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67次化療,10次放療,乳腺癌不應該成為女性的軟肋!

67次化療,10次放療,乳腺癌不應該成為女性的軟肋!

前段時間,記者張小熊去世的消息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

張小熊本名叫張維,浙江紹興廣電總台記者,俠肝義膽,樂於助人。

後來不幸罹患乳腺癌,她為自己取了個網名張小熊,開始了和病魔的抗爭。

從紹興到上海,顛簸的大巴車,四年的求醫之路。

「67次化療,10次放療。」

「不是在醫院,就是在去醫院的路上。」

「有藥用就很好了,沒藥才恐懼。」

此時的她,治療乳腺癌的藥物全都用過了,開始用抗腸癌的葯,效果還不錯。

67次化療,10次放療,乳腺癌不應該成為女性的軟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生活最美滿時,查出了乳腺癌

張小熊是紹興本地人,大學畢業後,去紐西蘭留學,又自考了浙江大學本科中文,後在紹興廣電工作,結婚生了女兒。

就在生活最美滿的時候,突然查出了乳腺癌晚期,當時癌細胞已經全身擴散。

這對談癌色變的中國人來講本就是晴天霹靂,可醫生的話,無疑是給小熊宣判了死刑。

「你活不了幾個月的,還是回去吧,不要治了。」

最後是小熊的媽媽跪著求醫生,一定要收下她,能活多久是多久。

小熊的爸爸就是患癌去世,一直是她們母女相依為命,沒了小熊,她不知道該怎麼活。

就這樣,小熊踏上了漫漫求醫之路。

幾十次的化療,放療,每一次,她媽媽都記在本子上。

在疾病面前,小熊是樂觀的,可癌症實在太痛苦了,痛的時候,她想把鐵欄杆都咬斷。

看不到希望的日子,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2.只剩下小熊一個人的病友群

生病幾年來,病房裡進進出出,有上百號病友了。

他們大多已經沒有了消息。

而小熊也在這幾年見證了太多的人情冷暖。

有一個四川的病友,做手術前被家屬攔在了門口,簽了財產公證書才能進去。她一邊哭一邊簽了字。

更有的帶著小三上門來逼著離婚、有的吵著要分財產、有的則是人也找不到了、有的則是生了病後,家人看到也躲得遠遠的。

「時間長了,家人也會疲倦,不會像開始一樣照顧細微,所以很多人最後還是要靠自己。」她這樣說。

讓小熊覺得最恐懼的是,微信裡面,一個人的朋友圈,突然停止更新。

原本活生生的人,就這樣突然悄無聲息的從世界上消失了。

小熊曾經和媽媽坐在公交車上,兩個人用手指數,有多少人走了。

算下來,確定的就有七十多個。

小熊曾經有一個病友群,七八個人,大家會在群里聊天分享病情。

後來,群里說話的人一個個的減少,到最後,群里只剩下小熊一個人。

看著灰色的頭像,她知道再也不會亮起來,小熊難過的解散了這個群。

67次化療,10次放療,乳腺癌不應該成為女性的軟肋!


3.如果不堅持的話,就太不懂事了

一部分人在知道自己患癌後,會樂觀的想,一定可以戰勝病魔,但沒過多久,就被癌症打敗。

小熊的願望是能夠做一名心理諮詢師,給病人帶去一些心理安慰,幫助他們緩解恐懼。

她知道癌症有多痛,一個人要承受多少痛苦。

電影《我不是葯神》里,老呂買不到仿製葯,乘人不備自殺了,小熊的病友中也有。

通常也是割腕或者吞安眠藥,有些是因為太難受了,有些是因為病得太久拖累家人或者被人嫌棄。

有些被救回來了,有些,則沒有。

小熊的病已經沒法治了,這一點其實她自己心裡也有數,癌細胞全身擴散之後只有肝還可以做移植試試保下。

她媽媽說,要去問問能不能肝移植,可以的話就把一個肝給她。

一個朋友說,願意做配對然後把肝給小熊。還催著她快點去做評估準備預案。

「我真是很幸運,所以我一定要堅持。」

在小熊看來,要和癌症抗爭,只有認清現實,保持平靜和感恩的心態很重要。因為這可能是一場馬拉松,畢竟上天也是給了自己機會。

67次化療,10次放療,乳腺癌不應該成為女性的軟肋!

照片來自同事朋友圈,去年參加一個同事婚禮的時候

小熊曾看過一本書《生命的意義》。

「要說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也在摸索尋找。」

但她知道,自己是很多很多認識不認識的人捐款救活的,是很多朋友親戚陪伴著一步步熬過來的,如果不堅持的話,那就太不懂事了。

女兒瓜瓜一直是她活著的動力,在她離開前的幾天,朋友圈裡更新的都是瓜瓜的畫,可能這就是小熊支撐的信念吧。

67次化療,10次放療,乳腺癌不應該成為女性的軟肋!

1月29日凌晨3點零1分,小熊的姐姐朋友圈更新,是她老公發的:愛妻張小熊,因病不治,離開了我們……

一直堅持的小熊,在這天,永遠的離開了愛她的人,離開了她熱愛的世界。

而她四歲的女兒瓜瓜,從小年夜開始,再也沒有了媽媽。

伍迪·艾倫曾說:「世界上最動心的話不是我愛你,而是你的腫瘤是良性的!」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7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我國每年新髮乳腺癌病例約27.9萬,乳腺癌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第一位。

67次化療,10次放療,乳腺癌不應該成為女性的軟肋!

