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春打六九頭,吃穿不用愁」,是何意?今年收成怎樣?
老祖宗說:「春打六九頭,吃穿不用愁」,是何意?今年收成怎樣?
「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哪怕時至今日依然適用。不論古今,想要過上富足的生活,最先要解決的便是溫飽問題。古代農耕的人們辛苦一年所求的便是衣食無憂,農耕勞作是古代百姓生活的絕大部分內容。一年的收成關乎著全家老少的吃穿,好的收成可以使人吃飽喝足,剩餘的糧食還可以換成錢財,添置新衣。
而一旦收成不好,不要說新衣新鞋,就連最起碼的填飽肚子都成問題。所以人們都盼望一年到頭能夠豐收。而如何才能有一個好收成,智慧的古人們也通過自身總結了許多經驗。
眾所周知,關於農耕,人們通過二十四節氣、夏九九冬九九等諸多時節總結出了許多不同的經驗。「春打六九頭,吃穿不用愁」這句俗語便是古人智慧的結晶。
俗語都是源自於人們的生活,所以在意義上很容易理解。這句俗語的含義是:如果立春這一節氣正好在六九的前幾天,那麼這一年的莊稼就會長勢良好,人們的吃穿便不必再擔心。
但古代農民都是看天吃飯,天氣的好壞人們當時也無法預測,如何才能知道天氣的變化,進而知道收成好壞是人們最常思索的問題。而通過人們的觀察,多年來總結自身的經驗漸漸形成了這句俗語。
那麼這句俗語有沒有什麼依據呢?古代的人們將從冬季來臨到到驚蟄時分的八十餘天稱作冬九九。一九二九表示著冬季到來,天氣逐漸變冷,三九四九則代表著一年中最為寒冷的幾天。
等到這十餘天一過,時間到了五九六九,大地就會開始逐漸散發生機,萬物蘇醒過來。而這句俗語中的六九頭指的便是冬季來臨後的第四十五天或四十六天。
這時候,如果立春也恰好來臨,那麼農作物就會有合適的溫度用來蘇醒和生長,立春一過,春雨的浸潤也會加速莊稼的生長。可以說古人總結的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天氣畢竟變化無常,一場倒春寒很可能就將莊稼凍壞,這句俗語雖然能作為判斷來年收成好壞的一句,但無法準確的判斷。
現今隨著人們科技的進步,早先靠天吃飯的農耕,也隨著科技在不斷改變,冬季的大棚。使得人們能夠吃到當下季節完全不會存在的食物,乾旱的天氣。對古人來說只能祈求雨水降臨,而現在人們卻能夠通過人工降雨合理調節天氣,促進農作物生長。
老祖宗們的經驗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被人們拋棄,雖然這些有關農耕的俗語放到現今看來已經落伍了,但不可否認它們曾極大的幫助了古人,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我們不能忘記。
※老祖宗識人: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你身邊有這種人嗎
※俗語:英雄難過美人關,它的下一句卻少有人知,老祖宗說的真透徹
TAG:歷史天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