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85後」博導施一:病毒研究要「頂天立地」

「85後」博導施一:病毒研究要「頂天立地」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研究員、中科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研究組長、博士生導師……單憑想像,很難將這些閃閃發光的頭銜與一位「85後」聯繫起來。

直到施一坐在了我的面前。

「其實生活中我也不是一直都在做研究,休閑時我喜歡看小說,有時也追劇,還看動畫片」。

穿著深藍色格子衫,戴著斯文的眼鏡,小麥色的年輕面龐,笑起來有點靦腆。這位曾「雄霸」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最年輕研究員、最年輕博導「江湖名號」的陽光大男孩,生動地詮釋了什麼叫做「年輕有為」。

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員、中科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研究組長施一。

生命第四域

「病毒很可能是『第四個生命域』。」施一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新發和突發病毒,對他的採訪,一開始就很有科幻色彩。

目前在生物分類系統中,包括真細菌、古菌和真核生物三個域,人類等複雜生命體都屬於真核生物域,而作為非細胞生物的病毒並不包含在生物分類系統中。

「病毒是一種生物,但它是不是生命?有爭議。」施一進一步解釋,一般對生命的定義是指個體能夠獨立自我繁殖,自我演化。而病毒不能自主進行繁衍和生殖,需要依賴於宿主。從這個角度來說,病毒是一種比較特殊的一種生物形式。

H5N1、H7N9、埃博拉、寨卡……這些近年來見諸媒體的病毒讓普通人談之色變、避之不及。「新發和突發病毒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是毋庸置疑的,早診斷,早隔離是非常重要的。在迎戰傳染病疫情這一無聲的沙場,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其實都在同一個戰壕里,共同為抵抗和預防傳染病進行研究。」施一說。

有別於上述兇險的病毒,若論普通人最有切身體會的病毒,可能就屬流感了。這個冬天,流感、發燒、咳嗽成了朋友圈刷屏的熱詞,身邊不少親友同事相繼「中招」。為什麼感覺今年得流感的人特別多?這事兒請施一來科普一下還真是問對了人。

事實上,流感病毒的傳播是很多複雜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從病毒本身來說,流感病毒基因組屬於核糖核酸(RNA),與脫氧核糖核酸(DNA)不同,RNA基因組在複製過程中容易發生較多的變異,從而在宿主免疫選擇下,容易產生流感病毒的變異,這也是為什麼每年都需要重新注射流感疫苗。

從人群的角度來說,流感病毒的傳播也受到群體免疫狀態的影響。

另外,隨著媒介與通訊手段的發展,人們對流感的認知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其實流感病毒每年都有,但以前可能很容易被誤認為普通感冒。現在出現相關癥狀後,去醫院就診、排查的人多了,正式確診流感的人相應也就多了。」

「總的來說,除了流感大流行,季節性流感病毒的變異相對而言是逐漸發生的,每年感染人數並沒有出現快速增加。」針對易感人群,施一建議,及時接種流感疫苗還是很有必要的。

抗擊病毒是和時間賽跑

抗擊病毒的工作時常要面臨緊張的局面。

施一說:「我們的研究工作分成常規研究時段和攻關時段。所謂攻關時段,就比如突然發生了一次緊急的疫情,這時我們就會形成攻關團隊,要在較短時間內,集合大家的力量,快速拿出科研成果。攻關階段肯定是需要做出一些個人犧牲的。」

施一(左二)和研究團隊在實驗室中

2013年5月份,結婚剛剛三天的施一就「撇下」新婚妻子,返回了工作崗位。「其實工作完成後,我還是利用春節假期給媳婦兒補上了蜜月,哈哈。」

2013年2月份,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發生了H7N9亞型禽流感疫情。「那時在我的導師高福院士的領導下,我們迅速針對病毒展開研究,想搞清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性高不高?它的特性是什麼?從疫情發生到拿出初步研究成果,我們只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施一回憶。

「為了第一時間拿到病毒基因,我們等不及快遞了,研究人員自己坐飛機拿到樣本然後直接飛回來,拿到病毒基因的當晚,我們就立刻進行了後續的研究。在全世界範圍內,我們的研究團隊是第一個把研究成果投稿到《科學》雜誌(Science)的。」談及5年多前抗擊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那場「戰役」,施一仍然心存激動與自豪。

事實上,在「常規研究時段」,加班到深夜也是施一的家常便飯。

「平時除了出差,我絕大部分時間都會在所里工作,基本上都會堅持到晚上11點。」說起自己的工作狀態,施一立刻對家人表示了感謝,「我媳婦兒從一開始就支持我的工作,只不過有時叮囑我不要幹得太晚,要求我一周里至少有三天十點之前回家。總體來說,她對我非常寬容。」

