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書少有問題就真的有問題,家長就要學會提問引導孩子思考!
對孩子來說,理解真的是一件有些「棘手」的事情。
在閱讀中(中英文都是如此),孩子可能在看每一個漢字/每一個單詞,似乎「閱讀理解」正在發生,但是你應該知道,有時候你的孩子並沒有在思考(沒有沉浸其中)。
我個人覺得這種狀態不是很美好,特別是在一些孩子該去思考和理解的文本上,孩子浮雲潦草的讀完,總覺得有些遺憾和欠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通過提問幫助孩子深入閱讀
在學校的語文和英語課上(其實每一門學科都是如此),老師通過不斷的提問來幫助學生理解,但是在家裡,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訓練孩子的閱讀理解,存在這樣幾個難點:
- 1.孩子配合度可能不會很高。
- 2.家長和孩子沒有形成一致的「閱讀思考模式」,沒有辦法在這一問題產生共鳴。
- 3.家長提問題的水平實在是太糟糕(或者說提問題的質量不是很高)。
- 4.部分家長認為打斷孩子閱讀的完整性。
基於以上四個方面的原因,所以在家庭閱讀時,很多家長看著自己的孩子,卻不知道如何「下手」,尷尬而無助。沒有解決方案嗎?其實是有的。
- 家長讀書給孩子聽,先把這個模式建立起來,在最初的半年時間裡,乾脆就認真的讀。
- 當孩子開始習慣和接受「家長讀書給孩子聽」的模式之後,再引入思考和討論的模式。
有人說,帶著目的性的閱讀是無恥的。
我不認同這樣的觀點。閱讀應該是多元化的,所以在孩子閱讀的各種書目中,自然也應該有粗讀和精讀之分。對於孩子應該精讀的書,為什麼不精讀呢?
如何提問?
如何通過家長的提問建立有效的溝通模型,我有這樣的一些建議(實踐有效):
一、提問題不一定要在閱讀結束後才進行。
在孩子讀某本書或者某段文章之前提問是很好的策略之一,帶著問題讀書。
在語文和英語老師的閱讀理解建議中,第一條就是讓孩子們先去看問題,帶著問題去讀文章。
在孩子閱讀的過程中,如果孩子對某段文章有困惑(不少孩子是有問題/讀不懂直接跳過),應該鼓勵孩子停下來問。
- 1.作者在說什麼?
- 2.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表達嗎?
- 3.是哪裡讓你產生了困惑?
- 4.把你不明白的說的更具體一點?
還是以自己最近和孩子在讀的《神曲》舉例。
最近和孩子讀到了《煉獄》篇,孩子不理解為什麼但丁和維吉爾在進入煉獄的大門時,門口會有三塊不同顏色的台階?三種不同顏色的台階代表什麼特別的含義嗎?一般家庭的大門口的台階的顏色是相同的?
在讀到這裡時,孩子自己停下來問出這樣的問題。
其實當孩子問到這裡時,我內心是激動的/欣喜的/狂躁的,因為我知道她在思考,而不是我讀,她聽,當聽故事一樣。
我:這三種顏色的台階肯定代表著某種特別的含義,這是通向煉獄的門口,只有值得救贖的靈魂才能進入煉獄,你怎麼認為?
孩子:那這三種顏色的台階肯定代表著什麼呢?我覺得白色可能代表純潔,黑色代表恐怖,紅色代表希望。
我:白色的台階是第一層台階,像鏡子一樣能夠讓你看清自己。黑色的台階讓靈魂悔過,反思過去。最後紅色的台階代表對未來美好的希望和熱情。
孩子:和我想的差不多,這些作者們寫文章,總是喜歡隱藏很多的內容,說的乾脆直接一些多好……
其實,當孩子真的愛上閱讀,喜歡閱讀,並在閱讀中獲得很多快樂時,家長的提問策略就可以多元化。因為孩子真的在思考(針對精讀文章),而家長也不必介意是否會打斷孩子,就算打斷,他們也很快會找到自己的節奏,真的沒有那麼多矯情的事情發生,什麼孩子不快樂,閱讀被中斷等等。
有問題就請問
二、「why」開頭系列的問題更能引發孩子的思考
很多家長在和孩子一起閱讀的過程中也會提問,但是問的問題沒有什麼技巧,就不能帶動孩子腦瓜子轉。比如:
- 1.主角叫什麼名字?
- 2.主角去哪裡玩啦?
- 3.他們在哪裡玩?
這些問題太過簡單,不具備讓孩子進入「思考模式」的深度。但是如果把問題替換成「why」系列開頭,那孩子就能被帶著「起飛」。比如:
- 1.為什麼你認為主角會這樣做?
- 2.為什麼主角會這樣來解決問題?
- 3.為什麼主角會選擇原諒?
- 4.為什麼主角會很討厭吃雞蛋?
為什麼系列的問題,更容易帶著孩子思考,在為什麼系列的問題中,孩子會認真的閱讀和思考,屬於他們的理解和感慨。
「why」系列問題的提問,對家長其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長要懂孩子所讀的書,在孩子閱讀之前家長就已經閱讀完畢,這是很多家長做不到的,或者沒有認真去做的,所以在提問上也就無從下手。
三、問題應該是開放性的,答案不必唯一
在課堂上,在應試模式中,標準答案只有一個。
但是在家裡和孩子一起閱讀時,在一些閱讀活動中,我更喜歡提出開放性的問題,沒有唯一答案的問題。為什麼這樣做?
- 1.我覺得和孩子一起討論的過程是「偉大而精彩」的。
- 2.孩子不必有負擔。這些討論和問題沒有帶給他們壓力。
在提問中,我還喜歡加上「你怎麼看?」「你怎麼認為?」「你為什麼這麼認為?」這樣的提問模式其實在傳遞我隱藏的某些觀點。
孩子的思考和觀點,比得到所謂的正確答案來的更重要。
而且這些答案不唯一的問題,會導致和孩子之間更多的對話。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這才是最有意思的部分。
不必有標準答案
比如:
我:你認為主角在現在這種狀態下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孩子:害怕和孤獨。
我:你為什麼會這樣想?
孩子:因為她被同學們孤立了,同學們都不和他一起玩,我在學校也遇到過這種情況,好朋友不和我玩,和別人玩,我就有這種感覺。
我:用你自己的感受/經歷試圖去理解文章中的某個角色的「情感體驗」,這就很了不起,這是很了不起的本領……
這就是「共情」,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不一定都能「共情」,但是家長如果更多的和孩子去探討這些「感情表達」的部分,這樣孩子才能沉浸其中,才能「被共鳴」,思考的模型才能被建立。
真的,對孩子來說,思考的模型才是最重要的學習能力之一。
而閱讀,真的只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作者:路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