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流浪地球》說明中西部大開發能拯救世界?

《流浪地球》說明中西部大開發能拯救世界?

來源:地球知識局

作者:九尾龜

《流浪地球》的票房已經破30億了,按每張票50元算,觀影人次已經達到了6千萬。再算上那些在家裡悄咪咪看盜版影院的影迷,四捨五入這片子的觀影人次達到了一個億。

而在片中,除了賣力演出的一眾演員,很多人的目光也會停留在巨大的行星發動機上。真要說起來,地球在流浪過程中的主角,並不是一個個渺小的人類,而是那些高達一萬多米的發動機啊。要不是它們的強勁推力,地球也不可能奔赴新的家園(請不要說發動機推力其實推不動地球這麼煞風景的話)。

跟發動機一比

埃菲爾鐵塔就是個渣渣芝麻

看完電影,倒的確引發了不少人對太陽命運的關注。如果真有一天人類面臨太陽氦閃這樣的滅頂之災,我們又有了動力足夠巨大的發動機,中國人又應該把這些大傢伙布設在哪裡比較合適呢?

好的選址需要什麼

要幫行星發動機找到好的選址,首先要研究透徹它的需求。

首先,最重要的是地勢。從片中看,行星發動機是巨大的鋼結構建築,經不起在水裡泡著。在電影設定的300米巨浪中,它的選址必須足夠高。

畢竟是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的

其次,根據原著和影片介紹,行星發動機是高達一萬米的龐然大物,並且還要提供150萬噸的推力,對其腳下的土地會造成巨大的壓力。這要求當地地質結構足夠堅硬而穩定,大河三角洲肯定是不行的,擁有喀斯特地貌、溶洞等地下空間的地區也不可取。

右邊的發動機

秒殺左邊的八達嶺長城

第三,這個地區要有足夠的燃料。在小說和影片的設定中,行星發動機的動力源是重元素聚變,涉及的元素將會是碳和硅,也是石頭的主要組成元素。在行星發動機的選址邊上,最好能有高山,提供足夠的土石原材料。小說原著中出鏡的那台發動機位於石家莊,就是利用了背後太行山裡送來的石頭在運行。

河北人民對自然的改造能力有目共睹

最後,這個地區的交通最好能夠方便,利於建造行星發動機的原材料和重型設備快速運入,鐵路沿線會是一個好選擇。不過這並非決定性的因素,既然已經決定建造發動機,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飽和建造。

不然這傢伙怎麼順利移動?

這幾個限定條件的重要性是依次遞減的,但又缺一不可。這其實大大限制了行星發動機的選址可能。

從第一個最重要的地勢條件入手,我們可以從中國地理第一階梯開始往下逐層挑選。

不過第一階梯幾乎可以略過。

其主體是青藏高原,地勢足夠高,燃料也足夠多。但青藏高原的地質條件不好,表面礦物質主要是鬆散的堆積物和碎屑岩,地下還有大量的凍土層。在修建通入西藏的鐵路時,鐵路人員就已經吃盡了青藏高原土地條件的苦,建設行星發動機更是過於困難。

其實行星發動機比他們都高

再加上高原空氣稀薄,人員和設備都容易疲勞耗損,補充不易,要在這裡建設行星發動機實在是成本高昂。

第二階梯大開發

往下走一步,在第二階梯,可供選擇的餘地就比較大了。

第二階梯的主力省份將會是內蒙古、山西、陝西、甘肅、四川、重慶、貴州、雲南、新疆。這些地區的大城市都是盆地型結構,海拔一般在400~500米以上,當地大城市的地勢就足夠對抗300米高的洪水了。在這裡選好平地建造行星發動機會更容易。

即使海平面能上漲300米

第二階梯仍然穩如泰山...

內蒙古的地理條件是很好的,這裡位於高原之上,而且從大興安嶺一直到阿拉善高原之間,地表礦物都以堅硬的岩漿岩和變質岩為主。

黃色部分主要為地表堆積物

(底圖來自中國地質在線地圖)

岩漿岩是地殼的主要組成部分,佔到了地殼總體積的65%,總質量的95%,且其密度和硬度都比較理想,有望承載行星發動機自重帶來的巨大壓力。

變質岩則是地殼中原有的岩漿岩和沉積岩經過複雜的地質變化之後產生的新岩石,而導致這些變化的原因,則是高溫、高壓、高內部壓力。可想而知,經過這些外部條件的錘鍊,變質岩往往會比原岩石更堅固、更緊密。石英岩就屬於一種變質岩,而它是岩石家族中硬度最高,抗壓能力最強的岩石之一。

千錘百鍊...

