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國際兒童癌症日來臨,孩子出現這些癥狀需高度警惕!

國際兒童癌症日來臨,孩子出現這些癥狀需高度警惕!

有這樣一群孩子,生命剛開了個頭,就要與病魔交手。

這個病魔就是癌症。

提到癌症,很多人會將它和人口老齡化聯繫在一起。殊不知,在全球,每年約有30萬兒童被診斷患有這類疾病。

為喚醒公眾對兒童癌症的關注,國際兒童癌症協會將每年的2月15日定為「國際兒童癌症日」,並號召在這一天舉行相關的關愛兒童腫瘤患兒活動。

區別於成人癌症,兒童癌症多集中於三類。

一類是白血病,約佔兒童癌症病例的三分之一。其中,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種類型,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二是淋巴細胞癌變導致的淋巴瘤,淋巴瘤可進一步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類。

三是骨骼、肌肉、大腦等其他器官或組織癌變導致的實體瘤,如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骨肉瘤和視網膜母細胞瘤等。

以骨肉瘤為例,在今年年初醫療紀錄片《人間世》第二季中,鏡頭對準的正是這樣一群小患者。

骨肉瘤是一種惡性骨腫瘤,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發病率約為百萬分之三。

借用骨肉瘤患兒杜可萌的話來形容這一概率,相當於「連續拋硬幣22次,每一次都是正面」。

和多數癌症相同,骨肉瘤早期癥狀較隱匿,患兒常表現為骨痛,而家長和醫生易將這種癥狀誤認為生長痛或扭傷,從而延誤診療。

在紀錄片中,大部分孩子確診時,病情已發展至中晚期,甚至要面臨「要命還是要腿」的艱難境處境。

世衛組織指出,早診早治將大大提高兒童癌症患者存活率。然而,目前做到這點並非易事。

在診斷方面,除了家長乃至醫生對部分兒童癌症認識不足之外,兒童因年幼,無法準確描述自身癥狀,以及相關診斷技術、篩查手段有限,同樣造成了腫瘤發現困難。

在治療方面,隨著醫學不斷進步,在過去數十年內,兒童癌症生存率已大大提升。

在高收入國家,約80%患兒在檢出癌症後存活5年以上,而在中低收入國家,診斷為癌症的患兒預後則較差。

究其原因,主要在於確診時間較晚導致有效治療水平較低,醫療機構嚴重缺乏適當的藥物和設備,以及初級衛生保健人員對相關癌症缺乏了解。

不僅如此,在貧困地區,高額治療費用成為了眾多患兒家庭的「不可承受之重」。

此外,兒童癌症誘因十分複雜,大部分病因尚不明確。

迄今為止,已明確的風險因素屈指可數,如電離輻射、懷孕期攝入己烯雌酚激素。

不同種族兒童癌症發生率差異顯示,一些癌症還與遺傳體質有關。一些研究表明,乙肝、人類皰疹和艾滋病毒等一些病毒可能會加劇兒童癌症風險。

因此,認識一些早期疾病線索至關重要,若兒童出現以下癥狀,家長應保持高度警惕:

1,長期不明原因的發熱,特別是經抗病毒或抗菌素治療無效的發熱;,

2,非營養不良或寄生蟲所致的逐漸加重的貧血,面色蒼白;

3,不明原因的出血,包括牙齦出血、皮膚出血點或瘀班;

4,較長期的持續性或間歇性的疼痛(頭痛、腹痛、關節痛等);

5,某些神經癥狀,如頭痛、嘔吐、走路不穩、面神經麻痹、抽搐等;

6,視力障礙(斜視、眼球外突等);

7,肝、脾腫大;

8,血常規檢查白細胞過高或過低或伴有紅細胞、血小板減少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醫惠葯 的精彩文章:

瘧原蟲能治癌?業界這麼看!
10年,終結艾滋病流行,美國能做到嗎?

TAG:雲醫惠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