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飲食文化的悲催
在中華古代哲學、人文倫理中,無論是孔子、孟子的儒家,還是老子、莊子的道家,都追求生命的安樂與享受,因此被稱為「生命的哲學」。這一思想,尤對中華飲食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孔子主張「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孟子則說「食、色,性也」,認為『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是人類的本性使然。
熟悉中西飲食文化的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一書中對中華飲食的評價是:中國飲食文化是一朵奇葩,它將色、香、味、形、滋(食品的質地口感)、養(飲食養生與健康)六者渾然一體,使人們得到了視覺、觸覺、味覺的綜合享受,構成了以美味為核心、以養身為目的之中國烹飪特色。它選料精製,刀工精細,造型逼真,色彩鮮艷,拼配巧妙,食養、食補、食調同功同源,有著無可爭辯的歷史地位。
孫先生還認為:「烹調之術本於文明而生,非深孕乎文明之種族,則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則烹調之術不妙。中國烹調之妙,亦足表文明進化之深也。」一如孫中山先生所言,中國傳統文化最引國人和世界矚目的,乃是中國烹調文化與飲食文化。這一文化的多姿多彩、魔幻般的烹調魅力、美妙的風味特色,以及飲與食中所蘊涵的文化哲學價值,人文倫理引發了世界諸多學者的關注。
川菜大師評審席宴品質
食,即人之食慾,是為了生命的生存與生長;色,即男女性慾,是為了生命的繁衍與延續;這種思想影響了中國人幾千年。從人類進化依始,中國人的食,從數萬年前北京猿人採食草木花果充饑果腹,到捕獲野生動物,生吞活剝,茹毛飲血;從「火上燔肉」到「石上燔榖」,從明火燒烤烘熏,到蒸煮燒燉、煎炒炸烙;經歷石烹、陶烹、銅烹、鐵烹,到現今的電氣烹飪之不用明火的時代;從用天然咸、甜、酸、辛、苦之五味調和,到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中華烹飪技藝與飲食文化同樣與時俱進,不斷進化、拓展與豐富。中國人的食早在兩三千年前,在『民以食為天』哲理中,就已從原始、單調的物理烹飪進化到了『有味使之出,無味使之入』,追求風味與滋味的變化多端的化學烹調時代。
2017年法國米其林大廚虔誠地向川菜名匠張元富請教烹調技藝。
反觀西方烹調與西人之飲食,雖然社會現代、經濟發達、人性文明,但迄今為止西方飲食大多還停留在原始認知和物理烹飪的階段,沒有進取,不思變革,其烹調方式多以古老燒烤、煎炸、烘焙,生吃為主;常用調味,也不過是鹽糖醋外加胡椒、酸辣醬、番茄醬和紅酒、乳酪。對動物、植物食材的認知更為淺薄,雞魚牛肉打主力,麵包土豆管一生,故而對豐富多彩的中國美食驚訝不已。殊不知數千年前,從神農嘗百草伊始,中國人對地球上的動植物就有了豐富的認知。兩千多年前,就在食材中先後提出了山八珍、水八珍、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等概念。烹調技藝更是有單一幾樣發展到於今幾十種,調味也從「咸甜酸辛苦」發展到百菜百味。
雨後春筍
如此,西方人自知在食材選擇、烹調手段和技藝,調料運用及調味上,難以匹敵中國,故而在就餐環境、氛圍、排場、禮儀、過場、器皿上下足了功夫,金盤銀盞、刀刀叉叉,大杯小杯稀里嘩啦。雖說看起來滿餐桌是金光閃閃,銀光熠熠,表面光鮮,流光溢彩,但不就是吃幾片麵包加雞腿烤魚,紅茶咖啡、糕點冰激凌嗎?犯得著弄刀耍叉的那麼氣勢洶洶,也很不文雅嘛。西人還作弄出什麼燭光餐、音樂餐、情侶餐、分子料理啥的,以其氛圍或環境造勢來掩蓋其食物的單調與索然無趣,炫耀要所謂的奢華與高雅,結果是大宴小宴,難吃又不好看,裝模作樣舉杯換盞,整得鬧熱,吃得淡泊,回家還得來桶麻辣泡麵。看看中國人的滿漢全席、九大碗、壩壩宴,一雙筷子吃定天下,那是多利索,多瀟洒。
故而,自20世紀80年代伊始,世界烹飪界、營養界、美食界不少有識之士,多次充分肯定中國烹飪是科學、是藝術,中華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法國當代世界名廚保羅·博古茲曾說:「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中國菜有許多深奧的學問。」因此,西方烹飪學界和營養學界一再呼籲「東方飲食千萬不要西化」,「為了美味與健康,請拿起筷子吧。」
愛馬仕集團的川菜年會
再看近幾十年間,中國烹調與中國人之食,尤其是『以味見長,味多、味廣、味厚』、『清鮮醇濃並重,善調辣麻』之川菜,已讓地球居民為之顛狂,形成『川菜天下,天下川味』之態勢。一份香酥鴨,讓卓別林為之興奮異常;一盤糖醋脆皮魚,讓基辛格博士把盤子掃光;家常豆瓣魚,使舒爾茲狼吞虎咽忘乎所以;宮保雞丁,就硬是把默克爾吸引到成都來拜師學藝,到農貿市場買地道辣椒花椒;奧巴馬夫人嗨吃火鍋,魚香肉絲、麻婆豆腐、水煮牛肉等,讓西方世界的飲食男女睡夢中口水都打濕了枕頭被蓋。據美國CNN報道,連續好幾年,美國人的聖誕大餐,有75%的家庭都是去中餐館,外賣有70%點的是川菜。2017年歲末愛馬仕集團開年會,專門把地點定在成都軒軒小院老菜館,為的是品享頂級川菜。尤其是慕名前來成都的老外們,在西方因為對食材的無知加無能為力,不知道怎麼做,怎麼吃,故而是這嫌棄、那噁心,假裝文明和斯文。可一到了成都,那是見啥吃啥,死貓爛耗子無所顧忌。而近20年間,每年都不斷湧來美國、法國、英國、奧地利、挪威、瑞士等烹飪機構和飲食研究院到中國取經學藝展開交流,更有歐美各國,像紐約時報、CNN、法國國家電視台,英國金融時報等高端媒體前來中國和成都採訪報道,拍攝電視片。筆者就親自接待陪同了不下二十餘家,這就是世界中國美食和文化的認同與風味魅力。
外國留學生在成都的火鍋PARTY
《四川省志?川菜志》編委會副主編 川菜文化人 川菜撰稿人
《百年川菜傳奇》《路邊的川菜史》《辣麻誘惑三百年》作者
圖文原創 江湖饕客·向東 2019.02.15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