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智慧成長中,認清這些很有必要
根現量,意現量,瑜伽現量,分別等為二之相 ( 事 ) 依。凡此等之任何一種,皆為了別他之識。
在第三種分類方式中,我們學習到什麼呢?自證分肯定不是分別心,若是分別心,肯定是他證。
以上講的是他證的相依,根現量、意現量、瑜伽現量、分別心等四個是它的相依。這四個裡面,不論是根現量,意現量,瑜伽現量或分別心,任一種肯定是他證,肯定是了別他之識。
在這裡我們了解到什麼呢?若是分別心,肯定是他證。從這裡可得到一個結論,分別心自己上面的自證分,不是分別心!若是分別心,肯定是他證。根現量上面的自證分,不是根現量,但是是它的部分,它的部分不代表就是它。
所以,根現量上的自證分不是根現量本身,但是是它的一部分!它的部分不代表就是它。
同樣地,所有的心都是這樣,它上面的自證分跟它還是有區別,但是是它的部分。所以,從第三種分類我們學習到,任一個心法有它上面的自證分,它自己本身大部分是他證分,因為心本身有外面的對境,但是同時,它也有它上面的自證分。這個自證分也不是它自己,但是是它自己的部分。
? 問答
生: 量的定義是新起、了知、非欺誑,在新起的這部分它說,新起就排除已決智,您的解釋提到,量是主動去了解對境。我不太了解,新起跟主動有什麼關係?
師: 比如,佛的心續中,沒有再決識,完全都是量。為什麼沒有再決識呢?它是不是已經了解?有沒有再了解?有!但是,這不算再決識,為什麼?再決識本身沒有力量量解對境,因為受到「以前面的量為對境」的影響,使得再決識也會量解對境。
再決識了解對境的方式有點被動的。被動的是因為借著前面的量所影響的,並不是它主動了解,然而,佛的心續當中完全是主動的,不需要靠前面的力量。
佛的心續中的一切遍智,第二剎那的一切遍智,它了解一切法時,不是靠前面的第一剎那的一切遍智來幫助它!若是的話,佛的心續中也會有再決識。所以,再決識是一種被動,量識的這個對境,就是藉由前面量識的了解影響到後面,再決識就是再了解的意思。所以用 「主動」這個詞,你們要了解這個意思。
在量識的定義裡面有沒有一個「新」的特色? 「新起」,這個 「新」並不是新舊的新,它是有一點自己主動了解的意思,不是藉由過去的量了解的影響。
然而,再決識是藉由過去的量影響它,它不是自己有能力了解對境。所以,不是舊和新的意思。若是舊和新的意思,在佛的心續中,會變成有很多再決識。
因為,在第一剎那一切遍智所了解的一切對境,都是第二剎那再了解。第二剎那了解的,也是第三剎那再了解。所以,這些不是再了解舊的意思,「新起」是自己主動,自己發現,自己的力量而了解的意思。
生: 可不可以講一下,再決識跟自證分的差別。
師: 在自證分裡面,有再決識,因為自證分本身有第二剎那,這也是再決識。但是,這不能針對佛而言,是眾生的心續當中,自證現量的第二剎那都是再決識。
再決識裡面有有分別、無分別。比如,接著現量後面而生起的再決識,和接著比量後面而生起的再決識都有。然而,接著現量後面而生起的再決識,包括了分別的和無分別的。
比如,眼根現量、耳根現量,接著這些後面會生起再決識,這後面生起的再決識,有無分別的,也有分別的。以根現量第二剎那來說,就是無分別的。以有分別的來說,例如當眼根識了解花,接著量後面,第六意識會生起一種了解花的再決識,這就是分別心的。
所以,眼根現量的後面有分別心的再決識,也有無分別心的再決識。瑜伽現量的後面也有再決識,意現量的後面也有再決識,還有自證現量的第二剎那本身,也是再決識。
三個比量的後面也都有再決識。所以,再決識和自證分這兩個的差別是什麼呢?應該這麼說,若是再決識的話,不一定是自證分,也不一定完全不是自證分,因為再決識有自證分的,也有非自證分的。至於自證分裡面,會有是再決識的,不是再決識的。所以,兩個中間是四句的關係。
生: 在講自證分時,您說中觀是不承認這個概念的。這個概念的定義我們是了解了,您能不能告訴我們,自證分在幫助我們調心是什麼?能不能舉個例子?
