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職場人士請學會把握和運用好「心理收入」

職場人士請學會把握和運用好「心理收入」

新的一年又要忙碌起來。除了新一年的工資收入,有一種收入也成了職場人士最為關心的問題,那就是「心理收入」。生活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工作生活壓力的增大,焦慮煩惱的增多,心理問題也日益顯得突出和重要,而「心理收入」自然也成為了我們關注的重點。

不管你的年薪有多少,不管你是否是職場中的佼佼者,要始終記得,「心理收入」遠比金錢收入重要得多。從現在開始,請給自己加點「心理收入」吧!


「心理收入」成上班族心病

「這段時間好痛苦啊,寧願休無薪假!」「最近心理收入負一萬哦!」……上班族們受「春節綜合征」等一系列影響,在新年伊始工作時間若再遇上些額外的煩心事,極易波動的「心理收入」會導致衝動離職。

心理收入為何物呢?《人民日報》曾刊文對其界定:「心理收入是員工在工作中所獲得的收入水平差異以及工作環境、工作條件、獎勵與晉陞、發展機遇等引起的心理狀態變化與心理感受。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員工心理收入的變化越來越成為激勵員工工作的重要動力來源。」

職場人士請學會把握和運用好「心理收入」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也就是說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社會群體在工作和學習中獲得快樂和幸福的能力,以及心理發展意識、幸福指數等,也應該成為社會和個人發展的重要發展指標。人們在得到經濟收入和好成績的同時,也需要讓自我心態、情緒發展保持在一種和諧、淡定狀態。

不因為物慾的患得患失而讓情緒出現大起大落,不因為暫時的不如意而極度焦慮、鬱悶,更不因為處在壓力環境中,就極端抱怨、極端逆反和暴躁等。達到了這種從容、豁達的境界,「心理收入」才能算高。就算是周圍仍有壓力,環境沒有改變,你自己改變了,將壓力當成一種動力,學會駕馭它,調節它,釋放它,而不是被壓力牽著鼻子走,幸福心態就會增多。

工作中「心理收入」的來源

心理學家穆雷曾列出了人的社會心理需要(部分):

●成就:完成一些艱難的任務;主宰、操縱或組織一些物體、人或思想;儘可能快儘可能獨立地從事某項工作;克服障礙,達到高標準;不斷超越自我,超越他人;通過成功地發揮自身能而提高自我評價。

●親和感:與他人建立友誼和聯繫;與他人接觸並一起生活。

●獨立:甩開束縛,打破限制,自由自在;躲開或放棄權威人士或當局規定的活動;不依附於人,不受制於人,不向上承擔責任;採取與別人期待相反的行動,以此否定別人、肯定自己。

●自我防護:護衛自己不受責難與貶損;為自己的行為找理由;找借口為自己開脫。

●控制欲:影響和控制他人;說服、禁止、使喚他人;領導或指導他人;限制他人等。

●保護面子:避免羞辱;避開尷尬處境;迴避可能導致貶損、輕蔑、嘲諷或冷落的安置;由於害怕失敗而按兵不動。

●理解:分析經驗,進行抽象思維,區分不同概念,界定關係,綜合歸納思想。

職場人士請學會把握和運用好「心理收入」


管理者應主動上漲「心理收入」

增加員工的「心理收入」,管理者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給員工具有挑戰性工作:按部就班的工作最能消磨鬥志,一份工作做得太久,就容易讓員工失去工作的激情,因此,適當地調整工作內容、工作節奏都有可能對員工產生激勵作用。

●表揚和讚美員工:薪水是每個月都要發的,如果你是一個好的管理者,表揚或讚美也要經常掛在嘴邊,這和發薪水一樣重要,能給員工很大的動力和心理安慰。

●邀請員工參與決策:聽取員工的意見,邀請他們參與制定與其工作相關的決策,並與他們坦誠交流,可以讓員工更加充分地融入整個組織或企業中,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把坦誠交流和雙方信息共享變成管理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激勵作用就更明顯了。為此在激勵工作中,管理者要建立便於各方面交流問題、訴說心情、獲得問題答覆等途徑。

●隨時給員工信任:信任是一種絕妙的「攻心術」。企業管理者表明公司對員工的信任和重視,能夠使員工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報答管理者的知遇之恩。素有「企業經營之神」之稱的松下總裁幸之助更是把信任應用到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每一個方面。他首創的「電話管理術」就是利用電話時刻與員工溝通,傳達他對員工的信任。接到總裁親自打來的電話,員工們總是能夠從中得到鼓舞。

●改善員工人際關係:有相當一部分員工的離職是公司內部員工的人際關係不和引起的。人們工作不僅僅為了掙錢和獲得看得見的成就,對大多數人來說,工作還滿足了他們社會交往的需要。因此,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提高員工對企業的滿意度,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了解員工憂慮和困惑:員工的憂慮和困惑有工作方面的,人際關係的,來自家庭的,還有許多個人感受的,等等。企業管理者要善於了解情況,對下屬尤其是生活較困難的下屬的家庭情況、子女情況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並時時給予關心、幫助。

(心理諮詢師-張小美)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采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衛生報 的精彩文章:

孩子身體也會出現「春節後遺症」,特別是消化功能紊亂
過度購買或者收集各種物品,這種囤積心理要重視並糾正

TAG:大眾衛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