所以在蒙古高原,即使是在各個大城市周圍選址,都足以支撐起行星發動機的運轉。呼包鄂發動機群可以首先把大青山挖掉,進而開發狼山、陰山。

陰山南北城市群,有得挖了

山西壓力也不大,其人煙密集處無非太行山和呂梁山包夾的幾個河谷地帶,地下結構足夠穩定。而左右的太行山和呂梁山的表面礦物為碳酸岩和碎屑岩,開採運輸也比較容易。

左手呂梁山,右手太行山

小說里石家莊的發動機能用,那太原、大同、臨汾的發動機顯然也能用。而且碳酸岩聚變還有一點好處,那就是碳元素比硅元素更輕,聚變難度更低,在到達反應終點前能供能的時間也更長。

以前燒煤,現在燒石頭,要多少給多少

(大同城區西北方向)

陝西的情況就不太好了,黃土高原表面過於鬆軟,並不適合建造行星發動機。周邊也缺乏能供應碳、硅化合物的岩層,只有背靠秦嶺的渭南-西安-咸陽-寶雞一線可以擔此大任。

一車一車又一車

(驪山與秦嶺之間)

而從四川盆地向南,就不算建造行星發動機的好地方了。從重慶一直到貴州和雲南東部,是我國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區,地下雖也是岩石,但往往被地下水侵蝕,巨大的行星發動機建在這些地方容易塌陷。

這種就不適合了

而川東到雲南的問題則是過於接近地震帶。這裡的板塊結構本就不穩定,行星發動機一旦誘發地震就不好了。不過根據電影里的設定,以行星發動機的體量,造在什麼地方都會誘發各種災害,這點缺陷也不算大問題了。

發動機一轉起來

這些個山間村鎮定居點估計都要遭殃

第二階梯最適合造行星發動機的地方,其實是今天的甘肅直到新疆各地。

祁連山脈堅固而穩定,可以供河西走廊沿途的行星發動機採集燃料。而撐起新疆的阿爾泰山、天山和昆崙山,也都遍布岩漿岩。看看片中一閃而過的喀什周邊,就是以火山岩、碳酸岩和含煤岩層為主,原料供給非常充沛。

無窮無盡的原材料

果然真到了有難的時候,西部的價值才能真正顯露出來。

第三階梯的幾個倖存者

最後我們來看最低的第三階梯,這是一片北起大興安嶺,中至太行山,南到雪峰山的地區,是現在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家。

海水上漲300米

中國這幾大人口密集區

除了四川基本都被淹了

我們在電影中還能看見北京的「大褲衩」、濟寧的派出所,乃至主角一行人心心念念的杭州發動機。這些地點都在第三階梯上,彷彿這裡是建造行星發動機最密集最合適的地區。

冰凍「大褲衩」

但仔細想想,其實劇情把目光集中在這些已有的大城市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按照電影中的說法,因地球自轉停止,加上行星發動機的高溫熔化了兩極冰川,靠近熱帶地區的海水漲潮兇猛,達到300米之高。屆時,第三階梯上的低地省市將會變成一片澤國。

找找你家在哪裡?

今天的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市區無一倖免,唯有北京和珠三角郊區的山地有一線生機。而北到哈爾濱瀋陽,中至南京杭州,南到湛江海口的所有發達地區都會被淹。但第三階梯上還是有一些倖存者,適合建造行星發動機。

東北長白山首當其衝就要扛起巨大的責任。在洪水後新世界格局裡,長白山脈和朝鮮半島上的太白山脈會連成一體,成為中國主體東方的外島。這裡的海拔不算太高,也就1000米上下,俯瞰上漲了300米的海平面還是綽綽有餘,在這裡建造行星發動機至少不會泡在水裡。

韓國則基本消失了

更可貴的是,長白山脈遍布岩漿岩,其分布從小興安嶺一直綿延到中朝邊界的鴨綠江畔。

要不要先把這裡當燃料燒了

和東北情況類似的是倖存下來的浙江南部、福建到江西、粵北一帶。這些地區山嶺的海拔也達到了1000米~2000米上下,其表層岩石也是以堅硬的火山岩和岩漿岩為主,還能頂得住行星發動機的壓力,是不錯的選擇。只不過這片地區在流浪的年代裡,也要和中國大陸主體分割,成為新的島嶼了。

珠三角會「北移」,恐怕仍然是中國外貿中心

在第三階梯的華北到華中,還有兩塊面積較小,但地質條件比東北和贛閩粵更好的地方,那就是泰島和大別島(現在是泰山和大別山)。泰山和大別山的海拔也在千米上下,其地表礦物則多為變質岩,作為行星發動機的基址更為合適。

新第一島鏈,山東「群島」守國門...

所以泰山和大別山雖小,卻將成為第三階梯為數不多能扛得起行星發動機的地區。

這些地方運氣不錯,能夠在大洪水中露出水面的山區不僅海拔足夠高,地質也足夠堅硬,頂得住行星發動機的壓力。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裡的優勢也只能停留在紙面上。

山地固然高而堅固,但山尖上的平地也少,要在這裡建造巨大的行星發動機,首先需要把山削平。

大別山「群島」

如果太陽真的像《流浪地球》所設定的那樣,即將面臨爆炸的危險,而地球必須踏上尋找新家的道路,幅員遼闊地形多變的中國一定會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們有眾多適合建造行星發動機的地區,噴射著數萬米高的等離子體,將地球推向新的彼岸。

作者:九尾龜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酸奶泡

【往期文章】

監製:易艷剛 | 責編:劉小草 | 校對:趙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北平和平解放的「一二三四」
大宋「戰狼」辛棄疾:哥就是這麼能打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