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工藝實力幾何?Radeon VII首發性能測試
在去年年底老黃那邊推出了RTX20系顯卡一時風頭無兩之後,老對手AMD那邊卻是異常的沉默。可能真的是幾乎所有的精力都已經拿去做Ryzen系列CPU了,兩線作戰而且都要打得漂亮對於AMD這麼一家在I和N面前只能算「小公司」的企業來說,實在是個勉為其難的任務。CPU是主線,那GPU這邊只能給GCN一代一代的打上補丁,勉強維持……
但GPU相對CPU來說有一個好那就是超高的並行度,不像CPU的大部分應用性能都或多或少的受單線程性能制約,對於GPU而言更大的規模和更高的頻率幾乎是等價的,都可以獲取渲染性能的明顯提升——當然,吞吐也得跟上才行。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GPU綜合性能對工藝的敏感程度比CPU高得多,每一次工藝進步都是GPU的狂歡,比如40nm到28nm那一代HD7970和GTX680相比其前任的性能和能效比可以說是非常亮眼,再就是28到16/14nm的Pascal/Vega兩開花,相比之下工藝不換代性能卻明顯提升的只有Maxwell那一代,而且Maxwell具體是如何在製程和功耗都不變的前提下提升30%以上的頻率,至今仍然是個謎。
轉眼間時間來到了9102年,製程換代雖然隨著逐漸逼近物理極限而磕磕絆絆,但終究還是在緩慢推進著。介於7nm EUV直接上馬的難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於是除了Intel之外的Foundry都採用了10FF、7DUV這種過渡性質的工藝,雖然沒有採用EUV但性能和能效比依然獲得了可觀的提升,手機圈那邊的A12 Bionic和麒麟980的表現相信大家也都看在眼裡。
7nm DUV在手機上「打磨」得越發成熟之後,上PC端衝擊高性能市場也是必然的事情。AMD在新工藝採用上一向相對積極,在官宣Zen2將使用7nm工藝之後,基於7nm DUV的Vega20也來到了我們面前。
除了7nm DUV之外,這張卡還有另一個亮點就是顯存,第一次在消費級遊戲卡上用上了16GB顯存,跟當年390X對陣980Ti的時候8GB vs 6GB給人感覺如出一轍。不過很遺憾的是目前16G顯存很難在遊戲當中發揮出大的效用,A卡又不能跑CUDA,這令大容量顯存的意義大打折扣。當然了,相信AMD採用4顆顯存顆粒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堆容量,更多的是為了帶寬:
從開普勒時代開始NVIDIA那邊就開始使用紋理和色彩壓縮技術節約顯存帶寬,時至今日已經發展出了可變速率著色這種妖孽技術,而AMD這邊對於這些技術似乎並不怎麼上心。當然了帶寬問題還是得解決,不過AMD的解決方式就是這麼簡單粗暴——多堆兩顆,位寬翻倍完事兒。用過Vega56的同學應該都還對摸獎三星顯存這件事有印象,其背後隱含的事情就是Vega對顯存帶寬的敏感度很高,高頻的三星顯存相對海力士而言可以發揮出更強的性能。這次Vega20顯存帶寬直接翻倍,相信對於性能的幫助也不容小視。
看完了兩大新技術,咱們來看看這張卡的外觀:
銀白三風扇造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跟當年銀風銀水的Vega64設計語言如出一轍。
頂部的logo和右上角的R標開機之後會亮起紅光
質感還蠻好的。
順便值得一提的就是這次媒體送測版的卡給了個展示用底座(零售版是木有的),這個底座最神奇的地方不是它左下角鑲嵌了一個不知道是真是假的Vega20核心,而是它底下有個燈……
可惜亮度不是很亮,只有關了燈才能拍得比較明顯。
開了燈之後感覺就平淡無奇了。
慣例拆了看一下,得益於HBM2的使用整塊PCB板上沒有供電顯存,空焊了四相(這個操作感覺有點怪異),+12V輸出端也有一套簡單的RLC濾波電路,實際上這麼一搞感覺還挺明顯的,在我這個插什麼卡都嘯叫的電源上這個卡竟然幾乎聽不到嘯叫,不知道跟這個是不是有關係。
