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世衛組織:11億年輕人聽力受損!第一批00後已經開始「聾」了

世衛組織:11億年輕人聽力受損!第一批00後已經開始「聾」了

玩遊戲、坐公交、跑步時,你是否會習慣性地戴上耳機?

在嘈雜的環境中,稍不留神就會讓音頻設備的音量過大,悄悄損傷聽力。

聯合國下屬的世界衛生組織(WHO)12日發布數據稱:

目前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12~35歲之間)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例如用手機聽音樂)是造成風險的重要原因。

世衛組織指出,目前全球約半數年輕人在使用手機等設備聽音樂時音量高於安全水平

聽力一旦受損,就無法逆轉。《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相關專家,結合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教你從現在開始保護聽力。

受訪專家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副教授 楊海弟

是誰偷走了你的聽力?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一項調查發現,在聽力受損的成年人中,有53%是生活中的噪音導致的。

體育賽事大約100分貝,14分鐘即傷聽力;

搖滾音樂會大約110分貝,2分鐘就傷聽力;

警笛聲約120分貝,1分鐘就損傷聽力……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要警惕這些傷聽力的事兒。

1

常戴入耳式耳機

地鐵及公交車的背景雜訊達70分貝,在嘈雜環境下,人們會不自覺地提高耳機音量,對聽力造成一定的損害。

2

常去KTV、夜店

嘈雜環境中的噪音很大,KTV、酒吧等背景噪音更可高達110分貝,完全可以短時間「偷走」聽力。

3

樓層住得高

地面嘈雜,有「拔音」的效果,導致高層室內噪音也較大,應減少開窗或常備防噪耳塞。

4

開車時開窗

開車(車速較快)時風雜訊可能會超過100分貝,這對聽力損傷很大。除此之外,大聲鳴笛、車內大音量聽歌等,同樣會對耳朵造成傷害。

5

用力擤鼻涕

很多人擤鼻涕時,喜歡同時捏住兩側鼻子用力擤,這樣會使鼻涕衝浪般「衝進」中耳,使中耳內的器官「溺水」,導致聽力損害。

聽力受損的幾個跡象

聽門鈴、電話鈴時有困難、聽不清別人講話、在餐館等嘈雜環境中跟不上別人的談話,這些跡象都表明你可能有聽力受損了。

下面這些,是聽力損傷的跡象。

成年人

經常要求別人重述他們說的話

經常需要提高收音機或電視機的音量

經常聽不到部分談話內容

有耳鳴的現象

別人說你講話聲音大

兒童

對聲音無反應

不能正確理解你說的話

言語發育遲緩或不當

耳部有流出物

反覆出現耳部疼痛或阻塞

發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到耳鼻喉科就診。平時最好定期檢查聽力。

6招保護你的聽力

聽力損傷往往是不可逆的,一旦受損就「找不回來」了。世界衛生組織給出了幾條保護聽力的建議。

調低音量

用手機、MP3等音頻設備時,可以調低音量。在安靜環境下,音量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 60% 。

不超過1小時

減少音頻設備的使用,有利於減少噪音接觸,建議每天不超過1小時。

戴耳塞

正確戴耳塞,可大幅降低噪音的音量。經常去夜總會、迪廳、酒吧、體育賽場和其它嘈雜場所,建議使用耳塞保護聽力。

使用降噪耳機

降噪耳機可降低背景雜訊,有助於聽到音量更低的聲音。

避開巨大聲響

在噪音巨大的場所,盡量遠離擴音器等聲源。

在噪音中「間歇離場」

接觸噪音的持續時間,是決定總體聲能的因素之一。

去夜總會、迪廳、酒吧、體育賽事等嘈雜場所時,「間歇式」離開能讓聽覺器官得到短暫的休息,有助減少接觸雜訊的總時長。

參考文獻:

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保護聽力

本期編輯:張傑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喜歡,就給我一個「好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生命時報2018年榮獲十大獎項,每一座獎盃都是沉甸甸的鼓勵
節後上班一個字:困!10招「快餐式休息」讓你元氣滿滿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