師: 應該如此做解說,佛教徒本身可分宗義者和非宗義者,宗義者的意思就是他不只有信仰、有修行,還有依著信仰修行的後面,他很有自己的思想、很多的見解、邏輯推理。為什麼要有這些邏輯推理、這些思想?這些會影響使得他的信仰和修行能夠又紮實、又堅固、又穩定、又很有力量。
這些背後的思想、見解,會幫助他、推動他的修行。所以,宗義者希望如理地學習之後,能慢慢變成和大祖師們如龍樹、月稱、無著等一樣。在修行的同時,不只要有信仰和行善,要如理廣大、深入地聞思,如此使得行持既紮實、又很廣、很有力量。
借著學習這些宗義,慢慢地我們也會變成跟大祖師一樣,很有智慧,見解很堅固、很有力量,不是虛虛假假的,修行沒有力量,好像裡面空空的樣子。
唯識宗主張有自證分,經部宗也主張有自證分,唯識、經部的主張,這些我們要不要學?要學!雖然在教科書裡面,學習到經部、唯識有這樣的主張,然而中觀有那樣的主張,他們的主張有區分。
在我們智慧成長的過程中,雖然在教科書中肯定已經學過,是沒有自證分,有自證分是不對的,但是我們心裡往往會想,好像有自證分,在心裡有自證分上非常有信心,這就處在經部和唯識的階段。這是正常的。依賴前面的學習,才能慢慢調伏這個心,這中間有距離,這是正常的。
唯識和經部成立自證分,因為自證分會幫助我們了解、憶念、了解自己。比如,我曾經看過什麼?能夠將這些憶念起來的作用,這種憶念就是藉由自證分幫忙的,而且可以透過自證分認識自己的心。
例如,四念處裡面有觀心無常、觀受是苦。當我們觀心無常時,對心上面認識無常,這也是心認識自己的認知,它是自證分。藉由它,感覺到心的變化,心自己會剎那剎那不停地變,因為它想很多,所以它是一直變化。
想很多是從哪裡認識呢?是自證分來認識它。所以,心本身藉由自證分來認識心本身,心本身在想什麼?有想常法嗎?有想凈嗎?有想我嗎?有想樂嗎?常、樂、我、凈,這些都是透過自證分來認識,它現在是正在想什麼?實際上,是中觀對,還是唯識對?當然中觀是對的。
但是,以我們現在的程度,可能承許有自證分會比較相應。從這裡也可以學習、修持自證分這部分。
自證分本身是無分別心,若是無分別心,它對境沒有受到義共相的影響,我們認識心時,好像透過自證分,直接現證它,直接現證心的變化,心的無常,好像自己能夠體會到,有一點直接趨入,有點現證的感覺。所以,透過自證分觀想心的造作,也蠻有作用的。
生: 在最後有講到同質的問題,您說,同質即不一定完全不一樣,同質的作用是什麼?
師: 這些心,比如,根現量是他證分,根現量上面也有自證分,也就是他證分上有自證分。一般可能認為自證分與他證分,好像一個是東,一個是西。但是,心不是那麼絕對區隔的,一個東一個西,而是他證上也有自證,它是如此的關係。
在此所提到同質的意思,是質的上面,這種材料上面,有另一個材料好像連在一起。比如,分別心和無分別心是同質,現量和比量是同質,心王和心所是同質。它們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都是單獨的,中間沒有任何關係、距離很遠,不是這樣,而是彼此間有相關聯。
生: 您說眾生都有佛性,是講眾生都有追求離苦得樂的體性,有這份離苦得樂的體性的心,會去尋找離苦得樂的方法。眾生追求離苦得樂的方法,是不是正確?是不是由自證分來證成的?
