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薩滿聖壇上的女神王國

薩滿聖壇上的女神王國

編者註:王松林、田佳訓提供的《薩滿文化和中華文明》,原文比較長,所以我們分為幾個專題發表,2月18日發表文章《薩滿神論與北方薩滿神系》

歡迎大家共同學習和討論,歡迎提供寶貴意見。

(薩滿女神剪紙)

薩滿聖壇上的女神王國

東北亞地區的薩滿神話與史詩中,有著數百位形象鮮活的女神。無論是自然女神、圖騰女神、始母神、文化英雄女神、媽媽神……,其類型與身份往往是重合的,反映了初民物我互滲的原始思維特點。滿族的祖先認為,天有天神,海有海神,河有河神,石有石神,樹有樹神,大千世界就是充滿神靈的殿堂,多彩的祭壇上奉祀著各路神靈,並且,滿族原始神話中的神靈大都是至高無上的女神。

原東海女真部落中,流傳著北方創世神話——《天宮大戰》,這是一部薩滿女神的英雄史詩。創世神話中的天母神阿布卡赫赫,從宇宙雲水靈光中誕生,又用肢體裂生出地母神巴那姆赫赫、星母神卧勒多赫赫,三女神同身同根,同現同顯,同存同在,同生同孕,永生永育,育有大千。

三位神通廣大的創世女神,統轄著龐大的女神王國。請看,神話傳說中的女神有:生命女神多闊霍(燧石女神)、突姆火神、鞦韆女神車庫、太陽女神舜安波、月亮女神畢牙、星光女神那丹(七星神)、護眼女神者固魯、登高女神德登、大力神福特錦、牧雲女神奧朵西、魚母神西離、迎日女神興克里(鼠星神)、西方女神窪勒格、東方女神德立格、北方女神阿瑪勒格、南方女神朱勒格、中位女神都倫巴、計時女神塔其(蛇星神)、烏鴉女神古爾苔、喜鵲女神嘎哈、天鵝女神嘎嘍、雕神達勒代敏、人類始母神佛朵媽媽、薩滿女神卧勒頓、歌神霍洛渾和霍洛昆、雪星女神曼君、蚯蚓女神都凱(小蟒神)、威猛女神拖亞拉哈、百草女神雅格哈、舞神瑪克辛。天母麾下的靈禽神獸有,九彩神鳥昆哲勒、大鷹星噶思哈、白腹號鳥、白脖厚嘴號鳥、九色花翅大嘴巨鴨、白羽神鳥嘎斯哈、迎日靈獸。北方創世神話中還有,盜火女神拉哈、近日女神寧額(刺蝟星)、指路女神覺思都、雪神尼莫、雪山女神奇莫尼、生育女神尼莫呼、溫泉女神西倫、百花女神依爾哈、白雲格格伊蘭吉、北極光神都靈、青雕女神薩拉芬、狩獵女神斑達、靈鳩女神沙烏沙、萬獸女神鈕歡台吉、海豹女神佛喝中哥、水龍神木克木、海底女神吉姆吉、海眼女神迷額哈,等等。每位神靈都有獨特的本領和一段神奇的傳說。

創世神話還記述,開天時的古樹是榆柳,長葉柳樹能說人語道人性,能育人運水潤蟲蛙,通天通地稱為天樹。天樹通天橋,通天橋路分九股,九天九股住著宇宙神:一九雷雪女神三十位,二九溪澗女神三十位,三九魚鱉女神三十位,四九天鳥長翼女神三十位,五九地鳥短翼女神三十位,六九水鳥肥腿女神三十位,七九蛇蝟追日女神三十位,八九百獸金洞女神三十位,九九柳芍銀花女神三十位。薩滿神界的眾多女神,各在其位,各司其職,掌管著天界、地界和暝界。實際上,在《天宮大戰》不同神本中,出現或提及的女神至少超過三百位,統稱為三百女神。

無獨有偶,在薩滿文化史詩《烏布西奔媽媽》中,當啞女烏布西奔成為天女薩滿後,向眾徒傳授三百女神的神位和神諱,她們是:

山、雲、雷、閃、雪、冰、風、雹、霽、霧、塵埃、露、雨、蝕、潮、浪、凍、凇、凌、浴、流、泉、氮、虹、炬、灶、洋、洲、霉、霄、霓、霜、霞、靈,三十四位大神,與山、雲、雷、閃、雪、雨、虹七位輔神,共計四十二位尊神,

月、星、光,烏鴉、喜鵲、靈鳩,六位尊神。

阿布卡赫赫顯赫親隨女神三十七位,輔佐天母。她們是,德林天女、溫金天女、布罕天女、美梅天女、秋罕天女、察林天女、布雅天女、留肯天女、齊齊天女、頓頓天女,主管上天;其敏天女、木林天女、烏達天女、麥阿天女、文興天女、缶由天女、岔布天女、曼音天女、徐運天女、烏魯天女,主管中天;夾加天女、巴那天女、烏林天女、音達天女、沒音天女、瓦卡天女、頓雲天女、畢欽天女、布溫天女、薩林天女,主管下天;滿魯赫、達其布、烏布錦、達林布、其雅其、木及吉、忙嘎亞等九女神,為巡天大神。

巴那姆赫赫親隨女神二十七位,輔佐地母。她們是,山班達媽媽瑪發、谷壑神、洞窟神、鬼府神、山巔神、河流神、江湖神、山巒神、林莽神、指路神、沙丘神、雪域神、鹼灘神、石林神、地火神、旱神、蟲神、地瘟神、土運神、地藏神、植育神、地被神、窩棚神、穴室神、窖神、樹神、萬牲萬禽神。

