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各地傳統差異大 這個習俗簡直亮瞎眼
「賣炸糕,賣月餅,狗不理的麻花是圓又圓。」
(按理說,這裡應該有一張畫面模糊、年代久遠的電視廣告截圖。
但是沒有,因為沒找著。)
有人可能會問,你剛說的是什麼啊?
不好意思,我剛才不是在說,是用唱的。
而且,歌詞才改了這麼一點點,你就聽不出來了?
放一下原版呢?
「賣湯圓,賣湯圓,這裡的湯圓是圓又圓。」
想起來了嗎?
圖源:搜狐 下同
沒錯,今天就是元宵節了,
「沒過十五都是年」,但過完今天,年可就都過完了!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元宵這種食物有點奇怪啊,準確地說是叫法有點奇怪。
怎講呢?
你看同為中國傳統的三大節日,中秋節要吃月餅,端午節要吃粽子,可是元宵節吃的卻還叫元宵。食物跟節日同名,是不是有點奇怪?
那麼元宵和元宵節到底是誰從了誰的名字呢?是先有的節日再配個食物,還是為這個食物發明了一種節日呢?
到底是先有的誰呢?
別再問了,這樣問下去,怕是最終會成為一個哲學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通過不斷查閱大量古籍與文獻,筆者大約有了答案。
首先說一下什麼是元宵。「宵」好理解,就是晚上的意思。問題主要是「元」,這個「元」指代的是什麼呢?
原來「元」是我國傳統道教的說法。這裡的「元」不是別的,正是道教里「上元」的意思,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是為「上元」,所以元宵節也叫「上元節」。
說到這,也要提醒一下各位讀者朋友。今天就是正月十五了,這次的月亮可不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而且恰巧今天有超級月亮出現,賞月的最佳時機就是今晚了~
你看這個賞月的人
接上文。
「元宵」指的就是正月十五的晚上,意思很明確,沒有什麼歧義了。看來也不是先有的元宵再有的元宵節了,應該反過來才對。可是為什麼要給一個食物起名叫「正月十五那天晚上」呢?
其實,這裡面有點誤會。
元宵節也跟中秋節、端午節一樣,有著自己專屬的食物,食物也有著專屬的姓名,那就是——湯圓。
雖說現在南方大多吃湯圓(湯圓A),北方大多吃元宵(湯圓B),可這兩種食物其實都叫湯圓。只是湯圓A是像餃子一樣包出來再揉成球,湯圓B是拿大鍋來回滾,最終滾成個球。
在湯圓還沒有分裂成A和B兩個名字的時候,A和B不過是湯圓的兩種做法而已,就像是全國各地都有不同做法的面,但是都能統稱麵條一樣。而湯圓B逐漸忘記了自己的本名,被叫成了元宵,主要是因為。。。
主要是因為北方人比較豪爽(?)
豪爽到把元宵節這一天要吃的食物,漸漸地就直接叫它元宵了。
根據筆者查閱的古籍與文獻來看,這是最為可信的一個答案。
雖然不太能接受,但是仔細想想東北人能把地名都起成「褲衩子溝」、「大褲襠溝」,好像也就說得通了。
我知道東北人不能代表整個北方,再舉個山東的例子。
嗯,感覺越來越有可能就是這麼回事了。
不過雖然北方人比較豪爽,但是元宵節這一天北方人也不是隨便過過的。北方的元宵節,有些地方過的還是挺熱鬧的,而且還很有自己的特色。
北京
北京雖然是我國的文化中心,但是如果你想來北京感受一下節日氣氛,想要過個熱熱鬧鬧的元宵節,那你基本上是來錯地方了。
來北京,放孔明燈、猜燈謎、舞獅子、舞龍你是見不著了,大概也就能端著碗元宵賞賞月吧。
不過這兩天有個比較勁爆的消息,那就是紫禁城要在正月十五、十六兩天晚上連亮兩晚,鬧起花燈,並且還面向公眾免費預約門票!這可是紫禁城時隔94年首開夜場!!
好開心啊快去搶票!!
不用搶了網站都崩了!!
沒錯,崩了。開放預約時間一到,門票瞬間「秒光」,票務系統也因此崩潰過。搶到票的朋友,你們實在是太幸運了。
北方就是北京嗎?
