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馬云:過去藝術不能當飯吃,未來不學藝術沒飯吃

馬云:過去藝術不能當飯吃,未來不學藝術沒飯吃

《人民日報》曾刊發一篇題為

《美育是一種剛需》的報道,

文中開頭說,

在蕃茄田藝術國際兒童藝術展的現場,

一位叫做曹詩坤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個洞,

評審們好奇地問,

這是不是一幅破損的作品?

小朋友說,

這是進入世外桃源的入口

孩子的答案,耐人尋味,

這樣的事件也受到了人民日報記者的關注,

如何擦亮發現美的眼睛,

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去回答的課題。

1

讓孩子會「玩」很重要

阿里巴巴董事長馬雲在貴州峰會上

的關於教育的大數據分享,

再一次讓人震驚!

他說:

在未來三十年是最佳的超車時代,

是重新定義的變革時代。

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

對我們的孩子進行記、背、算這些東西,

不讓孩子去體驗,

不讓他們去嘗試琴棋書畫,

我可以保證,

三十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

因為他沒有辦法競爭過機器時代。

知識可以學,但智慧不能學,只能體驗。

在未來,大數據、機器將把人類知識領域的事全部做完,

人類和機器的競爭關鍵在於智慧在於體驗 。

所以,讓孩子會玩很重要!

馬雲還說:文化基本是玩出來的,

死讀書是可怕的學習,增加對生命感的體驗,

學習藝術不能當飯吃,但卻是陽光空氣和水。

——中國國博網

馬雲說這話不是沒有根據,

他自己本身也是出生於曲藝世家,

其父系浙江省曲藝家協會第四、五屆主席!

受過藝術熏陶的孩子,早晚有出息!

馬雲接受記者採訪。

2

未來什麼都有可能被替代,

唯獨藝術和娛樂不可能被替代!

藝術,是孩子情商提高、

和完整人格形成的主要途徑!

更是一個人的造詣和人生高度的必備催化劑!

學習藝術可以提高孩子的

想像力、創造力、發散性思維。

同時動手畫畫又是兒童最樂意接受的一種形式,

所以,在幼兒到小學階段

進行藝術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以前的二十年,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

未來二十年,我們會把機器變成人。

過去的200年是知識、科技的時代;

未來100年是智慧、體驗、服務的時代。

知識可以學來的,但智慧是一種體驗;

人類和機器未來的競爭,是智慧的競爭,體驗的競爭;

同樣的,李開復也說過:

未來什麼都有可能被替代,

唯獨藝術和娛樂不可能被替代。

大數據機器把知識領域的事全做完,

人類和機器的競爭關鍵,

在於智慧在於體驗在於創造力。

別忘記在右底角點個好看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文化 的精彩文章:

代表建議:把「書法家協會」,改為「書法協會」!
情人節,各種分手情歌送給大家!

TAG:書畫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