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接下來還要有所增強?NOAA:春季後概率下調至50%
自從2018年秋季開始,隨著熱帶太平洋上出現了猛烈的赤道西風爆發,赤道中東太平洋地區的水溫開始逐漸增暖,這被認為是厄爾尼諾正在發展的徵兆。經過幾個月的發展,近日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的報告宣布,熱帶太平洋的海洋和大氣層似乎都已經符合了厄爾尼諾現象的標準,而且預測人員預計厄爾尼諾現象將在春季持續存在。
2018年12月表層海水溫度距平情況,赤道太平洋地區大範圍偏高
這一結論意味著,熱帶太平洋的厄爾尼諾特徵海區——Nino3.4地區的表層海水溫度比長期平均值持續高出0.5攝氏度(簡稱度,下同),而且計算機數值模型預測它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繼續保持這種狀態。
中氣愛之前報道過NOAA的科研人員疑惑為什麼遲遲沒有看到厄爾尼諾在地球大氣層中產生的影響,現在,NOAA指出在一個月里出現了新情況——預報員們看到了大氣中厄爾尼諾相關變化的跡象,比如太平洋中部地區雲層和雨水增加,這表明太平洋上的沃克環流已經被削弱了。
沃克環流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名詞,它描述的是整個熱帶太平洋上的大氣環流模式。通常是由西太平洋和印度尼西亞地區非常溫暖的海水上的強烈上升空氣驅動的。這種空氣上升到高層大氣,向東移動,並且在中東太平洋上下沉,然後抵達海水表面附近再向西移動,形成地表附近的信風。
正常的沃克環流模式
當厄爾尼諾現象出現,中東太平洋地區的溫度高於平均值時,沃克環流被削弱——因為過暖的海洋表面使其上方的空氣變暖,導致更多的上升運動,因此當厄爾尼諾出現時,中東熱帶太平洋會出現比常年平均值更多的雲和雨。同時在中東太平洋上空增加一股上升流,並減少西太平洋上空的空氣,意味著穩定的上層風和近地面風中斷,信風隨之削弱。在厄爾尼諾至關重要的反饋過程中,這些削弱了的信風反過來有助於保持中東太平洋地區表層海水溫暖。
厄爾尼諾狀態下的沃克環流模式
同時1月份赤道南方濤動指數為-0.6,這是一個用塔西提島和達爾文之間的氣壓差來定義的指數,-0.6意味著東太平洋的空氣上升幅度大於平均值,而西太平洋的平均值則低於平均水平。這些變化足以證明大氣對溫暖的海洋有所反應,使NOAA得出結論,厄爾尼諾現象確實已經開始在地球大氣中顯現了!
但科學家們也注意到,Nino3.4海區的表層海水變暖目前僅比厄爾尼諾現象的閾值(比平均溫度高0.5度)高出幾十分之一,這意味著偏暖程度很弱,而且觀測數據也顯示實際上海水變暖區域在1月份還減少了。大多數氣候模型預測表面溫度的偏暖在不久的將來會略有增加,並且在春季仍然高於厄爾尼諾現象閾值。這加強了科學家們對短期表層海水變暖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反彈並持續存在的預測的信心。
為什麼大家認為厄爾尼諾還會持續,這主要是因為在太平洋深處,仍然有大量溫度高於平均值的暖水團,這個暖水團被稱為下沉的開爾文波,預計其將在接下來的幾周內向東移動,並且在接近南美洲海岸的時候逐漸上升,這將為表層海水提供更溫暖的水源,成為其持續增暖的驅動力。
儘管厄爾尼諾目前的發展還有待觀察,但從目前來看,在接下來的春季,厄爾尼諾現象將表現得弱勢。NOAA指出,之後繼續厄爾尼諾現象的可能性已降至50%以下。當然,春季是整個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系統一年中轉型一個時期,因此預測下一步會發生什麼難度不小。但總的來看,2018年-2019年的厄爾尼諾已是半死不活的狀態。
※俄羅斯首都突降暴雪打破百年紀錄!會不會導致寒潮南下我國?
※太陽又要玩失蹤?長江中下游要來「冬黃梅」,陰雨雪或一星期!
TAG:中國氣象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