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悲劇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奢華玩物
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1755-1793)是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一世與皇后瑪麗亞·特蕾西亞的第十五個子女,1770年14歲時嫁給了未來的法王路易十六(路易-奧古斯特)。 瑪麗·安托瓦內特童年時代受到溺愛,沒有真正接受嚴格的教育(雖然她體現了音樂方面的天賦),這對她成為法國王后之後的表現有著深遠影響。
瑪麗·安托瓦內特性格活潑,喜愛玩樂,崇尚當時上流社會的奢侈風,加上她的奧地利身份(法國與奧地利皇室多次爆發戰爭),因此顯得與當時內憂外患的法國有些格格不入。 雖然大革命爆發後對她的一些控告過於誇大,但王后本人浮華的生活作風以及拙劣的公關技巧,對之後其家庭與個人的厄運,埋下了可怕的種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瑪麗·安托瓦內特
1785年的牽涉到瑪麗·安托瓦內特的鑽石項鏈事件,雖然後世一般相信王后無辜且亦為受害者,但她糟糕的應對方式讓王室名聲掃地,替大革命埋下了伏筆。至於法國版「何不食肉糜」的典故——大臣告知瑪麗:「及天下慌亂,百姓無麵包而餓死。」瑪麗曰:「何不食蛋糕?」 歷史學家也相信這是仇恨王室的人的杜撰。但話雖如此,瑪麗生活奢靡,無視法國民間疾苦,也是不爭的事實。當年法國人民便稱之為「赤字夫人」,還有大量諷刺漫畫流傳於世。1793年10月16日,她被送上斷頭台,雖是悲劇,本人也要負一部分責任。
諷刺王后的漫畫
瑪麗皇后被處決,首級被劊子手插在矛尖上示眾。
雖然婚姻初期有些磕磕絆絆,但路易十六對瑪麗·安托瓦內特的感情總體而言算得上真摯,兩人共育有兩子兩女,熬過大革命的只有長公主瑪麗-泰瑞絲。女導演索菲亞·科波拉2006年曾拍攝過一部《絕代艷后》( Marie Antoinette),講述了她的故事,由著名影星克斯汀·鄧斯特飾演瑪麗·安托瓦內特,但與史實不盡相符。
《絕代艷后》劇照
瑪麗與子女
王后崇尚奢華和藝術,國王對她的愛也就常常體現在各種名貴的禮物中。例如,得知妻子青睞聖克盧堡(位於巴黎以西約5公里)作為夏天的避暑地後,路易十六一擲千金地從奧爾良公爵手中將它買下,贈給了瑪麗。 瑪麗·安托瓦內特隨即按照自己的審美,對它進行了擴建和裝潢。不過這座城堡已在普法戰爭中被毀,所幸部分傢具器物還保存至今。此外,還有一件特殊的「傢具」——1784年,德意志著名傢具師David Roentgen為法王路易十六製作了一台以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為原型的音樂「機器人」,它一共能演奏八首曲目,巧奪天工,可謂國王對妻子感情的明證(現藏於法國巴黎工藝美術博物館)。
瑪麗音樂「機器人」演示視頻
瑪麗·安托瓦內特音樂機器人演示視頻。確實令人嘆服。
1780年代, 瑪麗·安托瓦內特為了裝飾居所,舉辦沙龍,替凡爾賽、貢比涅、楓丹白露、 聖克盧堡等地的皇宮、宅邸訂購了一大批精美的傢具。傢具總體為新古典主義風格。雖然在法國大革命期間這些藝術珍品遭到了洗劫和破壞,但還是有許多幸運地流傳至今。它們依然彰顯出瑪麗·安托瓦內特當年的浮華生活與高雅品味。下面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幾件:
折凳,1786年。
隔熱屏,放置於壁爐前,控制溫度。1788年。
坐卧兩用長椅,1788年
配套的扶手椅,1788年。
扶手椅,1779年。
1781年,王后的寫字檯。那個年代使用鵝毛蘸水筆,為了避免玷污貴族的衣袖服裝,寫字檯檯面可以45度支起,十分精巧,構造與現代書桌頗有不同。
1783年為王后訂做的儲物櫃,其表面裝飾採用了奢華的進口日本漆器板。當時法國時尚界流行東方主義風格,也大量從中國、日本進口瓷器、漆器。
1775-1780年間 Claude I Sené為王后設計製作的狗窩。也難怪窮人會如此痛恨王后。
王后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