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的蘋果筆記本,如今居然依舊堅挺!
在 2013 年的時候,我買了一台 13 英寸 MacBook Air,當年最吸引的是最低配容量變成了 128GB,而且號稱續航可以達到 12 個小時(雖然實際使用過程中根本達不到~),所以那個時候就毫不猶豫去了香港,買了回來,而且一直到今天都還有在用,那麼如今,它是否依舊堅挺呢?
之所以最初蘋果產品會給我留下質量好的印象,是因為這台 MacBook Air 我用了將近 6 年,磕磕碰碰特別多,可是它卻沒有掉過一次鏈子。想當年,MBA 的外觀設計非常令人震撼,看上去十分輕薄的樣子,雖然如今最厚處比 MacBook Pro 還厚,但視覺觀感很不錯,即便放在今天也不過時。
當時的 logo 是可以亮起來的,非常懷念這個設計,如今蘋果 logo 已不具備信仰燈,可惜了~
老款 MacBook Air 的介面還算豐富,兩個常規 USB 3.0,無需轉接頭,用起來更加輕鬆方便,還有 SD 讀卡器,拍完照片後可以直接讀取,以及雷電介面和 3.5mm 耳機孔,但雷電介面在這 6 年裡幾乎都沒有怎麼派上過用場,畢竟以前的雷電設備又少又貴,我只試過用過它來外接顯示器。
Magsafe 2 充電口也很討喜,磁力吸附,輕鬆對接,而且上面還有指示燈,充滿之後會變成綠色,所以一眼就可以知道是否滿電了。這個設計也是特別懷念的,因為用起來很安全,從來不用擔心有人絆到它,現在的 USB-C 充電無論是插起來的感覺還是安全性上,都沒有它那麼好。不過考慮到與時俱進,所以還是要向前看吧,無需停留在過去。
而且這個充電頭還有個好處就是可以把線很好地收納起來,方便攜帶,如果現在的 MacBook 充電頭也有這個設計就好了。
但 MacBook Air 的屏幕是我如今最不適應的地方了,13.3 英寸,解析度為 1,440 x 900,TN 屏。可視角度不盡人意,只要稍微變換視角,整塊屏幕就會泛白,但如果正對著的話還尚可。
這台 13 英寸 MacBook Air 為最低配置版本,1.3GHz 雙核 i5,HD5000 核顯,4GB 內存,128GB SSD,Geekbench 跑分比如今許多手機都要低了,但實際上用起來的感覺並沒有這麼低。
Photoshop 修圖沒難度,Chrome 開許多個網頁也沒有太大問題(考慮到它畢竟才 4GB 內存),甚至想用它來剪個視頻都是可以的,當然,Pr 就別想了,iMovie 解決一下還是可以的。
更厲害的是,這台 6 年前的 MacBook Air,依舊可以升級至最新的 macOS Mojave,各種新功能都有,而且感覺蘋果對筆記本的優化還不錯,不像老 iPhone 那樣降頻然後卡爆。
老款的背光鍵盤我也很喜歡,有鍵程,打起字來會更加有 feel,這麼多年過去,全部按鍵依舊可以正常工作。觸摸板也沒出現過任何問題,就是面積有點小,畢竟如今的 MacBook 系列觸摸板都非常大,手勢操作則依舊行雲流水,完爆 Windows。
反正即便是這麼老的 MacBook Air,如今也還是能夠完成我 73% 的需求,可以說真的很不錯了,續航表現 OK,堅持幾個小時沒問題,偶爾用它來碼碼文字、上上網,很舒服。
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麼不用最新款的 iPad Pro 來取代它呢?港真,如果是這台 MacBook Air 和 iPad Pro 二選一來辦公的話,我肯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畢竟 iPad 終究還只是一台平板,生產力打不過筆記本,偶爾用個百度雲、迅雷下個電影之類的,都很方便。
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這台 MacBook Air 還是可以蠻好地服務我,雖然用到它的機會並不是特別多,但作為一台這麼有代表性的筆記本,還是會繼續好好愛護它。
TAG:愛搞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