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度有緣人,測測自己和佛的緣分有多深?
我們從今天開始給大家講解《佛說阿彌陀經》,《佛說阿彌陀經》原來的經題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鳩摩羅什三藏法師在他翻譯這部經典的時候,把這部經典簡略為《佛說阿彌陀經》,這樣既保持原有經題的意思不變,又巧合持名念佛妙行。鳩摩羅什法師這個譯本言簡意周、文辭暢達、流通最廣、人所愛誦。
佛
先從經題開始給大家逐步地講解,我們先看經題《佛說阿彌陀經》。
佛是通稱,在這部經里是專指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開創者。在公元前六世紀中葉,中國周朝的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年農曆的四月初八,誕生在中印度,父親是凈飯大王,母親是摩耶夫人。漢傳佛教將農曆的四月初八定為佛誕日,並於此日舉行隆重的浴佛法會,以慶祝佛陀的誕生,也使佛弟子能夠於此日培植福德智慧資糧,發殊勝願,迴向無上一切智慧之海,所以佛誕日也稱為浴佛節。
浴佛節是佛教最重要的節日,是我們全世界所有的佛弟子都應該紀念的節日。根據佛傳記載,佛陀誕生的時候有九龍自上而下吐出香水洗浴聖尊。也有一種說法說有難陀龍王、優婆難陀龍王,於虛空中吐清凈水,一溫一涼灌太子身。太子步行七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七日後摩耶夫人去世,太子由其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就是後來成為歷史上第一位比丘尼的大愛道尊者)撫養,由阿斯陀仙人為其命名為「喬達摩·悉達多」。悉達多太子天資聰穎,好冥想,懷出俗之志。後娶耶輸陀羅公主為妻,生一子名羅喉羅。其後由四門出而見生、老、病、死四事,遂察人生之實相。出俗之志更增,遂於二十九歲時月夜出家,苦行六年於菩提樹下成等正覺,創立佛教,成道後四十餘年裡佛陀以身教眾,孜孜不倦,行跡遍滿中印全土。佛陀最後到拘屍那迦羅城外,娑羅雙樹間,最後度須跋陀羅答阿難尊諸疑問,對大眾說法要,即《遺教三經》,於中夜示現涅槃,世壽八十歲。
涅槃
那麼什麼叫做涅槃呢?涅槃是梵語。「涅」字中文的解釋是不生。不生,就是沒有生相(有生出來的形相,叫做生相)。「槃」字是不滅。不滅,就是沒有滅相(有消滅去的形相,叫做滅相)。
沒有生的形相,也沒有滅的形相,就是佛陀所證的真如實相。證,是得到的意思;真如實相,就是自己本性的清凈心。因為沒有虛假,所以說是真;因為完全平等,所以說是如;這是真實的心,所以說是實相。清凈心,也叫真實心;本性的清凈心,也可以叫真性,是看不見的。雖然看不見,但是永遠不會改變,永遠也不會消失。無論什麼東西,凡是會改變的,會消滅的,就是虛假的。那麼這種永遠不改變,永遠不消失的真性,才可以說是真的。並且上至佛陀,下到地獄裡的眾生,都是一樣有的,所以叫完全平等。
佛經中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是這個緣故。眾生這兩個字,在十法界 中,除了佛,從菩薩起,一直到地獄,都可以叫做眾生。佛教就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那麼究竟常住不變的道理,就是常常是這個樣子,永遠沒有變動,所以叫常住不變。佛陀因為要教化眾生,所以現出投胎出世的形相來。到了教化的事情完畢了,仍舊歸到他本來沒有生也沒有滅的真如實相去了。這就叫做入涅槃。有些不知道的人,看見佛陀入涅槃,就認為佛陀死了。哪裡知道佛陀是不生不滅的。
佛陀的涅槃,與凡人的死是大不相同的。凡是一個人,修到究竟圓滿成了佛,都會有三身,那麼哪三身呢?第一叫做法身,是證顯真如的自性法身。真如法性既然無相,那為什麼稱之為「身」呢?這是因為它是報身與應身所依的實性,所以取身的依止義,稱之為「身」。如來雖然自證圓滿法性,然而法身無相,不能為眾生所見,為化益眾生故,因而示現報身與化身。
第二種叫做報身,就是酬報如來因行所修集的福慧資糧而成就的莊嚴佛體,具有兩種受用功能:自受用,就是如來自身恆常受用無邊的法樂,具有無邊的色相莊嚴,周遍法界而無為常住; 他受用,就是如來雖然自證圓滿,為了化導十地以上的菩薩,所以由平等性智示現微妙凈功德身,使諸大菩薩在清凈佛土以大乘法喜為食。這種報身,只有大菩薩能夠看得見,一般凡夫是看不到的。
第三種叫化身,因為眾生的根機緣分,感應了佛,所以變化出這種身體的形相,到世界上來專門度脫有緣眾生的。大家不要覺得一尊佛有三種身體,不是就變成了三尊佛么。要知道雖然說起來有三種身體,實在仍舊只是一尊佛。並且所說的只是一尊佛,還是就法身報身說的。若是講到化身,那麼一尊佛就可以變化出無窮無盡的佛來了。這就好比是天上月亮的影子,印在各種的水裡面,不論是江、河、湖、海,就是很小的水缸里,也都有一個月亮的影子現出來。那麼這許多月亮的影子,究竟還是有許多的月亮呢,還是只有一個月亮呢,那自然是只有一個月亮了。佛陀的化身就是從這個法身上顯現出來的。法身就好比是月亮,化身就好比是月亮的影子。所以化身雖然很多很多,法身實在卻只有一個。就如同這一個月亮,可以在江、河、湖、海裡頭都映到的道理是一樣的。月亮碰到了清凈的水,就能夠顯出月亮的影子來。