供電的PWM晶元是IR35217,查了一下最大支持8相。但整卡有10相核心供電,算上空焊位一共有14相,而且把PCB翻來覆去都沒有找到倍相器,所以猜測應該是5相×2並聯的這種供電設計。MOS管採用英飛凌TDA21472 DRMOS,單顆最大負載電流70A,顯卡電壓上限1.2V的話整板最大可以提供840W的供電功率——而且BIOS里給的最大功率限制只有360W,綽綽有餘。
核心部位的導熱材料有點奇怪,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普通的硅脂,倒是很像手機里用的石墨貼片。從來都沒有見過這類材料,就拍個高清特寫發出來給大家看一下吧,有認識這是什麼的麻煩留個言謝謝啦。
看完PCB再看下散熱,公版鐳7的三顆風扇是嵌進散熱片裡邊的,在保持雙插槽厚度的同時獲取最大散熱面積。
均熱板跟熱管焊在一起的設計,5熱管平鋪放置。稍微遺憾的一點就是整體沒有黑化或者鍍鎳。
▌理論性能測試
CPU:i9 9900K oc 5GHz,關閉超線程(純粹為了多的4MB L3,目前理論上來說最強的遊戲CPU和遊戲CPU設定)
主板:微星Z370 Pro Carbon AC
內存:影馳HOF II 3600 8GB×4 at 4000MHz 17-18-18-28-380 CR2
電源:海盜船RM1000i,通過Corsair Link記錄功率。
別的對顯卡性能測試毫無影響,就不多說了。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3DMark Time Spy
AIDA64 GPGPU
Unigine Superposition
▌1080p遊戲性能測試
古墓麗影:暗影
彩虹六號:圍攻
孤島驚魂5
孤島驚魂:新曙光
殺手2
中土世界:戰爭之影
刺客信條:奧德賽
這一次測試取消了一直沒什麼人玩,而且最高一檔特效吃資源吃得非常不科學的幽靈行動荒野,增加了今天才發布的孤島驚魂新曙光和一直呼聲很高的彩虹六號。1080p解析度下Radeon VII相比RX Vega64領先幅度10%出頭,幅度最大的古墓暗影也只有20%,不過考慮到之前測試的Vega64是超過頻的灰燼版,這裡公對公的話應該領先幅度能達到20%以上。
從絕對幀數方面來看除了奧德賽這個在A卡上一直表現一般般的遊戲之外其它遊戲都能達到100左右或以上的fps,這個檔次的顯卡面對1080p解析度的遊戲可以說是毫無壓力,甚至都有點過剩。
▌2k遊戲性能測試
孤島驚魂:新曙光
中土世界:戰爭之影
殺手2
彩虹六號:圍攻
刺客信條:奧德賽
古墓麗影:暗影
孤島驚魂5
從跟之前大橫批裡面相同的遊戲項目拉出來比較的話,2K解析度Radeon VII相對Vega64超頻版的領先幅度要略微大一些,接近20%。目前手裡沒有RTX2080所以不知道相比同價位競品的性能到底如何,但是相對於自家的灰燼版Vega64來說性能提升幅度還可以,不過有趣的是實際上鐳7的核心割過一刀,相對於1650MHz的Vega64,單從單精度性能來看幾乎是一樣的,如果底層架構沒有什麼變化的話(AMD官方沒說有什麼改動,我也傾向於確實沒有),這20%的性能提升可以看作幾乎全部都來自於顯存帶寬,GCN對帶寬的渴求由此可見一斑。
▌功耗與溫度
目前RTSS還沒法對鐳7做實時監控,這裡採用AMD驅動自帶Wattman切出遊戲看溫度。
這次AMD的OSD似乎有點bug,在我這裡看文字會重疊,但是使使勁也能讀出信息就不管它了……
順便AMD這次在核心內增加了很多溫度感測器,OSD里也增加了一個結溫,可以看作是集成電路內部的溫度。但我建議你平時不要去看它,因為這個溫度比核心表面一般都要高30℃以上,日常100+是基本操作,可能溫度強迫症看到之後會有不適感……
默認滿載的整機功耗380W左右,相比超頻版Vega64驚人的480W下降了大約100W,性能還漲了15%~20%,7nm工藝的威力可見一斑。滿載溫度在75~77℃,倒是不算很高,但風扇轉速接近3000RPM,延續了公版A卡一貫的風格就是比較吵,不戴降噪耳機的話清晰可聞,建議對雜訊比較敏感的用戶等一下後續的非公版。
