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此人因殺人入獄,卻每年能在獄中撈幾百兩銀子,讓他出獄他都不肯

此人因殺人入獄,卻每年能在獄中撈幾百兩銀子,讓他出獄他都不肯

方苞自幼聰明,四歲能作對聯,五歲能背誦經文章句。二十四歲至京城,入國子監,以文會友,名聲大振,被稱為「江南第一」。康熙五十年的時候,《南山集》案爆發,方苞因給《南山集》作了一篇序,則被株連下江寧縣監獄。不久,他又被押解到京城下刑部獄,定為死刑。

此人因殺人入獄,卻每年能在獄中撈幾百兩銀子,讓他出獄他都不肯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清朝時期,有一種死亡被稱為 「庾斃」,則泛指在監獄裡病死的人,對於這種死亡,官府是不用負責的。清人張集馨,就曾在其外放為山西朔平知府期間,寫過山西省的庾斃者:每年不少於一二千人。可以說,這般高的死亡率,和清朝監獄的生存條件惡化離不開關係。

但是,究其根本,則在於當時監獄管理者的權力惡性膨脹所導致。都知道,看守監犯,本是是社會底層的差役。明面上,他們自是無權的。然而,這監獄中,隱權力暗生,潛規則橫行,獄吏如刀俎,監犯如魚肉。獄吏的舉手之力,竟可決定監犯的死生禍福。

此人因殺人入獄,卻每年能在獄中撈幾百兩銀子,讓他出獄他都不肯

在清朝的文學家方苞身陷囹圄之時,他就見證了獄中公權私用的種種混亂不堪的事件。出獄後,他揮筆寫下《獄中雜記》,以供我們知曉這人間地獄。方苞在文中敘述了,他看到每天都看到三四個「庾斃」的犯人。對於此現象,這位被稱為「江南第一」的才子很是不得其解。

但同牢房的杜知縣則告知他「這是瘟疫的原因,多時每日數十人」。杜縣令還解釋道:「獄裡有四座老監,每座都有五間房,牢役只開中間的窗戶和天窗。旁邊的四間都不開窗,但是,裡面卻常關著二百多人。落鎖之後,犯人便溺、飲食、睡覺,全在裡面。冬日,貧窮的犯人席地而睡,春日氣候多變,易病逝。夜裡又落鎖,便是活人死人睡在一起,瘟疫便傳染開了。」

此人因殺人入獄,卻每年能在獄中撈幾百兩銀子,讓他出獄他都不肯

並且,除去上述的老監外,大牢中還有另外五間房子,生活條件相對好一些,稱為「現監」,按舊典,這是用來關押犯事官員、輕罪犯人及涉案證人的。而如今,權衡犯人關押地點的標準不是罪名大小,竟是那些「黃白之物」。與方苞同案的朱翁、餘生,本不應重罰,卻都「庾斃」於老監。

之後,方苞從杜君那裡了解到,這刑部大牢中,寄生一群以監犯膏血為食的蛀蟲。他們視監獄為財源,稍有牽連也不放過。不管三七二十一,抓到一律下老監。而後,獄官明裡暗裡的表示:「交贖金則能換牢房」。一面是生命安危,一面是威脅勒索,已在老監中嘗盡苦頭的倒霉蛋們,哪裡還有商量的餘地? 至於,身無分文而又無依靠的囚犯,則成為對其他人的警告。

此人因殺人入獄,卻每年能在獄中撈幾百兩銀子,讓他出獄他都不肯

可以說,這「買命錢」,同交給綁匪的贖金無他差別。

而便是綁匪綁票,卻也是暗地裡頭下手,選著那保護不周的富貴人家。這獄吏則是依仗著明面上的黑暗處,使多數人遭受了飛來橫禍,這就是監獄裡的「刀俎魚肉」關係格局。獄吏利用這一關係,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交易方式:囚犯是魚肉,掏出了財物,以換取更好的待遇;獄吏是刀俎,掌握著囚犯全部的定價權。

隨著筆桿的揮動,我們且看著這刀俎格局下的交易模型。

此人因殺人入獄,卻每年能在獄中撈幾百兩銀子,讓他出獄他都不肯

而囚犯的命運,除了關押,還有遭受刑罰。胥吏雜役之類本是無權的,但是,不乏老奸巨滑者,上下其手、擅作威福,藉此敲詐犯人。據方苞了解,行刑的吏役,常暗中勒索,以金錢數量權衡行刑輕重。同案的三人,一個病了一個月,一個半月傷好,還有一個竟當晚就同往常無異了。

之後,方苞向人打聽,囚犯有貧有富,既給了錢,又何必拿多少做分別?知情人說:「若不區別對待,誰肯多交錢?」 甚至,在監獄的刀俎格局中,便是死囚,也是難逃給錢的命運。這便是對於被判凌遲處死的人,一擊斃命和千刀萬剮的區別。對於要絞刑的死囚,則是一次斷氣和留一口氣再來的區別。你說,這錢你花不花?

方苞震驚這種連臨死之人都不放過的行為,他認為:既無深仇大恨,若真的拿不出來錢,又何妨放人一馬以積陰德。而小吏驚道:「這是牢中的規矩,絕對不可以破例。」是的,「規矩」,在刀俎格局中,不僅要被宰割,還要被「規矩」宰割。這樣,才能使整個格局的利益分配不會受到個人的因素影響。

此人因殺人入獄,卻每年能在獄中撈幾百兩銀子,讓他出獄他都不肯

更有趣的是,那大牢之內不乏日久後,和獄官獄卒狼狽為奸的囚徒,適應了刀俎格局,從「魚肉」的角色變成「刀俎」的角色。這類角色,稱為「牢頭」。在方苞筆下就描繪了一位李牢頭的故事。李某因殺人入了獄,卻每年都能撈上幾百兩銀子。之後,李某因大赦出獄,卻在幾個月,替那同鄉頂了罪,以便再回至監獄中。

若非了解牢頭在監獄中的地位與收益,怕是以為此時的李某坐牢坐傻了。可以說,監獄這地方,自古就是近乎被籠罩在黑暗之下,而那個「刀俎格局」更使它成了人間煉獄。無論是改善生存環境的期望,還是重建一個管理更為恰當的監獄。而這「刀俎格局」若是沒個規範的制度,從根本治理,則只會愈加黑暗腐敗。

此人因殺人入獄,卻每年能在獄中撈幾百兩銀子,讓他出獄他都不肯

方苞在獄中兩年,仍堅持著作,最終,著成了《禮記析疑》和《喪禮或問》兩書。康熙五十二年,因重臣李光地極力營救,之後,始得康熙皇帝親筆批示「方苞學問天下莫不聞」。遂免死出獄,以平民身份入南書房作皇帝的文學侍從。康熙六十一年,方苞任充武英殿修書總裁。

參考資料:

【《獄中雜記》、《清史稿·方苞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