當然不。以下是北方其他地區元宵習俗,請君速覽。
河南
河洛地區(就是以洛陽為中心的「天下之中」)有「祈娃娃」習俗。每到元宵節,人們就可以看到虔誠的香客在送子娘娘前跪拜上香,將一個個形態各異、活潑俊俏的泥娃娃帶回家。祈娃娃習俗其實是父母企盼新人早生貴子,家中人丁興旺,同時也是對兒子、兒媳的一種督促和提醒。
山東
山東榮城要在元宵節「捏生肖」。生肖一般用黃豆細面捏成,每個生肖背上都背一個燈碗,點上燈,到元宵夜盛在盤子里一齊點燃。生肖燈的燈花越大越吉利,誰的生肖燈燃得時間最長,就預示著新的一年將鴻運當頭、健康平安。
山西
在晉陝蒙區域,正月十五要「燒旺火」。在晉陝大峽谷一帶的山西大寧、吉縣,陝西延安府等區域,正月十五晚上,農村有在自家院里燒旺火的習俗。旺火的柴火就地取材,有些地區燒的是松枝,有些地區燒的是竹枝,還有的地區燒的是煤炭。老人們說,燒旺火的目的主要是驅邪祈福,也有迎神接福的意思。
陝西
陝西西安一帶的傳統是「送花燈」。由於「燈」與「丁」諧音的關係,每到元宵節前,娘家要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是普通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新婚頭年送大宮燈一對、彩畫玻璃燈一對;如女兒懷孕,除了常規的大宮燈外,還要額外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北方的習俗沒什麼太能亮瞎眼的,
繼續往南說,
說說被中國南北分界線穿境而過的安徽。
安徽古城鳳陽縣,元宵節有盪鞦韆、挑燈籠、撂火把等民間習俗,甚至鳳陽民間還有「元宵節盪鞦韆,一年腰不疼」的說法;在鳳陽農村,留心的孩子都會早早有意識地收集、準備著一些廢舊掃帚、刷把,以備元宵節「撂火把」;孩子們最動心的當屬「挑燈籠」,這天孩子們會用造型各異的花燈將府城鎮夜晚裝點一新。
接著往南,看看江南那邊怎麼過元宵節。
江蘇
江蘇泰州有5大元宵習俗,即吃元宵、鬧元宵、猜燈謎、放煙火、送吉祥。送吉祥是泰州部分鄉鎮特有的習俗。在元宵節這天,親戚朋友要給新婚的新娘子送橋樁、送送子觀音等,以祝福早生貴子。
浙江
溫州人過元宵節很特別,有個叫「打大貓」的習俗。「打大貓」就是打老虎,由兩人一起披上精心製作的虎皮,扮成老虎。另外的村民在虎後扮演「七星七煞」等眾多人、神形象,以固定路線邊走邊表演,游遍附近各村。
繼續往南還有嗎?當然有,而且那邊過得更隆重。
福建
閩南一些地方,在元宵節有一叫「穿燈腳」的習俗。
在元宵夜裡,村中新娶進門的新娘子和當年生男孩的小媳婦,必須穿紅著綠,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歲大的老婦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說吉利語,從大祖祠堂的燈棚下走過。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向祖宗也向鄉親介紹新媳婦。
廣東
廣東人有吃福建人的習俗(嗎?)。
可以確定的是,廣東一些地區的元宵節有「偷青(情)」的習俗。小夥子喜歡誰家的姑娘,就去她家的菜地里偷幾把青菜,這樣一是偷來姑娘的情,二是讓姑娘家也知道有小夥子惦記上她了。小夥子會把偷來的青菜拿回家,告訴媽媽這是誰家的,媽媽再給兒子做上一碗面,期待媒人去姑娘家提親的時候一帆風順。
這個習俗是不是夠奇葩的?別著急,還有更奇葩的。
在廣東佛山一帶,每年元宵節大家都要到附近的橋上去「跺橋」。相傳這樣「跺橋」可以讓人不患腿病,一年內平安健康。人們要按照自己的年齡,計算在橋上來回應走的趟數。5歲的走5趟,100歲的理論上要走100趟。
最奇葩的來了,
對罵。
最奇葩的並不在最南邊,而是在中部,在重慶開縣。
在元宵節這天,這裡有一項饒有趣味的風俗——「對罵」,網上對此的描述是這樣的:
這天人們要搬著板凳到戶外去,將平日之怨氣,皆盡罵出,被罵之人不得回罵。通過對罵,罵出了一年來的積怨,釋放了工作與生活的壓力,愉悅了心情,對來年的生產生活增添了精、氣、神。越罵越興旺,越罵越紅火,明天見了面,仍是兄弟伙。
「罵出一年的積怨」
「愉悅了心情」
「被罵不能回罵」
「越罵越紅火」
「(罵完)仍是兄弟伙」
看了一圈,筆者最喜歡重慶的這種慶祝方式,建議全國推廣。
※終身質保怕不怕 微星MEG Z390 GODLIKE評測
※蝸居也要有品質生活 租房一族投影選購指南
TAG:ZOL科技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