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倭國狂妄,朱元璋兩次準備派軍隊討伐,為何最終還是選擇忍受

倭國狂妄,朱元璋兩次準備派軍隊討伐,為何最終還是選擇忍受

在群雄並起的元末亂世中,朱元璋能擊敗陳友諒、張士誠等人,最終建立起大明王朝,確實是非常有軍事才幹的。

不過,日本人可並不這麼認為。在明朝建立初期,由於日本人不識抬舉,朱元璋曾爆發雷霆之怒,準備派大軍征服日本,但最終還是被劉伯溫給攔了下來。這是怎麼回事呢?

倭國狂妄,朱元璋兩次準備派軍隊討伐,為何最終還是選擇忍受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朱元璋劇照)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開始陸續派出使者出訪周邊的小國家。此舉共有兩個目的:一來,朱元璋是希望通過使者昭告周圍的小國,中原大地已經改朝換代了,現在是大明王朝的天下了。二來,當時的元朝還有很多軍隊殘餘,朱元璋希望使者能到各國打探消息,看看是否有不識相的人,膽敢窩藏元朝餘孽。

明朝使者出使安南、高麗等國的行程,全都非常愉快。各國統治者均願意向大明進貢。但在出使日本時,卻發生了事故。

當時日本正處於鎌倉時代和戰國時代的過渡時期,有一南一北兩個天皇。由明朝使者楊載率領的使者團,率先見到了南朝的懷良親王。懷良親王是醍醐天皇的兒子,打仗非常勇猛,但性情急躁兇狠,是個頭腦簡單的莽夫。

由於當時日本戰亂不斷,因此經常會有日本浪人來到中原大地上討生活。當然,他們糊口的方式也非常直接,就是當強盜,騷擾中原的沿海地區。

對於日本人的無恥強盜行為,朱元璋一直非常不滿。因此,在給日本人的國書中,朱元璋非常不客氣,他明確表示,你們日本要麼老老實實給我俯首稱臣,要麼就洗乾淨脖子等著被宰吧。

聽完朱元璋態度強硬的國書,懷良親王勃然大怒。他立馬下令,要將所有的使者拖出去宰了。不過他最終還是留下了楊載,讓他回去給朱元璋報個信,大概意思是,你明朝有本事就打過來,我們日本根本不怕。

倭國狂妄,朱元璋兩次準備派軍隊討伐,為何最終還是選擇忍受

(懷良親王畫像)

朱元璋在聽到消息後怒不可遏,兩國交戰,尚且不斬來使,而這個懷良親王竟然敢把使者給殺了,這不是在打我大明王朝的臉嗎?

盛怒之下,朱元璋準備立馬出動部隊剷除日本。

這時候,一旁的劉伯溫卻站了出來,勸朱元璋,萬不可衝動。

劉伯溫之所以不主張討伐日本,有兩個重要理由。

首先,明朝初立,天下剛剛太平,元朝餘孽尚未完全清剿,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動亂。而且國家的財政也比較緊張,討伐一事必須要從長計議。

其次,日本地理位置特殊,遠在海外。忽必烈幾次入侵,都受到莫名吹起的大風影響,大敗而歸。現在天下初定,萬民景仰,大明軍隊勝算不足。萬一打了敗仗,對大明的統治不利。

倭國狂妄,朱元璋兩次準備派軍隊討伐,為何最終還是選擇忍受

(劉伯溫劇照)

在劉伯溫的勸誡之下,朱元璋最終打消了出兵日本的念頭。不過朱元璋可不會就這麼算了,第二年,他又一次派出了使者出使日本。

好巧不巧,這一次使者團又是找到了懷良親王。朱元璋的國書依然硬氣,其意思大概是,現在我大明王朝國力強盛,日本需要儘快來進貢了。

這一次,懷良親王沒有再殺人,他在給朱元璋的回信里寫道:「順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亡,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弈,有何懼哉?」這位懷良親王雖然不再那麼粗野,但意思還是一個,你要打就打,我根本不怕。

一次可以忍,這第二次朱元璋再也忍不了了。在收到信後,朱元璋咬牙切齒地就要攻打狂妄的日本。這一次劉伯溫沒有再勸誡,反而是呈上了一份西北不平的奏章。

朱元璋在看到奏章後,感嘆良久。最終他再一次為了國家大業,忍了下來。此事之後,朱元璋加強了沿海的防禦,並告誡子孫,一定要提防這個倭寇小國。

(參考資料:《明史》《殊域周咨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精彩歷史 的精彩文章:

「鬼才」嚴世蕃究竟有多聰明?嘉靖提的問,大家都會找他回答
凌遲多年不用,為何慈禧卻命令對康小八動此刑,他犯了何大罪

TAG:張生全精彩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