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腦腫瘤治療「神器」:鋪上軌道,讓腫瘤細胞滾出身體

腦腫瘤治療「神器」:鋪上軌道,讓腫瘤細胞滾出身體


  來源:學術經緯


  最近,一款治療惡性腦瘤的在研設備獲得美國FDA「突破性醫療器械」資格認定。過去治療腦內的腫瘤,思路是設法把藥物送進去,而這款被稱為「腫瘤單軌」的器械別出心裁,竟然可以把腦中作惡的腫瘤細胞「騙」出來,在腦外將其一舉掃除。雖然不直接摧毀腫瘤,但是通過阻止致命的擴散,這種方法有望把膠質母細胞瘤等惡性腦瘤變成一種可控的慢性病。


  惡性腦腫瘤,「成」也轉移,「敗」也轉移

  如此巧妙的治癌思路,正來自惡性腦瘤最讓人頭疼的特點:侵襲性。


  膠質母細胞瘤是中樞神經系統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不僅顱內的原發腫瘤切除難度大,而且切除後腫瘤的複發能力還十分強。其中最棘手的原因就在於,腫瘤細胞特別擅長在腦中侵襲性地生長和擴散。


  這些惡性細胞附著在神經纖維和血管上後,就像單軌火車一樣移動到腦中的其他區域,甚至經常從一側半腦通過中間的胼胝體移動到另一側半腦。科學家們就決定利用這種遷移機制,因勢利導,用人工材料模擬神經纖維的物理特性,而且鋪設的路線讓惡性細胞更好走,使之遷移到人為設定的目的地,比如說大腦外面。


  最初,喬治亞理工學院和埃默里大學的科學家們在實驗動物上檢測這種「腫瘤單軌」的原型設備,並取得了令人振奮的實驗結果:在納米纖維的引導下,遷移的惡性細胞步入了設在大腦外部的「陷阱」——含有毒性藥物的凝膠。植入這一裝置後,大鼠腦中的膠質母細胞瘤擴散速度減慢,腫瘤縮小為原先的十分之一!這項探索性的結果曾在2014年登上了《自然》子刊《Nature Materials》。


  杜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的Ravi Bellamkonda教授談及當初在喬治亞理工學院啟動的這項研究時評論:「這是第一次有人證明,可以在體內操控癌細胞的轉移,通過人為設計路線,讓腫瘤從一個地點跑到另一個地點。」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Ravi Bellamkonda教授(圖片來源:杜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主頁)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Ravi Bellamkonda教授(圖片來源:杜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主頁)


 

  從實驗動物到真正的臨床應用


  「有很多腦瘤患者難以動手術,有時是因為腫瘤的位置,有時是因為患者身體不適合手術。因此,像這樣的醫療器械可以讓臨床醫生採用最小化的外科手段來治療。」研究團隊的另一位成員、亞特蘭大兒童醫院的Barun Brahma醫生說。


  不過,概念性的技術要真正用於人體還需要廣泛的測試和改進。因此,研究小組不光在大鼠上做了多次重複,以確保實驗成功。此後,他們對這項設備做了許多針對人體應用的設計改良。尤其是在安全性方面,大力進行優化,包括換用一種人體更耐受的材料,並且去掉了「陷阱」中的毒性凝膠。


  目前的裝置類似於一根細長的導管,末端是一個小小的儲存器,位於顱骨頂部的頭皮下方,吸引腫瘤細胞遠離原發腫瘤,向儲存器遷移。


▲這項裝置的示意圖(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這項裝置的示意圖(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日前FDA對這項設備授予的突破性認定資格認證,則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在測試過程中獲得有效的反饋,解決臨床上最關心的問題。


  據研究人員介紹,接下來他們會根據FDA的認定儘快開始下一步研究,爭取到2019年底獲得人體試驗的批准。我們也期待這款「神器」能夠安全、有效地對抗棘手的惡性腦瘤,儘早為更多患者帶來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盤點2018十大科技醜聞!被拉下神壇的有這些人……
徐穎:《流浪地球》瑕不掩瑜值得二刷 最愛三大反套路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