡像站點以減輕中心站點的負擔。各主要城市都正式建立了鏡像站數據交換服務中心。CNKI加速從光碟走向網路。現在回想起來,通過光碟來承載數據已經是非常有年代感的事情了。筆記本電腦能讀取光碟的年代似乎也過去良久,互聯網的浪潮洶湧而來。
CAJViewer7.2。想必同學們對這個畫面又愛又恨
到2003年的時候,中國期刊網發展為集期刊、報紙、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圖書、年鑒、多媒體教育教學素材為一體的知識服務網站。也就是在這一年,中國期刊網變為「中國知網」,我們所熟悉的中國知網正式上線。
而今的中國知網已發展成為龐然大物,不僅有海量的中文文獻,而且還包括劍橋大學、牛津大學這樣頂級大學的資料庫,以及美國、韓國、法國等國科學技術資料庫,成為了一個具有國際性的知識資源平台。另外如「十一五計劃」以來的數字出版平台功能以及2010年以後的評價功能也都在逐步完善。不僅僅是在填充「中國知識資源總庫」,建設「知識基礎設施工程」的意味也越來越明顯。
知網裡面有什麼?
知網這樣一個倚靠中國知識資源總庫的網站,裡面的文獻可謂是汗牛充棟。我們都能在裡面找到些什麼呢?
首先是一些重要的期刊文獻。這也是知網的老本行了。知網和許多期刊合作,收錄的大多是自1994年以後的期刊文章,還有一部分能夠追溯到創刊號。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期刊不斷加入知網大軍。
不斷加入中國知網的期刊發表的聲明
還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碩博論文。許多學校的碩士生博士生在自己的論文答辯時都要提交一份到圖書館,而如果該校與知網合作,那麼這些論文也就可以被上傳到知網的資料庫,在知網上搜到。
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人問能否在知網上搜到翟天臨論文的基礎原因了。而根據北影方面的說法,2018年博士畢業生的論文將由校方在2019年上半年統一上傳。
一些知名人士的碩士或博士論文也可以在知網上搜到。比如「呂秀才」喻恩泰:
秀才想畢業也不容易啊。後來他又攻讀了博士學位
還有「我想死你們啦」的馮鞏:
再想見觀眾也要先通過論文答辯才行
以及一些重要報紙,如《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上面的一些文章也會被知網收錄在其中,並且更新頻率極高,很多達到日更,與報紙發行基本同步。
知網讀報,要不要體驗下?
此外還有許多會議報告、法律法規、政府文件、企業標準等,可謂是浩如煙海。只有想不到,沒有收不到。甚至於你在知網中還能搜到廣告……
高校學生所設計的節能減排公益廣告也能夠在知網找到
沒有知網就不能寫論文?
知網如此重要,離開了知網,我們就沒法寫論文了么?很多網友在批評翟天臨的時候,也會有類似「知網都不知道,論文是怎麼寫出來的」這類的表達。那麼這種說法對不對呢?
可以說既不對也對。
為什麼說不對呢?用最簡單的話來說,1999年之前人們就不寫論文了么?
