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帝國最陰險一招,此地迅速伊斯蘭化,帶來300年民族仇恨
奧斯曼帝國曾經雄踞歐亞非三大洲,成為當時令歐洲恐懼的一個大帝國。奧斯曼帝國對歐洲統治充滿了血腥,至今一提到土耳其,很多歐洲國家都有一種天然恨意,主要就是奧斯曼帝國當年血腥統治而帶來的結果。
東歐南歐地區是奧斯曼帝國向歐洲拓展的一個主要地區,特別是東歐地區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此地不僅是古代歐洲一個中心地帶,也是歐洲人一個發祥地。其中東歐的巴爾幹地區是一個熱點,這裡雲集了塞爾維亞人、馬其頓人、阿爾巴尼亞人等眾多民族,奧斯曼帝國還沒佔領前,此地主要信奉東正教和天主教,各民族間信仰相同,生活的很融洽。但奧斯曼帝國侵佔此地後一切都變化了。
陰險一招
奧斯曼帝國嚴格來說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只是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但這個帝國擴張時卻很血腥,攻佔後的土地,奧斯帝國只留有少數人統治。畢竟該國人口有限,不可能派駐大量軍隊駐紮。但別小看這一少數人,土耳其人統治卻很有效,其中一個辦法就是將當地迅速伊斯蘭化,用宗教統治比大軍更有效。
但奧斯曼帝國佔領巴爾幹半島後,卻面臨著此地宗教信仰複雜的情況,因為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等民族都信奉西方教派,對伊斯蘭教有一種排斥心理。
在科索沃地區,奧斯曼帝國採取一項特殊政策,他們允許當地塞爾維亞人和阿爾巴尼亞人信奉自己的宗教,但要向土耳其人繳納大量的稅,而信奉伊斯蘭教就不會繳納任何稅負。有些塞爾維亞人不堪忍受土耳其人統治,紛紛逃離科索沃地區,而阿爾巴尼亞人則改變自己的信仰,他們放棄天主教,改信伊斯蘭教。
從17世紀時,科索沃地區的塞爾維亞人遷移到匈牙利和克羅埃西亞地區,土耳其統治者就把塞爾維亞留下的土地和房屋分給了改信伊斯蘭教的阿爾巴尼亞人,還遷來大量的阿爾巴尼亞人到科索沃居住,於是科索沃地區的阿爾巴尼亞人就佔到60%以上。
積累矛盾
18世紀末期,隨著奧斯曼帝國衰弱以後,南斯拉地夫地區獨立運動不斷,1912年,巴爾幹地區聯盟,推翻了奧斯曼帝國統治,重新把科索沃地區納入塞爾維亞,但此時科索沃已經是阿爾巴尼亞人的天下。
科索沃在巴爾幹地區位置很重要,有人說誰佔領了科索沃誰就能統治巴爾幹地區。科索沃最早生活的伊利里亞人部落,此人種是阿爾巴尼亞人的祖先,後來又遷來了斯拉夫人。奧斯曼帝國佔領前,塞爾維亞人與阿爾巴尼亞人生活的很和諧,但奧斯曼帝國佔領後,塞族與阿族人矛盾就增加了。
此後隨塞爾維亞趕走了奧斯曼帝國,但塞族人與阿族人由於信仰不同,就產生大量的矛盾,這兩個民族不斷對科索沃地區進行爭奪,使兩個民族矛盾不斷積累。
二戰時,墨索里尼又把科索沃地區趕走了10萬塞族人,想拼湊成一個「大阿爾巴尼亞」。對於法西斯的統治,科索沃地區阿爾巴尼亞人反而很支持,因為他們對加入大阿爾巴尼亞很興奮。
二戰結束後,科索沃地區成為南斯拉夫一個省,但阿爾巴亞人認為不公平,科索沃應該成為一個阿族自治的國家。但在鐵托強勢領導下,阿族人還不敢有大的舉動。但鐵托死後,這種情況就發生了變化,阿族人要求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
鐵托死後,科索沃阿爾巴亞人就通過遊行示威要求建立阿索沃共和國。東歐劇變後,阿爾巴尼亞人的呼聲更高了,而南斯拉夫領導人米洛舍維奇沒能在民族融合和團結上想出好的辦法,他支持科索沃地區塞族固守自己的家園。最終使矛盾激化,引發了科索沃戰爭。
尷尬境地
現在科索沃雖然獨立了,但並未被國際社會認可。因為國際上有一個規定,一個國家要獨立,如果得不到鄰國的承認,想在聯合國獲得認可很難。就塞族與阿族之間的矛盾來看,塞爾維亞等鄰國不會承認科索沃獨立地位。只有等到什麼時候塞爾維亞等鄰國承認了,科索沃才真正被國際社會所接納。
科索沃戰爭是塞族與阿族人矛盾激化的一個標誌。如果追根溯源的話,兩個民族矛盾是奧斯曼帝國的宗教政策所致,但科索沃戰爭才是真正的矛盾焦點,此戰爭背後有西方勢力的唆使和鼓動。這一點塞爾維亞看得很清楚。
科索沃雖然已獨立建國,但該國北部還有一部分塞族人居住生活,與阿族人是完全分離的。現在這些塞爾維亞人依舊認為他們是塞族人,並不承認受阿索沃統治。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路,版要歸原作者。
※皇帝出去遊玩,100個市井小民闖入宮中被殺,宦官說:有辦法了
※中國古代神秘小屬國,不被中原王朝重視,為何享國229年而消失
TAG:泥腿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