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美國載人航天大爆發 2024年重返月球
利刃/TONE
在美國太空梭計劃落下帷幕之後,俄羅斯就成了人類和國際空間站之間的唯一橋樑——但這個"過橋費"連年漲價,現在已經水漲船高到7000萬美元/每人,不免讓國際空間站的最大用戶美國有些難以招架。
不過,從近日美國太空總署(NASA)局長接受公開採訪的表態來看,不僅"年內美國宇航員搭乘"美國製造"的火箭,從美國本土前往空間站"是大概率事件,美國人對於2024重返月球表面也已經胸有成竹。
圖為將要"同台競技"的波音和SPACEX兩款載人飛船。
具體來說,美國當前兩大航天巨頭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和聯合發射聯盟(ULA)都在並行推進著各自的載人飛船計劃:前者研發的"載人龍"飛船基於已經成熟的國際空間站貨運飛船"龍",將在2019年4月之前進行首次無人試驗飛行;而ULA成員波音研發的 CST-1000"星際班機"飛船 "宇宙神-5"火箭的組合稍慢一步,但也會在年中之前完成無人測試。
而在無人測試順利進行之後,年底之前美國重返載人航天的"小目標"便會得到實現。
圖為已經豎立在發射台上經受過測試的"載人龍"飛船。
從重型火箭技術層面的角度來說,波音和SPACEX各自的火箭都經受過商業航天市場考驗,可靠性不成問題。其次,作為太空梭和"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參與者,波音的技術實力也毋庸置疑;至於SPACEX雖然沒有載人航天的系統研究經驗,但SPACEX已經在"龍"飛船的國際空間站貨運補給任務測試過相關子系統,也算是走出一條路。
總的來說,兩條代表當今世界航天頂級水準的技術路線並駕齊驅,2019俄羅斯"聯盟"飛船下崗,美國載人航天"重連"空間站的確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圖為正在建設空間站的"奮進"太空梭。
確切地說,只要"星際班機"和"載人龍"當中有一個成功,國際空間站就能繼續服務很長一段時間——這不僅僅意味著在失去俄羅斯"聯盟"的定期提升軌道之後,國際空間站不至於被地心引力捕獲,美國已經再度擁有更換空間站艙室的能力才是核心。
當然,對於NASA而言,空間站並非是其2020年代"再度擴張"的終點,"美國人必須重返月球並且前往火星"也並非是一句空話。
圖為通過SLS火箭建設"深空之門"繼而登月的設想過程圖。
幾乎就在NASA接受採訪的同時,已經有兩個確實的月面著陸器計劃在NASA內部得到推進,其中最重要的月球登陸器項目將在3月向各競爭公司發出正式請求,預計在年中前後簽署正式合同——除卻屬於ULA的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之外,諸如SPACEX、藍色起源這樣的商業航天公司也被囊括在內,足可見NASA對登月計劃的安排之急迫。
此外,NASA還希望在1-2年內向月球發射類似"嫦娥"的自主著陸器,該著陸器將可能在月球的隕石坑底部著陸,以驗證此地是否存在可供登月艙利用的水冰。
圖為SPACEX的GTO-1發射任務肩章圖,,以色列有望借Beresheet無人登月器成為第四個造訪月球的國家。
在過去的十年里,美國航天事業總給人一種"熱衷賺錢"的印象,諸如太空梭之類燒錢的項目不是下馬就是被推遲。
但時至今日,靠商業航天賺錢發展出的各種新技術路線已經"返場",為重返月球、重返火星之類的"大目標"爆發出了無窮力量,將其它用"項目牽引"的航天大國再度甩開了不止一個身位。而作為同樣對月球保有想法的國家,美國厚積薄發的前進方式實在值得中國思考。
※布局北極!美軍各大軍種開始行動打造極地要塞 俄軍先行一步
※全球造船業大排名:中日韓位居前三 第四名是一個東南亞小國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