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揭秘冷戰時期失落的隱身戰機——西德「螢火蟲」

揭秘冷戰時期失落的隱身戰機——西德「螢火蟲」

近日西班牙國防部宣布正式加入法德兩國聯合研製的未來空戰系統(FCAS)項目,開啟了歐洲研製第六代戰鬥機的大幕。

許多人認為在FCAS的六代機研製上,法國將佔據絕對主導地位。沒錯,法國達索公司的確是該項目中NCF下一代戰鬥機的主要承包商,但德國空客也絕不是打醬油的存在,除了負責研發無人機系統之外,冷戰時期西德在一個秘密項目上積累的隱身戰鬥機研發經驗也將助力六代機的研發。

這個秘密項目就是「螢火蟲」(Lampyridae)隱身戰鬥機。

早在1975年,西德就獨立展開了隱形飛機領域的研究,1981年西德梅塞施米特-博爾科-布洛姆公司(MBB)公司提出的一個隱身戰鬥機方案得到了西德空軍的資金支持。該機被稱為中距導彈戰鬥機(MRMF),項目代號「螢火蟲」。當時MBB意識到隱身技術將掀起空戰戰術的革命,甚至可以使戰鬥機完全放棄近距格鬥,而機動性要求的大幅降低反過來又可以讓戰鬥機被製造地更輕更便宜,因此「螢火蟲」將是一種僅內置中距彈的輕型單發空戰戰鬥機。

「螢火蟲」採用了類似F-117「夜鷹」的多面體隱身外形,這是因為當時計算機的運算能力無法進行複雜曲面外形的RCS解算。與F-117的鑽石型隱身外形相比,「螢火蟲」的多面體被簡化到了極致,在隱身設計更注重空戰所需的前向隱身,在X波段雷達下前向RCS低至20-30dB,所以該機採用了單垂尾而不是F-117的V尾。

在實驗室中確定了多面體隱身外形的可行性之後,MBB製造了一架四分之三比例的驗證機,就像F-117的「擁藍」驗證機一樣用來測試該機的氣動品質。1985年驗證機開始了風洞測試測試,速度高至跨音速。兩年後該機在風洞內進行了一系列「載人飛行」,表現出了良好的高品質空氣動力學特性。

1987年,西德空軍向美國空軍高管展示了MBB巴伐利亞州奧托布倫工廠保密區域內的「螢火蟲」驗證機,讓美國人大吃一驚,以為是F-117項目出現泄密事故。美國人參觀結束後不久,「螢火蟲」項目因未知原因被終止,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美國向西德施加了外交壓力,因為不希望看到在隱身飛機上出現競爭對手。

「螢火蟲」項目被取消後仍處於嚴格保密的狀態,直到1995年才由MBB的繼承者司戴姆勒 - 賓士航空航天公司(DASA)解密,但該機的RCS數據和測試詳細信息至今仍是機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螢火蟲」在迎頭RCS上已經實現了設計目標。

「螢火蟲」被取消後,德國空軍始終沒有失去對隱身戰鬥機的興趣,曾經在90年代末對BAE系統公司的「狂風」戰鬥轟炸機的隱身先進改型「狂風2000」產生過興趣。但最後直到FCAS項目啟動,德國空軍才最終確定了自己的隱身戰鬥機研發和裝備路線圖,冷戰時期「螢火蟲」的技術遺產無疑將能在該機的研製中發揮一定作用。

作者:阿姆斯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鼎盛軍事 的精彩文章:

5代機逞威「紅旗」軍演,菜鳥駕駛F35也能完虐歷戰老兵

TAG:鼎盛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