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3個同名同姓的人,2位知縣清廉父母官,1位博士壯烈殉國
明朝時期,安徽桐城曾有兩個縣令,同名同姓,都叫陳於階,兩人的任期相隔僅有八年,因為兩個陳縣令都是清廉為官,廣施德政,因此,人們常常會把這兩個人弄混。
第一位擔任桐城縣令的陳於階,字允升,河北遵化人。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4年)到任,任內興修水利,在樅陽濱江一帶修築堤壩,為百姓造福,當地百姓至今仍在受益。
隆慶元年(1567年),陳於階升任御史,離開了桐城,當地百姓為紀念這位陳縣令,稱呼他倡導修築的堤壩為「陳家洲」,當地至今還流傳著「收了陳家洲,富了湯家溝」等俗語。
另一位陳於階,字子升,也是河北人,家鄉在邯鄲東北的曲周縣,為區別於前面那位陳縣令,我們姑且稱呼他為曲周陳於階。
萬曆三年(1575年),曲周陳於階任安徽桐城縣令,與遵化陳於階離任相隔八年。
曲周陳於階重視教育,興辦書院,還和鄉紳盛汝謙、吳一介等人出資修築了縣城的城牆。
明朝末年,江北很多沒有城牆的縣城都失守了,唯獨桐城得以保全,號稱「鐵打桐城」,後來,曲周陳於階升任戶部主事,他還擅長書法,留有墨寶。
兩位陳於階,同是清廉仁儉,廣施德政,被桐城、樅陽的百姓傳為佳話。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末年,還有一位叫陳於階的官員,字瞻一,號仲台,百曲港(上海奉賢)人,明朝著名科學家徐光啟的外甥。
上海陳於階的父親是陳紹,曾任職廣東增城縣巡檢,從南京返回家鄉時被強盜殺害。
陳於階招募鄉勇,殺掉了仇人,為父親報了仇。
上海陳於階博學多識,精通天文,擅長城防,曾擔任勞役總管,監督修建城牆。
崇禎二年(1629年),陳於階佐助舅舅徐光啟完成了曆法的修訂,後返鄉務農,贍養母親十餘載。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兵部尚書史可法推薦陳於階,任「欽天監博士」。
崇禎帝自殺殉國之後,南京眾大臣擁立福王朱由崧為為皇帝,兵部尚書史可法主動請纓,到揚州前線抗擊清軍。
陳於階被南明朝廷提拔為兵部司務,負責指導、訓練士兵使用洋槍、洋炮。
清軍攻佔南京,陳於階在雞鳴山象台(紫金山天文台)遭遇一股清兵,僕人宋千全力保護主人陳於階,終因寡不敵眾,陳於階壯烈殉國。
義僕宋千為陳於階收屍後,在墓旁自殺。
清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下詔,祭祀所有明末殉節的大臣,陳於階的長孫陳其材向朝廷上書,說明了祖父殉國的事迹,清廷追謚陳於階為「節愍」,其僕人宋千為「忠義」。
※唐朝落榜生遇一老者,說他將來能超過將相之位,難不成是天子?
※萬曆帝不想立宮女生的長子為太子,李太后急眼了,你也是宮女生的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