師: 自證分,它只能自證當下的,對於未來及過去它無法自證,它只是當下有什麼感受,以這個部分為主。想離苦得樂的本性或為擁有離苦得樂這方面會一直追求的這種本性,就是佛性。
在追求的過程中,追求的方法做得不對的、做錯了,則會感出果來,我們會覺得失敗,當下就感覺到痛苦,此時當然自證分也會感受、會了解,受心所也會了解。
受心所了解時,自證分也會了解這個受是自己受的,自己感受的。但是,若要連接到,這是因為過去我作了什麼因?我現在感了什麼果?我現在是怎麼失敗?這不是自證分能夠做到的,這必須依賴比量。
因果上面的比量,透過這些才可以理解,因為過去作這種事情,所以我現在那麼失敗,這就是因果上面的比量。
我們可以推知,若我不想要這個果的話,我就不要造那個因,這些是以比量為主,不是藉由自證分了解的。但是,自證分當下能了解我痛苦,感受、受用等。重點是它當下會怎麼樣?它只能了解這部分。
生: 學佛的最初會越學越歡喜,自證分會證成自己很高興,但是隨著學佛學久了,就會不高興,覺得自己很差、很苦,無法走出去,有這樣一種苦的感覺。那麼自證分證成我當時苦了過後,它是怎麼往下去走呢?這個心的行相我分不清楚。
師: 我感覺你好像認錯了!自證分不是要修的,這是第一個要認清的。我們無法改變自證分,自證分是心上自然有的。
我們的修行以比量為主,在生起比量之前,會先有伺察意。伺察意有幾個不同階段,首先是沒有什麼理由的,好像只有跟著聲音走。慢慢地,有一些理由,但是這些理由不是那麼圓滿,有一點殘缺不全,但是方向還是對的,因為所持的正理不是那麼圓滿,也就是不具有足夠力量的理由。
慢慢往上走,然後可到達比量,生起證量。現在是透過聞思,生起伺察意,一直不斷地進步,我們的修持最主要是藉由這些,不是要修自證分。自證分是心當下是什麼樣,它即刻能理解,它只有這個作用。
生: 自證分能幫助我去找我現在苦樂的原因?
師: 尋找苦樂的原因不是藉由自證分!找苦樂的心是什麼呢?這個心是用很多比量——有這個因果,有那個因果,有各種因果的關係。
若已經有比量,在很多比量裡面,將這個比量拿出來,將那個比量拿出來,慢慢地連接起來,現在透過比量會不會找得到源頭?依此方法一一推理,將這些比量抓出來,看能不能連接到源頭?我們要找的是源頭,透過很多的比量,從第一到第一百個,是一個推理,這整體也是一種比量,第一、第二中間關係也是一種比量,第二、三中間關係也是一種比量,所以很多比量連在一起,能不能達成一種很大的比量?這是我們要推、要找的方式。
剛剛找伺察意時,有沒有達到正確的比量?我們現在是不是伺察意的階段?這些都必須透過多聞、多思考,之後就可慢慢使推理比量逐次趨向正確,這種比量越來越多,比量的力量越來越大,即可產生很大的比量及很有力量的比量。
生:講到極隱蔽法講到的執因心 ,它是不是信仰比量前面的一個階段?
師: 執因心是很有力量的一種信仰、一種信心,可以把它當成理由。
生: 只有最有力量的這種因,才能生成後面的比量嗎?沒有前面的環節,就生不起後面的嗎?
師: 信仰比量對四聖諦、對空性上是沒有用的!信仰比量只能用在極隱蔽法上。例如,空性、四聖諦,這些都屬於稍隱蔽法,信仰比量對這些是沒有用的。
好看點一下 大家都知道
※什麼是情?先有悅意的愛,然後承擔照顧!
※終於認清了,你就是我唯一生生世世不想和睦相處的
TAG:雪歌仁寶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