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要》雜誌總編:國防大臣的對華心態還停留在鴉片戰爭時代
文/馬克斯·帕帕多普洛斯(英國知名雜誌《政要》總編輯)
【眼神】《政要》(POLITICS FIRST)創刊於2011年,系英國知名政治類雙月刊雜誌,聚焦英國和世界時事政治問題,讀者群為英國政府官員、議員、工商、法律、學術界等人士。帕帕多普洛斯為英國國際問題分析人士,經常接受英國主流媒體和國際媒體採訪。這是他為光明日報專門撰寫的文章。
英國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帝國版圖,但是卻還保留著自己的帝國心態。國防大臣威廉姆森最近的涉華表態正是這一不爭事實的真實寫照。
在英國皇家三軍聯合研究所的演講中,威廉姆森宣布將派遣「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前往太平洋地區,以「加強」英國在這裡的存在。他對中國發出的這一威脅,是一種極具侵犯性和缺乏理智的表態。如果假設他熟悉英國歷史的話,那麼這同時也是他對英國歷史黑暗的殖民篇章視而不見的體現。
在中國遭受屈辱的歷史時期,大英帝國使用粗暴武力,對中國實施「炮艦外交」,打開中國大門,傾銷鴉片,傷害和毒死不計其數的中國人。這個世界史上災難性的篇章,被稱為「鴉片戰爭」。對此,英國從未向中國和中國人民道歉或者表示遺憾。而如今,英國官員居然仍然可以隨意地打著民主和人權的旗號,以帶有威脅的方式來對待中國。
再讓我們來談談現代的英中關係。對於英國來說,中國是一個「難題」:一方面,英國政界有些人對中國政治制度存在抵觸;另一方面,英國經濟又在很大程度上嚴重依賴對華貿易。在「後脫歐」時代,英國經濟對中國的依賴完全可能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威廉姆森要把皇家海軍派往太平洋地區,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為美國提供政治和「道義」支持。在國際舞台上,英國是美國最親密的夥伴和盟友。實際上,在很多時候,英國給人一種美國「附庸國」的感覺。當美國需要維持和強化全球霸權時,英國經常會提供毫不含糊的支持。儘管「伊麗莎白女王號」的戰鬥力決定其無力對中國國家安全造成實質性威脅,但是英國的這一舉動將增加美國在南海地區加強軍事存在和活動的膽量,而這卻將是對中國的極大威脅。美國在實現其外交目標的過程中,並不需要其夥伴或盟友的軍事支持,但是卻需要政治和「道義」支持。歷史上,美國已經習慣於向英國尋求這種支持。
威廉姆森所說的「全球化英國」,是英國政府一個充滿幻想的口號。在英國的部長們看來,宣稱英國能在脫歐後扮演更重要的全球化角色,有助於提高英國工業和民眾的信心,讓他們相信英國將在脫歐後迎來「黃金未來」。然而,目前英國並未與世界大國達成貿易協定,英國的軍費預算捉襟見肘,軍隊規模不斷縮小,海軍人手嚴重短缺。
從純軍事角度來講,「伊麗莎白女王號」前往太平洋地區,根本無力對中國造成恐嚇。然而,倫敦的這一決定,將清楚表明英國不願對鴉片戰爭中犯下的錯誤做出懺悔,英國將為美國在亞太地區遏制和削弱中國提供幫助。
除了南海,英國國內還有人最近不斷提出所謂的新疆「人權」問題。然而,這卻無法掩蓋中國軍隊和警方在新疆打擊恐怖主義的事實。對於一些英國官員來說,有「好的恐怖主義分子」和「壞的恐怖主義分子」之分。
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將讓二十一世紀成為捍衛中國國家尊嚴的世紀。今天,中國在世界各地與大、中、小規模的不同國家開展經濟合作。在美國,如果沒有中國的投資,美國經濟必將傷筋動骨。在英中貿易中,英國對中國的依賴遠遠大於中國對英國的需求。英國政府和議會的決策者們必須承認和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英國國內現在還持有殖民心態的那些人必須清楚,欺負、敲詐、征服中國的年代,已經成為歷史。
在與倫敦的較量中,北京早已佔了上風。
(翻譯:光明日報駐倫敦記者林衛光)
TAG:光明天下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