「中國乳腺癌年輕化」的聲音不絕於耳,而且國內年輕患者比例高於國外:

國外乳腺癌的發病高峰期是在60~70歲,而在中國的高峰年齡為45~55歲,國內乳腺癌發病高峰期比西方發達國家女性也早整整15年左右。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統計顯示,美國乳腺癌5年生存率是89%,中國為73.1%,在一些醫療條件好的大城市生存率會相對更高。

例如,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早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可達95%以上,Ⅱ期和Ⅲ期乳腺癌5年平均生存率已經分別達到75%和61%,基本達到歐美先進發達國家水平。

67次化療,10次放療,乳腺癌不應該成為女性的軟肋!

只要發現的早,再加上積極治療,乳腺癌生存率還是相對高的。

相對應接受保乳手術的數據卻相差較大,美國患者是64%,中國只有5.5%。

面對這樣的數據,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原因讓乳腺癌如此頻發?

乳腺癌實質上是肝膽病,與人的情緒是分不開的,肝主怒嘛。

多發怒氣,多生悶氣,就會會進一步加重肝膽問題。

所以有人說,乳腺問題都是氣出來的,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肝氣宜疏不宜堵,肝氣不舒,就像是流速減慢的河流,泥沙也就逐漸沉積下來了。那麼乳腺增生、乳腺結節、乳腺纖維瘤甚至乳腺癌等乳腺類疾病就逐漸產生了,因為這些東西都可以看成身體的瘀滯

《黃帝內經·靈樞經·經脈第十》中講到:足陽明胃經「從缺盆下乳內廉」;心主「其支者,循胸出脅」;足厥陰肝經「布脅肋」以上皆是乳房所在地方巡行的經絡,因此乳腺有問題就跟這些經絡相關,同時乳腺問題屬於半表半里,包括甲狀腺亦是。

由於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備典型的癥狀和體征,因此面對以下五個情況就要警惕起來,及時就診篩查。


一、乳腺腫塊

是否無意中發現乳腺有質硬、邊緣不規則的腫塊

二、乳頭溢液

非妊娠期從乳頭流出血液、漿液、乳汁、膿液等

三、皮膚改變

是否在乳腺周圍皮膚髮現「酒窩」

四、乳頭、乳暈異常

是否有不正常的乳頭回縮或抬高

五、腋窩淋巴結腫

是否出現腋窩質硬、散在、可推動的淋巴結腫大

當出現以上情況之一時,就要及時前往就診篩查,通過影像學檢查等手段進行篩查和診斷,從而避免因疏忽放任乳腺癌的發展。

但面對乳腺問題時,很多女性往往有下面幾種誤區:

1.早期乳腺癌大多無痛,並不在意。

2.出現相關癥狀卻由於害羞不去醫院就診。

3.因為害怕是癌症而拒絕就診。

4.工作繁忙,就算身體出了問題,認為忍一忍就過去了。

我覺得,疾病並不可怕,大可不必「談癌色變",但是真正的智者懂得規避風險

每一個女性都應該了解自己的身體,重視自己的變化,愛惜自己,是人生的重中之重。

可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規避這些風險呢?

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情緒。

有個好心態是很重要的。當然啦,誰還沒點情緒。

有情緒怎麼辦?千萬別悶著。趕緊約上幾個好姐妹,一吐為快。就算想一個人呆著,也可以看看綜藝散散步,一笑解千愁啊。

其次,艾灸。

艾灸可以溫通經絡

平時可以艾灸關元+中脘穴,培本固元。

如果已經有乳腺硬塊、結節等問題,可以艾灸肩井穴、乳根穴以及痛處、硬塊結節位置。

第三、丸劑 可以堅持吃附子理中丸 加上 金匱腎氣丸

丸藥是恢復身體整體的脾腎功能,保證身體正氣。

第四、經方

如果已經有乳腺增生、結節等問題,都像是河道淤積了泥沙一樣,在中醫上我們認為是局部的瘀滯,我們只要將它通開就可以了!

破瘀滯,我們一般選用桂枝茯苓丸:

桂枝 茯苓 丹皮(去心)芍藥 桃仁(去皮尖,熬) 各等分

參考劑量:

根據漢製劑量一兩等於15g:

桂枝45g 茯苓45g 丹皮45g 桃仁45g 白芍45g

根據藥典一兩等於3g :

桂枝9g 茯苓9g 丹皮9g 桃仁9g 白芍9g

具體還是要看情況而定,不要死守這一劑量哦~

桂枝茯苓丸對結節,纖維瘤,囊腫,增生等瘀滯都有非常好的破淤效果,不過使用的時候就需要注意同時恢復身體。

就像是黃河下游年年淤堵,如果只在下游泄洪而不在上游植樹造林,那麼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

所以桂枝茯苓丸方最好是階段性使用,前期可以用四逆湯,附子理中湯,小建中湯等方劑恢復身體脾腎功能,階段性使用桂枝茯苓丸破瘀滯。

另外,既然主要是肝膽方面的問題,那麼肝膽方面的方劑自然都可以考慮,如大柴胡湯,小柴胡湯,四逆散,小建中湯等。

67次化療,10次放療,乳腺癌不應該成為女性的軟肋!

67次化療,10次放療,乳腺癌不應該成為女性的軟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道經方 的精彩文章:

身體好不好,聽你走路就知道!
肚子上的肥肉,竟然預示著身體這麼大的問題!

TAG:小道經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