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得脂肪肝、變「母老虎」、半夜凌晨買尿布!我怕是讀了個假博士吧?

得脂肪肝、變「母老虎」、半夜凌晨買尿布!我怕是讀了個假博士吧?

總之,在我們普通人眼裡,博士=高智商 大好前途的青年。然而,有些(甚至是大多數)博士可能還沒等到大好前途,就已經「陣亡「了。

文 | 思小妞 編輯 | 星煮

翟天臨同學的瓜還在發酵,作為不怕事兒大的群眾,我們很好奇兩個問題:

第一,最終這股繩上能拽出多少人來?

第二,博士圈這麼高冷的小圈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第一個問題作為圈外人,我們只能等著看熱鬧。第二個問題,作為近距離長期和博士接觸的人,筆者身邊恰好有例子可以現身說法。

學術圈外的我們以為博士們就像美劇《生活大爆炸》里的那些人一樣,各個天賦異稟,隨便拉出來一個人都能講好幾種語言、擺弄好幾門樂器;思考時要麼在白板上寫寫算算、要麼就是搗騰自己的實驗儀器,用來給泡麵加熱;生活上一起打遊戲、一起YY如何泡到隔壁那個美麗的妹子。

總之,在我們普通人眼裡,博士=高智商 大好前途的青年。

然而,有些(甚至是大多數)博士可能還沒等到大好前途,就已經「陣亡「了。

博士有多苦,謝頂、甲亢一滿組

朋友老張說,「世上有一種苦,叫不讀博士你不會懂得。」

在美國某高校讀博第二年的老張其實只有24歲,正值大好年華的他前不久剛剛得了甲亢。老張的導師是Assistant Professor(類似於中國的講師),在五六年內如果還沒能tenure(也就是成為副教授或教授)就要被學校掃地出門。所以,老張的導師特別剛。

這位剛滿30歲的導師給每個學生提出的畢業要求如下: 發至少5篇論文(影響因子有要求,等於每年出一篇論文)、提出一個可行的proposal(這屬於博士後才幹的事兒,也就是想到一個點子問各種機構要錢)。還有,去年導師和老婆剛開了一家皮包公司,作為學生平時有一項工作是定期要幫夫妻店做免費勞力——從畫圖紙到工廠加工配件不等。

老張一開始手指顫抖以為自己是泡實驗室太多,餓了。後來一次出現視力模糊、呼吸急促等癥狀,他才去醫院做了檢查。拿到化驗單看到上面診斷結果是甲亢,他一臉懵,全家族沒一個人有過這種病啊,怎麼自己就得上了?但再想想醫生說的話「精神壓力是甲亢發病的最大原因」也就懂了。

組裡沒人是全須全影兒的。大師兄進組三年,已經開始謝頂、二師姐已被確診為抑鬱症、還有和自己同一年進組的小林,化導師壓榨為食慾,兩年暴增30斤,然後查出了脂肪肝。

跟著這樣的導師,誰還沒個三災八難的。

博士有多苦,相親市場「母老虎」

小w同學曾和我一起合租過房子,她在國內某985高校文科專業攻讀博士。

我對女性博士向來只有膜拜,但剛開始和她接觸時還是有點鬧心。她每天十點從實驗室回來,到家後第一件事就是坐在不開燈的客廳,對著窗戶梳自己那頭長發及腰的秀髮。

有好幾次,我去客廳倒水或者剛進家門,真是魂兒都嚇沒了。

相處久了發現她雖然性格有點孤僻,但心很好,有那種在象牙塔待久了的單純和擰巴。她博士讀的頗為不順,中途換導師、轉專業,前後折騰了將近6年。慶祝她畢業一起聚餐時,她和我說了好多掏心窩的話。

比如,為什麼喜歡大晚上黑著燈梳頭髮。因為那是一天里她最放鬆、腦子不用想自己的論文、前途和婚姻的事兒。做夢時,她夢到的都是自己調研數據丟失、論文被拒這種讓博士生生無可戀的事兒。

再比如,說起婚姻,她更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小w的媽媽從她25歲時就把她的個人資料拿去人民公園相親角擺攤,定時定點,結果小攤位支到她28歲博士要畢業了還沒配對成功。不少家長看到她的履歷都是繞道而行。其中有兩次海被觀望的家長「嫌棄」:好好的小姑娘,沒事讀博士幹嘛啦!也被安排過相親,直接被對方半開玩笑地說:我來會會女博士到底有多恐怖!

