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背前臂變敏感並疼痛,兩天後起了小水泡!醫生:200%是這病
【 作者:鄭州市中醫院 路瑞娜 】
上周五,孩子發燒卧床休息,進出卧室間,忽然左手握門把手時異常冰。進而發現手背和小臂的皮膚變得特別敏感,輕輕摸著就疼,摸涼水覺得刺骨冰。春節期間燙傷的虎口處也開始疼,上臂肌肉有些酸疼。
閑下來我琢磨:莫不是燙傷沒處理,現在傷情向內延伸了?
上網搜索了一下燙傷後皮膚敏感,沒有明確經驗,有神經炎之類的診斷。因為不太重,所以決定第二天順便去外科看看。
周六上午去單位,碰到內科的同事,順便諮詢了下,因為誘因不明確,癥狀不典型,所以讓再觀察。
到了周六下午,胳膊皮膚好像更敏感了,活動時跟衣服摩擦有痛感,之前因為癢而抓過的肘內側持續疼。
難不成抓破了?擼起袖子看看,沒啥異常。反正不影響吃喝,管它呢。倒是左手掌大魚際上冒出了一個泡,有點疼。估計跟以往一樣,內毒太大了。
周日一白天,還是敏感還是疼,肩背部到脖子的肌肉有些許酸疼。哦,估計是頸椎壓迫神經引起的皮膚敏感吧。問了疼痛科主任,說頸椎引起的話首先會麻。好吧,這個也靠不上,打算周一去治療一次頸椎看看會不會緩解。
周日晚上打材料(嗯,我是重度拖延症患者),越發覺得肘內側以及靠上的部分疼,持續不斷,輕重如一。按耐住好奇心熬到半夜把材料整完,拿著手機鑽到衛生間的鏡子前,把胳膊整個露出來扒著看,只見疼痛的部位各有一簇小痘痘。用手機照著看,還有個別是小水泡。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一個新的診斷方向浮現在腦海:帶狀皰疹。不過這個「纏腰龍」會跑到胳膊上嗎?
再搜索,果然,皮膚敏感是前期癥狀,胳膊上長也是有的,並且是一片一片。
想想家人曾經疼得無法忍耐,想想同事也是先去做推拿放鬆肌肉,一時還不能確定,就等周一門診見分曉了。
周一上午忙完一陣兒,趕緊奔皮膚科,跟主任講了癥狀,展示了泡泡。
主任說:200%是帶狀皰疹。
除了口服抗病毒藥外用抗病毒膏之外,去針灸拔罐吧,效果非常好,基本能避免後遺症。
原本我感覺不太疼,想著吃點葯抹點葯就行了,一聽有更快的辦法,拔腿就奔治未病科,找到了很有治療經驗的張大夫。張大夫一番診斷後,說:我現在給你放個血吧,這樣恢復的快。輕得話,一到兩次就行了。
我樂顛顛的躺好,迎接放血,突然想到:泡都在胳膊內側,針紮上去肯定很疼呀。弱弱的說出擔心,張大夫說:嗯,是會疼,但我會盡量快。
說話間,消好毒了,張大夫說了一句「我開始扎了」,胳膊上便傳來了密集的刺痛。我忍不住「哎喲」「哎喲」叫出了聲。
好在張大夫手真的非常快,大約半分鐘就扎完了,接著用抽氣式拔罐器放血,兩個罐大約吸出5ml。
接著,張大夫開始交代注意事項:忌熱、忌濕、忌辛辣刺激。
忌熱?是忌高溫還是熱性食物?
忌熱性食物,紅色的東西少吃。魚蝦海鮮暫時不吃。
what?我聽得一臉黑線,想起周末的飲食:鑿了半斤麻辣牛肉乾,吃泡菜專撿辣椒,破天荒吃了無數個紅棗夾核桃,看著大白條不錯就吃了三大塊……要不是孩兒發燒,冰箱里的大紅蝦和扒皮魚估計也到肚子里了。
這不科學呀。不是說身體有自我保護機制,不舒服的時候會自動排斥攝入不合適食物嗎?難道我的大腦正、負極接反了?怎麼越忌什麼就越想吃什麼呢?
嗨,說歸說,還是不能掉以輕心,見識過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纏人,我還是老老實實遵醫囑,清淡飲食,早點休息吧。
溫馨提醒
提示1.帶狀皰疹是水痘皰疹病毒引起,一般沿神經分布,好發於腰、胸、背,臨床也見胳膊、腿、臉頰、耳道甚至口腔粘膜。
提示2.如皮膚出現不明原因觸摸痛,要考慮帶狀皰疹的可能,尤其是疼痛部位符合神經走向時。
提示3.要儘早就醫,越早後遺症的幾率越低。
提示4.強烈建議配合中醫針刺放血,以及其他治療。
※生完二胎後,媽媽心慌、胸悶、失眠!去醫院後發現得了產後抑鬱
※央視曝光!花上萬冤枉錢在近視康復中心,卻治不好孩子的近視!
TAG: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