知網坐擁海量的期刊文獻、出版物和資料庫,的確方便人們在相關主題上進行檢索。但是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這也只是一個工具,而不是數據的源頭。換句話說,在大部分情況下,知網並不創造資源,而只是知識資源的搬運工。
在知網這種大型知識資源平台出現之前,人們也有其他的方式來查詢自己所需要的內容。可以是自己大量的閱讀和積累,可以向自己的導師或者同學尋求幫助,也可以通過某些高質量的學術研究,通過他們所徵引的內容按圖索驥。
還有一些特殊的專業,比如文史哲經常涉及到原典、簡帛等一手材料或者古人研究成果的閱讀,需要影印本材料,生物製藥等經常需要閱讀許多國外的前沿研究成果,這些也是目前知網力有不逮的地方。故而沒有知網不僅能夠寫論文,而且往往論文不能全靠知網。
退而求其次,我們一定要偷懶通過這類數據平台網站檢索資料,那麼還有萬方、維普等平台。後兩者內容更偏向工程技術、自然科學等。三家各有所長。數據的總量上知網可拔頭籌,但維普檢索中可以使用「與」「或」「非」三種邏輯,知網只有「與」一種邏輯,另外亦專業期刊量上取勝。而萬方可能更適合工科或理科的學生查詢。
維普(上)與萬方(下)
還記得去年大火的那位硬核老師嗎?當博士生Firas Jumaah因為ISIS突襲,被困在自己的家鄉,無法完成博士論文時,這位硬核教授僱傭了兩輛經過全面改造的蘭德酷路澤和四名全副武裝的僱傭兵,深入敵後,找到自己的學生和他的家人,拽上車就一路狂奔,逃出生天。
所以,不用說沒聽說過知網,就算是被恐怖分子包圍了,這也不是你寫不出論文的借口。
劫後餘生的Firas Jumaah(左)和硬核催稿的導師Charlotta Turner(右)
那為什麼說也對呢?再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么?(當然現在的孩子可能更多的是反過來。)
對於在校學生來說,知網已經出名到就算你自己從來不用,你的同學也會用。一個博士沒聽說過它,就好比說自己讀歷史卻不知秦皇漢武,愛足球但沒聽說過貝克漢姆一樣。
還有一個問題是,現在國內很多博士畢業時都要填寫中國知網的博士論文授權書。換句話說,你不認識知網,知網也會在你畢業的時候讓你認識認識。既不是幾十年前就已經畢業的老教授,又不是念的國外大學,總要和知網混個臉熟才是。
翟天臨不知道知網,知網可知道他
另一個涉及到學術規範的問題,就是論文前的綜述。這一部分是對自己選題的前人研究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目的在於理清當前學術界在該問題上的進展情況,並說明自己的研究對於推進該問題的研究有何貢獻。而這一個部分需要的是大量而認真的閱讀。
知網作為一個擁有海量數據的平台,國內學子在爬梳前人研究的時候往往不能視而不見。雖然這裡面的文章未必會入了作者的法眼並被寫到綜述當中,但是看過與不看的態度畢竟還是不一樣的。
不知道知網這麼嚴重?
實際上,如果一個大學生表示自己不知道知網,很可能換來的只是旁人驚訝的目光。但如果一個一直標榜自己高學歷的學霸不知道知網,就容易引起網友的懷疑了。
而翟天臨事件中,不知道知網只是起因,但隨著事件的發酵,以及翟天臨方面應變方式的不當,讓這一個本來可以圓過去的事件變得越來越熱。甚至又冒出了抄襲、代筆等更多的質疑。
翟天臨論文的查重結果
當然,現在網上討論的矛頭已經不在於「是否知道知網」,而是指向了這件事情背後存在的學術不端情況。人們的擔心在於是否學術界資源在向明星傾斜,名校用明星來吸引眼球,明星用名校來標榜自己。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對於那些真正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學者來說,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事件持續發酵數日後,翟天臨本人也針對上述行為發表了致歉聲明:
做學術並非兒戲,博士(後)頭銜,更不是一個輕飄飄的榮譽稱號。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就在於兒戲了中國無數學者的默默付出。學術成果不能買來,不能靠交換得來,只有紮實做學問,一步一個腳印,千淘萬漉雖辛苦,吹落狂沙始到金。
知網在設立之初,就是為了便利中國學者的學術研究,進而提升中國的文化軟實力。我們可以不知道知網,但是我們不能無視這項學術研究的基礎設施工程。正如論文不是一天寫成的,每一項進步背後,都飽含著心血。
比如那個查重系統,不知令多少畢業生瑟瑟發抖。正所謂:
道路千萬條,獨創第一條。
查重被發現,畢業兩行淚。
TAG: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