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隆對話劉慈欣,關於科幻他們說了一些很友好的內容
2 月 18 日下午三點零八分,美國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和作家劉慈欣在北京進行了一個小時的對談,氣氛客氣而友好,涉及議題寬泛。
現年 65 歲的詹姆斯·卡梅隆,在 2009 年執導的影片《阿凡達》上映之後,已有 10 年時間沒有新電影問世。此次來華參加活動的主要宣傳其參與編劇與監製的新片《阿麗塔:戰鬥天使》,這場對談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對談中,工程師背景的劉慈欣數次提到了《2001 太空漫遊》的作者、英國科幻作家亞瑟·克拉克(Arthur Clarke)的名字。「他的作品使我走上了科幻創作的道路,」劉慈欣說:「我對科幻最感興趣的領域就是那些描寫特別遙遠的世界,描寫我們只有想像力才能到達的未知世界的科幻小說,就像克拉克的作品中描寫的那樣。」
作為一名眾所周知的科幻小說迷,卡梅隆在談及科幻小說對自己的影響時則說:「科幻小說吸引人的地方與眾不同。……我現在看這個世界,覺得其實我們在做很多科幻的試驗,有很多在科幻小說當中出現的東西現在出現在了真實生活當中。很多科幻工作者的工作也是在嘗試新的事物,推動科技向前發展。科技發展之後又能反過來改變生活的方式,改變我們的社會,改變我們的社交方式,這就是一個有機的生態。」
科幻小說涉及的矛盾而又宏大話題也是吸引卡梅隆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卡梅隆表示技術「既可以讓生活非常糟糕、摧毀現代世界,也可以解決氣候變化的問題,核戰爭的問題。很多科幻小說喜歡用這些議題,它充滿誘惑,我們很想知道接下來發生了什麼,能做什麼。」
在談到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的關係的時候,劉慈欣用了「惡魔」這個詞來形容科幻電影對於目前自己寫作的影響。「我是一個作家,要用全部的力量去寫新的科幻小說。而且我最近想寫一些和以前題材不太一樣的科幻作品。我寫的時候會盡最大的努力不去想(這)會不會變成電影,會不會很容易變成電影。因為現在寫作的時候往往被這樣一種惡魔式的念頭纏著,很難擺脫,但是我還是試著擺脫,因為會帶來限制。」
對於這一點,卡梅隆表示同意:「如果要探索人性,探索人類意識,或者探索人類未來文明,那就不要從商業的出發點出發,要純粹一些。放任自己的筆觸,看它能去往多遠。作為編劇,而非小說作者,在這方面確實有些不同,過去四五十年的科幻影視的重要任務,是要把三四十年代,一些在科幻文學裡已經很成熟的科幻理念,用電影的方式普及到大眾。」
作為《流浪地球》小說的原作者,劉慈欣對今年春節檔《流浪地球》的觀眾反應感到高興,而對於中國未來科幻電影的正確發展方向,他認為應該是「多種風格的,各種各樣的科幻電影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此外,劉慈欣還談到缺少科幻編劇是國內科幻電影發展亟需解決的一個問題,而缺乏像美國那樣的完整的工業體系是現在中國科幻電影與美國科幻電影最大的差距。
在被劉慈欣問到「假如中國的科幻電影發展下去,希望看到什麼樣的中國科幻電影?」的時候,卡梅隆回答說:「我覺得應該拍《三體》。」對此,劉慈欣表示:「從我的角度,我倒希望拍一些比較容易的,至少在視覺上、故事上比較容易一些的電影。拍《三體》,以我們目前的經驗、能力來說,確實有一定困難。」
在對談活動行將結束之前,《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上台向卡梅隆送了一幅自己手繪的阿麗塔在前、T800 在後的水墨畫。T800 是《終結者》中的經典形象,由施瓦辛格扮演。
全部的對談。
題圖來自:Pxhere
※今日娛樂:張藝謀新片撤出柏林,婁燁重申電影應該是自由的
※匈牙利政府宣布,免除育有四個以上子女婦女的所得稅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