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本打算打崩敵人的「西亞病夫」,結果卻被被人給打崩了

本打算打崩敵人的「西亞病夫」,結果卻被被人給打崩了

在19世紀到20世紀之間,世界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往的老牌封建大國紛紛落伍退步,被新興的資本主義帝國給蹂躪的不要不要的。

當時,清帝國被人稱為「東亞病夫」,與之相對應的是,西方也有一個封建大帝國被戲稱為「西亞病夫」,這就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兩者都慘遭列強的侵凌,處境極度悲慘。

這兩個國家還有一個相似之處,那就是慈禧曾經狂言要打遍列強,結果卻慘不忍睹。而西方的奧斯曼土耳其雖然病懨懨,氣息奄奄。卻也參加了一次世界大戰。不過結果也同樣不太樂觀,被當時的英法俄聯手揍得鼻青臉腫,最終,帝國崩潰。其結果,比當年的大清帝國還要慘上很多。

那麼,奧斯曼土耳其當年有何底氣參加新興列強們的狩獵場遊戲呢?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又稱為奧斯曼帝國,大家都習慣稱他為土耳其帝國。這個國家興起於小亞細亞半島,在15世紀時迅速崛起,帝國壽命一直延續到20世紀,一直到如今的土耳其帝國接過它的衣缽。

奧斯曼帝國當年也是聲名赫赫,與大清帝國,莫卧兒帝國一起被稱為亞洲三雄。鼎盛時期的奧斯曼帝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人口眾多,國力強盛。在封建時代,西方國家都很畏懼這個大帝國。

不過,到了工業革命時代,奧斯曼帝國也成為了列強們瓜分的對象。大綿羊,誰都想咬上一口。但是,奧斯曼帝國在一戰時期還是參加了戰爭,並稱為德奧奧三大帝國中的一強。

一戰前的奧斯曼帝國雖然已經榮光不復,但是憑藉數百年來積攢下的根基,還是有著強橫的實力的。奧斯曼當時控制著阿拉伯半島部分地區,小亞細亞半島,伊拉克,敘利亞,地中海沿岸,北部非洲地區。疆域廣大,坐擁3200萬人口。是本地區的第一強國。

由於奧斯曼地理位置的優越性,處於歐亞非交界處,緊鄰歐洲,所以,雖然是一個封建國家,但是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工業革命的影響。奧斯曼帝國擁有一定的工業基礎,比如它自己就能夠製造性能非常出色的槍支彈藥和火炮。另外奧斯曼帝國在一定程度上屬於海洋國家,因此也在軍艦製造上具有很強的主觀能動性。

憑藉這些還能拿得出手的硬實力,奧斯曼帝國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歐洲列強們的認可,如德國就曾經幫助他修建鐵路,英國人幫他修港口和船塢。來自外國的投資,也催生了奧斯曼帝國瀕死的力量。這個國家最後反而有著稍微的起色。

奧斯曼在軍事上擁有數量龐大的軍隊,人數高達135萬。大都配備了精良的火炮和輕重機槍等先進武器。此外,奧斯曼的雖然抵不過英法等國,但是它的鐵甲戰艦和潛艇等還是極具戰鬥力的。雖然打英法不幸,不過平常看一看還是挺讓自己高興的。

不過,戰爭比拼的還是硬實力,奧斯曼帝國雖然實力強橫,但是畢竟不是進行了徹底的工業革命的國家,其統治基礎依然是封建農業體制的國家。雖然表面看起來還像回事。但是一上戰場,耍一趟,就立馬露了馬腳。

奧斯曼帝國參加一戰,說到底還是要拿回自己以前被列強們侵佔的利益,順便和德國、奧匈帝國結盟,為自己找回場子。不過,最終天不遂人員,奧斯曼帝國不但未能獲勝,反而因為失敗導致自己徹底崩潰,偌大的帝國迅速分崩離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一鍋煮 的精彩文章:

一戰時期的德國有多強,為何說比二戰時期還能打?
僅僅數萬北伐軍為何能單挑所有強悍的北洋軍閥?

TAG:歷史一鍋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