佛陀碰到了善根深厚緣分的眾生,就現出化身來,給有根機緣分的眾生看。等到可以度脫的眾生度完了,佛陀就現這種入涅槃的相了。譬如水幹了,月亮的影子也就沒有了。但是水幹了後,月亮的影子雖然看不見了,究竟月亮還是好好的在那裡,一點點也沒有變動。並不是沒有月亮了。況且水乾的地方,看不見月亮的影子;那些有水的地方,仍舊可以看見月亮的影子的。我們從這個道理想起來,就可以知道佛入了涅槃,並不是說佛沒有了。不過是我們這個地方,看不見罷了。或者是我們這些眾生,與佛沒有緣分了,所以看不見了。並不是佛沒有了。況且佛有三種身體,就有三種名號。我們現在所說的釋迦牟尼佛,是梵語。釋迦兩個字,翻譯成中文是能仁的意思。(能是能幹,仁是慈悲)。牟尼兩個字,翻譯成中文是寂默的意思。(寂是寂靜不動的意思,默是符合本性的意思)。釋迦牟尼佛是化身佛的名號。法身佛的名號,梵語叫做毗盧遮那,翻譯成中文叫做遍一切處。就是無論哪裡,沒有不周遍的意思。報身佛的名號,梵語叫做盧舍那,翻譯成中文叫做光明遍照。就是身上的光明,廣大無邊,無論哪裡都可以照到的意思。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寶殿就是正殿,也稱為大殿。大雄寶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築,也是僧眾朝暮集中修行的地方。大雄寶殿正中間供奉的佛像,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以大慈悲願力,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示現成佛,隨順眾生的根機因緣,施設種種方便教化。
佛說
《阿彌陀經》四個字前邊加「佛說」兩個字,是要我們知道這一部《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金口親說的。
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念這部《阿彌陀經》的人,絕對不可以有疑惑心,一定要深信不疑。佛陀大慈悲心深切,看到眾生信受修持凈土法門 的時機成熟了,所以無問自說,宣講了這一部《佛說阿彌陀佛經》,把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殊勝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最簡便易行的方法,全部在經里講了出來。
《阿彌陀經》
阿彌陀,是梵語的音譯,譯為無量壽,又譯為無量光。阿彌陀佛的功德、智慧、果報、妙用無窮無盡,全都是無量,經中取光明無量、壽命無量二義作為代表,含攝其餘。所以阿彌陀佛又稱為無量壽佛、無量光佛。
《無量壽經》中說阿彌陀佛因地發心修行的時候,曾經是一個國王名叫世饒王,他父親的名號叫做月上轉輪聖王,母親叫做殊勝妙顏夫人。在那個時候,他們的國家有一尊佛,名號叫做世自在王佛。世饒王聽了世自在王佛說的法,覺得學佛法有種種的殊妙好處,在世界上有種種的苦惱,所以就放下王位,出家修行,法名叫做法藏。並且法藏比丘還立了重誓,(誓字,就是俗世說的賭咒,有決定要做到的意思)。法藏比丘發願修成了佛,成就一個很清凈的世界來,好讓眾生都投生到那裡去,享受種種的法喜快樂。
《佛說阿彌陀經》裡面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經過了很多劫數,修福修慧,(明白真實的道理,不起一絲一毫痴心妄想的念頭。妄想就是亂轉念頭)。修成就了,所現出來的世界。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在世自在王佛的面前,發了四十八個大願心。其中第十八個大願心說,若是我成了佛,十方世界的一切的眾生,(東方、南方、西方、北方、東南方、東北方、西南方、西北方、上方、下方、叫做十方)。
若是誠心相信,並且願意往生到我的極樂世界,只要他至誠稱念我的名號,南無阿彌陀佛,就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念我名號的眾生,不能得生到我的極樂世界,我就不願成佛了。阿彌陀佛有了這樣的大願心,才成了佛。經里所說的,都是說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殊妙勝好,和要往生到極樂世界去的方法,所以這一部經,叫做《阿彌陀經》。
附:經,意譯為契經,略作經。即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能感之機,有貫穿諸法、攝持眾生、古今不易、九界同尊等義。凡是佛陀講的法都稱作經。
文章根據中國佛學院廣行法師《佛說阿彌陀經》開示整理
※苦口婆心勸人不行,試試助印善書?
※佛陀說學佛的女眾若能調整好心態,便能得大自在
TAG:廣行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