施一講解道,「倒不是研究工作一定要在晚上做,而是很多實驗需要連續性地操作下去,不能中途喊停。比如,我們經常需要針對蛋白質展開特性研究,而蛋白質是比較脆弱的,在蛋白質的純化過程中,需要連續實驗。假如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實驗結果,它很可能就會發生降解、沉澱等現象,導致實驗失敗。」

施一介紹,他工作所在的中科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歷經十年,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擁有17個研究組的重點實驗室,確立了三大研究方向。

第一大方向是病原生物學及微生物組,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機制,為防控傳染病提供重要理論指導。

第二大方向是免疫生物學和腫瘤研究。「病原微生物感染與免疫系統是分不開的,當病原微生物感染人類機體時,免疫系統是第一道防線。所以我們需要了解免疫系統,如何能對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另外一方面,針對腫瘤展開研究,開發對抗和抑制腫瘤發生髮展的新概念。」

相對於基礎研究的第一和第二大方向,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的第三大方向是應用研究,開發抗體、藥物等疾病防控治療手段。

「總結起來,我們重點實驗室的方向就是四個字——頂天立地。頂天,就是在基礎學科的前沿研究中,致力於做到世界頂尖水平;立地,是指要能夠開發出產品,真正落地去服務社會。」施一說。

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

從一所鄉立小學,一口氣讀到中科院的博士,畢業後又成為博導、教授、研究員,施一就是家長們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求學的路一路走來「前方高能」,會對深陷於「吼作業」而無法自拔的「虎媽狼爸」們造成一萬點傷害。

「是不是學霸我不說,但我覺得我還行。」談起自己的讀書歷程,施一謙虛中又難掩自信。「從小學開始,一直中學,再到大學,我的學習成績不敢說一直第一,但至少也是名列前茅的。」

「我的老家在浙江省寧海縣,我讀的小學沒有在縣城裡,而是鄉鎮里的小學,我們小學五年級制,沒有六年級,畢業時我就考了全鎮第一。」

「然後我到縣城去念中學,成績一直保持在前三名。高考時我考上了浙江省最好的學府之一——浙江大學,進入生命科學學院,學習生物科學。」

施一說,他的父母都是語文老師,他在上學前就經常待在學校,從小感受學校的氛圍。受父母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起施一對知識的渴求。

施一在實驗中

「我覺得,喜好學習,是先天性格與後天培養相結合的結果。必須對知識有一種強烈的渴求與願望,才有可能去選擇做這個事情(科研工作)。」施一說。

施一的大學同學有一半左右已經放棄了科研工作。他認為,堅持科研工作和個人興趣是分不開的。「我從小就對生命科學感興趣,填寫高考志願時,我選的全部都是生物科學,所以我就一直堅持下來。」

施一坦承,在科研道路上求索,也曾經動搖彷徨。「在2011年博士畢業的時候,我並沒有出色的科研成果。當時壓力挺大,也想過自己是否適合繼續從事科研工作?這條路適不適合我?」在那段苦悶的日子,施一當時的女友,也是他後來的妻子,以及他的老師和師兄師姐們都給予了支持,鼓勵他堅持下去,同時幫助他尋找研究的方向和突破口。

「年輕人的成長旅程總是充滿坎坷的,需要前輩們的引導和支持,在我的成長過程中,貴人相助是很重要的。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目前有個青年創新促進會,院里給予入選會員項目資金支持,是一個幫助年輕人交流和成長很好的平台。」

如今,作為一名博士生導師,施一寄語致力於投身科研工作的年輕人,要對研究有明確的認識,對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道路提早規劃。「多吃點兒苦,多給自己一些壓力,把目標定高一些,這樣未來可能會有更好的發展。」

針對科研工作中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施一也並不迴避。「有可能幾年時間都沒有出成果,但是堅持下去,沒準兒很快就會有轉機出現。科學研究確實存在不確定性,堅持很重要。」

如何才能真正走好、走通科學研究這條路?施一認為,科研工作也需要情懷。「科學研究是比較艱苦和枯燥的,但在吃苦的同時,也要享受到快樂,要去挖掘發現新知識的樂趣。在研究中,對個人名利淡泊一些。如果過於注重名利的話,有可能會帶偏研究方向。」

本文來源:新華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病毒學界 的精彩文章:

月色濃,點燈籠,照亮前程別樣紅
上海新興已全面停產,開展自查並接受相關部門核查

TAG:病毒學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