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最愚蠢的1道聖旨,只有短短6個字,讓近代中國落後世界幾百年

古代最愚蠢的1道聖旨,只有短短6個字,讓近代中國落後世界幾百年

聖旨,是古代皇帝統治國家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在持續幾千年的皇權至上時代,皇帝是權力金字塔的頂端人物,皇帝的聖旨,對於天下臣民有著不容抗拒的約束力。如果違反了皇帝聖旨,就等同於大逆不道的造反之舉,等於是在挑戰整個統治秩序,會遭到抄家滅門的嚴厲懲罰。古代這種「一人治天下」的統治模式,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國家興亡往往會與皇帝個人的見識能力緊緊綁定在一起。

如果攤上個商紂王、隋煬帝那樣的昏暴之君,整個國家的前途和億兆生民的命運,都會成為他個人的犧牲品。即使攤上個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那樣的有道明君,他們也往往會因一時之好惡和個人情感波動,做出錯誤決策,下達不靠譜的聖旨,引發嚴重後果。

在幾千年的古代歷史中,中國無論經濟實力、武備實力、科技文化水平,在世界各國中一直處於領先世界水平,一度是讓周邊各國頂禮膜拜、心嚮往之的超級大國和強國。然而近代以來,中國卻莫名其妙地突然落後了,各方面發展迅速與世界強國拉開差距,特別是科技水平,已經與當時世界先進水平產生代差,足足落後幾百年,以至於出現大刀長矛對抗洋槍洋炮的奇觀。

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這種惡果呢?追根溯源,這與一道荒唐的聖旨密不可分。眾所周知,近代中國落後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長期奉行閉關鎖國的錯誤國策,對整個世界關上了交流的大門,主動割裂了與世界的科技、經濟、文化交流通道。

這個錯誤之舉極大地阻礙了中國的發展。面對周邊世界磅礴興起的跨時代的技術革新,以及一股又一股改變世界的全球商業大流通浪潮,古代皇帝們卻閉目塞聽,視而不見,關起門來做天子,沉醉在「天朝大國」幻夢中不能自拔,長期把自己孤立於世界發展潮流之外固步自封。長此以往,被世界強國超越也就不足為奇了。

古代閉關鎖國的具體表現,就是臭名昭著的「海禁」。明清兩朝開國之初,面臨的海疆形勢都不太平。明朝初年,東南沿海屢屢有倭寇出沒,反抗明朝的殘餘勢力有很多都竄伏海上,民間私下進行的海外貿易也非常昌盛。清朝初年雖然沒有倭寇,但有海外鄭成功等反清勢力的長期存在,也使得清朝皇帝惴惴不安。於是明清兩朝都實行了嚴厲的海禁國策。

明朝的海禁出現過兩次中斷,朱元璋死後朱棣登基,就置他老爸的聖旨於不顧,派遣鄭和大張旗鼓七下西洋,敞開胸懷擁抱世界。此後到了隆慶帝在位期間,實行了著名的「隆慶開關」,都讓明朝海禁出現了難得的窗口期,使得海外貿易交流一度恢復。然而隨著朱棣和隆慶帝的死去而人亡政息,海禁再度恢復。而到了清朝,更是把明朝留下的「海禁」當成治國良策,順治、康熙、乾隆等幾個皇帝,都曾不遺餘力、大刀闊斧執行海禁,甚至一度在東南沿海製造了縱深三十里的沿海無人區,以徹底切斷一切海上通道,連漁民下海捕魚都不許可。

明朝兩朝的海禁,始作俑者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他的一道聖旨,只有短短六個字,被明清兩朝當成國策,讓近代中國落後幾百年。《明史》記載,「明太祖定製:片板不許下海」。這六個字聖旨,被史學家界公認為明清兩朝閉關鎖國之國策的起源,堪稱中國古代最愚蠢的一道聖旨,朱元璋當初這麼做,已經矯枉過正,「時移世易,變法宜矣」,後來的皇帝們還一味抱殘守缺,最終釀成惡果。

參考史料:《明史》《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蘭笑點 的精彩文章:

大舅哥要造反,他立刻與愛妻和離,保全了家族,自己卻孤獨終身
一國國庫空虛,想到一招,把滯銷品賣給中國,中國欣喜,高價收購

TAG:米蘭笑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