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廠民工挖出古文物,賣考古隊20元被拒,差點毀了國寶!
我國是文物大國,國家同時也銘文規定,凡是1949年以後出土的宋代以前的文物,都應當上交給相關的博物館以及考古研究所。即便一些可以在海外拍賣的古文物,流入我國境內也不准許進行任何形式的交易,上交才是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然而,由於我國地大且遺迹和古墓又極多,因此有限的文物工作者,很多時候在追繳被人們發現的文物時,顯得有點力不從心!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的文物收繳工作進展得相對順利,當時人們心中普遍有文物屬於國家的公民意識,外加上實行集體制經濟,即便偷藏文物也無法銷贓。80年代後,不少人在挖出文物時,拒不無償上交,有人甚至將一些青銅器、銅器錘碎,當廢品賣個幾毛錢。這給國家的文物保護帶來了嚴重的負面效應,下面小編要講的這件國寶差點就遭此厄運!
1986年,河南平頂山新華地區薛庄鄉西滍村一個磚廠內的民工老李,在進行取土作業時,無意中在地下挖出了一個青銅器具。弄乾凈後,看上去像一個家裡煲湯、熬藥所用的帶有蓋的罐子,抱在手裡很沉,大概有個20多斤。
老李挖出古董立馬遭到了工友和家附近鄰居的圍觀和議論,農村嘛,說什麼樣的話的人都有,有人稱他挖到了古代皇帝用的寶,有人則稱這只不過就是一個沒幾十年的民國銅罐。沒多久,這個消息不脛而走,被當地的文物部門知悉,立馬派考古隊前去打探。
考古隊員找到老李藏在家中的這隻青銅罐後,一看其造型和上邊的紋飾,就知道來頭不小,並且斷定他工作的磚廠下邊必有古墓或者遺址。原來,老李挖獲的這罐子叫簋,是西周時期一種盛放食物的器具,而它手中這一件則叫「鄧公簋」。據《汲郡古文》記載,西周中晚期在河南平頂山一帶,有一個叫應國的小國。此簋是鄧國公乍送給迎娶自己女兒媼毗的應國國王封虎的「聯姻」禮器,價值極高。
考古隊向老李普及了國家文物法規,稱「出土西周古文物應當無償上交上來,以做研究之用!」不料,老李卻向對方索要20元,因此雙方最後談得不歡而散。可就在第二天,老李悄悄拿著這簋當廢品以20元的價格賣給了廢品站。考古隊得知後,趕忙跑去廢品站,好在及時制止了對方熔鑄,贖回了這隻鄧公簋。如今,它陳列於河南省博物館,為國家規定禁止出境展覽的一級國寶!
※火星平原發現人形雕像,排除自然形成可能,專家直言難以解釋!
※行星採礦有多難?60萬人口小國斥巨資,未來5年欲實現太空挖礦
TAG:口述史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