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錢學森回國路曲折無比,但他初衷並不是研究原子彈,而是從事這個

錢學森回國路曲折無比,但他初衷並不是研究原子彈,而是從事這個

錢學森回國路曲折無比,但他初衷並不是研究原子彈,而是從事這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955年9月17日,經過重重阻攔之後,錢學森一家終於踏上了歸國之旅。10月28日,錢學森終於抵達北京,受到了中國科學院的熱烈歡迎。眾所周知,錢學森是中國「火箭之王」、「兩彈元勛」。正是錢學森的回國,使得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時間至少向前推進了20年。

在人們印象中,錢學森回國就是為了搞導彈的,事實不是如此。關於錢學森的工作安排,最先見於《人民日報》的報道。1955年11月3日的《人民日報》這樣報道,「錢學森已經接受了中國科學院的邀請,即將主持和領導中國科學院力學方面的研究工作。」

錢學森回國路曲折無比,但他初衷並不是研究原子彈,而是從事這個

公開的資料顯示,錢學森和其他歸國科學家一樣,都是先去科學院報道,然後由科學院來負責安排工作。科學家領導研究的結果是,讓錢學森籌建力學研究所。按理,籌建力學研究所是錢學森的特長,研製導彈的任務還沒有落到錢學森的身上。

那麼,錢學森怎麼就跟研製導彈聯繫在一起了呢?在籌建力學研究所之前,科學院副院長吳有訓決定讓錢學森了解下中國當時的工業情況,參觀考察目的地是東北。從1955年11月22日開始,錢學森在東北整整考察了一個月,參觀了東北地區的高校、科研機構等。

錢學森回國路曲折無比,但他初衷並不是研究原子彈,而是從事這個

東北執行,讓錢學森對新中國的工業水平有了初步的認識,這有利於接下來工作的開展。萬萬沒想到,東北之行讓一項更為艱巨的任務壓在了錢學森的肩上。在東北考察期間,錢學森獲悉自己的兩個好朋友在哈爾濱,準備前去拜訪。

錢學森一到哈爾濱,時任哈爾濱軍事工程院院長陳賡大將就獲知了這一消息,他立即邀請錢學森來哈軍工。在當晚的歡迎宴會上,陳賡專門詢問錢學森:「錢先生,你看看我們是不是也能造出自己的導彈來?」

錢學森回國路曲折無比,但他初衷並不是研究原子彈,而是從事這個

錢學森則立即回答:「這有什麼不可能,外國人能造出來,我們中國人一樣能造出來!」錢學森?如此肯定的回答,給了陳賡等軍方領導極大地信心。毫無疑問,哈軍工之行徹底改變了錢學森回國後的人生軌跡。

1956年5月,錢學森主持制定了十二年科學規劃的第37項《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當年8月,國防五局正式成立,錢學森出任總工程師。從此之後,錢學森與中國導彈的研究緊密地聯繫了在一起。

參考資料:《中國導彈研究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李老師 的精彩文章:

列寧遺體的防腐:讓俄國三代科學家絞盡腦汁,結果遺體僅剩下10%
奕訢明顯強於咸豐,為何道光沒選他繼位?專家:只因有個人死早了

TAG:歷史李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