▌超頻測試
7nm工藝的頻率潛力相信也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這裡就簡單對鐳7進行一下超頻測試:
鐳7的超頻依然在Wattman里進行,但是現在可以設置的點只有三個了,曲線也是通過貝塞爾函數自動生成。電壓調節範圍0.722~1.218V(超過會被強制鎖定如上圖曲線的右上角),頻率設置範圍808~2200MHz。
超頻操作的細節如圖,先把右邊的白色頻率條往右拉,2200肯定是上不去的(廢話N卡都上不去),但是實測2000左右一般都OK。然後把橙色點對應的電壓往下降,能降多少降多少降到不穩定為止,A卡相信大家都有數就是默認電壓設置一貫偏高,降壓超頻算是A卡玩家的基本操作,這裡跟以往Vega的超頻也是類似的。
同時把中間這個點往上拉,使得接近最大值的曲線斜率盡量小,這樣就算它撞牆降頻也不會一下子降太多。
當然了不要忘記超顯存以及把功率限制拉滿(這次沒法一下子+50%了,只能+20%也就是最大360W)
反覆實測後的頻率電壓參數為2.01GHz,1.12V,這個基礎上再拉頻率或者降電壓都會花或者死機,如果你拿到卡之後有耐心的話可以摸索一下較低頻率的最低電壓,以取得一個相對合適的能效比。
超完頻之後的FSE跑分如圖所示,大概15200 FSE,相比默認頻率性能提升接近13%。
(所以無論是默頻還是超頻,AMD就是拿7nm做了一個1080ti出來……?)
▌總結
這張卡風格說起來也非常的AMD了,靠堆和工藝解決問題,7nm工藝的高頻特性配合1TB+的顯存帶寬即使是GCN也能釋放出不錯的性能,另外在FSE跑分當中同頻率下性能跟1080ti也差不多,說明實際上現在GPU的SIMD結構都高度一致化,GCN打磨打磨之後相比Maxwell/Pascal架構在計算效能上也大差不差。當然了,NV對於工藝的挖掘和打磨(28nm實現A卡14nm的頻率、16nm實現A卡7nm的頻率),以及後端和吞吐的利用(靠暴力堆HBM這種辦法真的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依然是值得AMD繼續學習和改進的東西。
說回到這張卡上,從性能上來講沒什麼大問題,應付2K解析度下的日常3A遊戲壓力不大,閑來沒事不打遊戲還可以看看插幀視頻,還不是美滋滋。當然了拖4K對於這個定位的卡來說還是稍微難了點(2015年或者往前的遊戲比如巫師3可以做到差不多60幀,這兩年的大作是真不行……),真需要玩4K的話,還是另請高明吧……
但說回來我還是那句話沒有賣不出去的東西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5699這個首發售價是什麼概念呢,當初1080ti的公版MSRP也是5699……不知道是蘇媽看著老黃漲價自己也跟著漲,還是這張卡又是7nm又是四顆HBM2的成本實在壓不下來賣太低不如不賣,總之作為終端消費者在一年半的漫長等待之後花費同樣的價格能買到的性能無論N家還是A家都是幾乎0提升,而且N家那邊無論是RTX還是DLSS都可以畫畫大餅充饑,A卡這邊除了目前階段有點鏡花水月的16GB顯存和所謂的「戰未來」(說實話我真的不知道它還能怎麼戰了,再戰那同頻性能就比帕斯卡還強了,有點不敢想像)之外,總體而言在性能和功能上都缺乏能實在撐起這個定價的東西。當然了因為隔壁同定位的2080也賣這個價,你也沒有第三家可以選,而且2080還有個時不時變花花卡的問題至今懸而未決,所以這張鐳7倒也不是完全不推薦購買,而且AMD的新驅動也解鎖了這張卡的部分專業性能,對於買顯卡不完全是打遊戲的用戶來說,這張卡倒也可以講有一定的附加價值。
只不過在文章的最後我想要問——
2017年首發買了1080Ti的同志們,你們開心嗎?你們快樂嗎?(手動檸檬)別忘了關注下方的公眾號哦!TAG:極客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