小w說,網上傳言的女博士在相親市場墊底不是空穴來風,至少她在現實中沒少碰壁。自己除了和同一圈子的男博士生「聯姻」(關鍵是文科男博士本來就稀缺),女博士在相親市場,地位堪比「母老虎」。

博士有多苦,當完學生當保姆

F同學,即將取得某985高校工科博士學位。三年半的時間,讓他成長的不僅是自己的學術能力,還有準奶爸上崗證。雖然他現在女朋友還沒影兒呢。

F雖然是學生,但作息已經向互聯網大公司看齊,標準的朝九晚十、996,手機和郵件7/24/365待機。實驗、論文、幫老闆帶碩士生,一天12-13小時泡在實驗室,三餐都是外賣和速食麵打發。即便如此,剩下的時間也不全是自己的。每當老闆家需要打掃衛生、搬家、買菜、接孩子,F就得隨時待命,成為高學歷全能型傭人。

進組第一年的某個周末,導師說去他家聚餐、吃餃子。F帶著一顆天真無邪的心去了,到了後發現原來要自己和面、摘菜、拌餡兒、動手包不說,還要給老闆包好足夠多的餃子冷凍起來,讓經常看不見身影的導師和師母能平時有飯吃。而每年2-3次去導師家聚餐是他們實驗組的傳統節目。

去年,導師有了二胎,師母在家照顧倆娃忙不過來,導師時間珍貴,不敢輕易浪費,F就成為她的網購小幫手。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回到宿舍,洗漱完畢凌晨準備入睡,猛然想起,糟糕!師母叮囑的尿布還沒買呢。然後一骨碌爬起來開始網購。

哪些牌子的尿布透氣性好、不同材質奶瓶的特點、嬰兒玩具有哪些大牌,F門兒清。發他個女朋友,小F可以直接晉陞為合格奶爸。

看上去,身邊讀博的人個個都苦不堪言,而且博士畢業後走上學術道路也未必就保證能有大好錢途。在《青年科研人員職業發展現狀調查》中顯示,有三分之一的科研工作者每周工作60小時以上是家常便飯:

此次調研中,四成以上的受訪者沒有自住房,需要租住私房或公房;只有14.36%的受訪者有自住房且無房貸(這個比例在北京、上海更低)。

而且,七成以上的科研工作者身體處於不健康狀態:

那麼扎心問題來了:為什麼博士/科研的道路這麼苦還有人願意自討苦吃?

首先,有些人真的是對科研有追求。

比如我朋友的老公,從北大元培班、到美國、到巴黎、再到以色列,一路本科、留學海外、博士後,喜歡自己研究的方向,放著大公司的好待遇不去,就是不改初心愿意堅持下去。這樣的人,真的令人敬佩。

科學這座高峰,讀博是標配,愛它的人,面對苦累真的無怨無悔。

其次,學歷與收入、事業成功和子女教養成功率成正比。

科研工作者的待遇的確有待提高,但大多數人以為的「學歷越高生活越好」的直覺並沒有錯。

2014年,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社會科學數據研究中心發布了對長三角地區1980-1989年生人就家庭、婚姻、就業、遷移、住房、生育、子女教育、父母養老的綜合調查的數據。該調查將高收入定義為月收入超過1萬,3千至1萬定義為中等收入,低於3千為偏低收入。

調研顯示,學歷越高的家長在收入、以及對子女未來的收入上都呈正相關影響:

像翟天臨同學那樣一邊「搞學術」、一邊還能在期間主演了11部戲、參演了7部戲、做了24個代言、錄了17個綜藝節目的博士固然辛苦,

但最苦的還是像本文中出現的那些被導師壓榨得病、堪比「母老虎」、一邊還要做保姆的博士們,你們對科研真摯的熱愛和忍耐精神,大家敬你們是條漢子!

來源|南都周刊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都周刊 的精彩文章:

我們和幾個人聊了聊他們的青春記憶
高萌預警:有隻兔子亂入名畫世界

TAG: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