卧勒多赫赫,人身鳥翅,身背裝滿星辰的小皮口袋,主管天宇、星辰、星路、星橋,身邊親隨女神四十二位,輔佐星母。

東海光明與水的生命女神德力給奧姆,統領居住水系的女神十三位。她們是,追日神、送日神、海豹神、海熊神、魚神、龜神、海蛇神、蛙神、海風神、礁石神、海鳥草卉神、蜥蜴神、島鬼值日神。

托戶離女神,統領安班、阿吉、圖門三位女神,主司光明、照耀、眼明、心亮、溫暖。

查依芬女神,統管七位女神,即女壽神、男壽神、老壽神、小壽神,獸壽神、禽壽神、萬花萬草萬木萬魚萬蟲萬牲生命的護壽神。

阿米塔媽媽神群,司掌醫療雜症。其中,離蘇媽媽管肺喘,丘琴媽媽管腰酸,安班媽媽管腿疾,邦離媽媽管下瀉,米牙媽媽管生蛆,卡古媽媽頭瘡,難奇媽媽管心痛,阿米媽媽管苦,阿勒媽媽管暴疼,胡吉媽媽管眼肓,庫魯媽媽管口歪,班克恩媽媽管心顫,圖庫媽媽管凍餒,沙渾媽媽管獃痴,混泌媽媽管生育,庫倫媽媽管難產,堵離媽媽管暈厥,班克媽媽管小耳災,努克媽媽管老人災,嗄克媽媽管女人災,格克媽媽管萬症災。

合布離媽媽神群,主宰死亡及遊魂安所。其中,布凡媽媽管遊魂,布安媽媽管生魂,班哥媽媽管招魂,畢亞金媽媽管夜亡魂,毛新媽媽管失主魂,宏克媽媽管尋落魂,波葉媽媽管久敬魂,都七媽媽管轉生魂,鄂林媽媽管降生新魂,莫音媽媽管冤訴魂。

記錄在這裡的女神實際上有二百十餘位,其餘的可能在漫長的傳承歲月中已失落,但烏布西奔大薩滿傳授了三百女神的神位神諱,可以推斷當時確有三百女神的完整神系。其中的神名大部分是女真語或薩滿教通用的通古斯古語,今已難確考,但從中已經看到一個相當完整的女神王國。而且,宇宙生成、日月運行、生命起源與繁衍、人類的生活與生產都與這女神神系息息相關。

薩滿神話「天宮大戰」,充滿了原始信仰的宗教氣氛,以及濃郁的地域民俗民風和傳奇色彩。滿族傳誦的《烏車姑烏勒本》(漢譯「神龕上的故事」),最早是在清康熙年間,由黑龍江土著女薩滿博額德音姆相傳,歷來作為神的諭訓弘布族眾。神本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講授的,唯由族內德高望重的安班薩滿瑪法(大薩滿),才有口授故事和解釋的資格。在老薩滿的指導下,作為族權執掌者的罕或達,或穆昆,也有神授的講述才能。現今引用的「天宮大戰」,系由已故的吳紀賢和富希陸兩位老先生,據其意以漢文記錄並稱謂之。民間也有「神魔大戰」等其它稱謂。

這部創世神話中,包括了宇宙神話、天體星象神話、動植物神話以及祖先神神話。神祗中既有人格化的自然物神祗,又有半人半獸半禽神祗,而且人神中多數為女神,按大小神職一一排列,確是威嚴的女神聖殿和靈界神譜。神話中的眾多女神,滿族民間俗稱為媽媽神,是慈祥育世、佑庇八方的母親神。從這些神祗的女性化可以判斷,應當產生在母系氏族社會的繁榮時期。神話中以女神為核心的觀念,是母系社會時期女性社會地位與作用的客觀反映,共同構成北方民族的女性神幻圖騰祖先群體。

據目前已發現的考古資料來看,史前薩滿女神神系的實物佐證,最有典型意義的是中國遼西紅山發現的牛河梁女神神殿。五千多年前的牛河梁神殿中出現了氏族祭祀的主神殿。在滿族三百女神神系中也出現了主神,即創世女神阿布卡赫赫。在某些氏族薩滿祭祀中,都曾出現女主神。如海祭中有東海女神德里給奧姆,火祭中有火母神與盜火女神拖亞拉哈,星祭中有女雪神尼莫媽媽,柳祭中有始母神佛朵媽媽,等等。她們都是薩滿神殿中的女性主神。在充滿母性光輝的女神崇祀中,透露出北方原始文明的霞輝晨曦。

原始宗教神話是古人類社會生活中觀念意識的一種反映,無疑會折射出某種歷史文化現象的真實。神殿中女主神的出現,不僅反映了母系社會婦女地位的重要與崇高,而且反映了母權制已經具備的高級形態。在遼西紅山牛河梁女神殿周邊六個山頭的大型積石冢墓群,很可能是六大血緣氏族部落的公共墓地,其祭祀帶有母系部族聯盟甚至族國性質。滿族火祭由扈倫七姓共祭,即有七個部落合祭。滿族史詩《烏布西奔媽媽》中的天女大薩滿,是威震東海、統領七百噶珊(部落)的英雄女罕,這已不是鬆散的部落聯盟,而是具有原生態國家萌芽的女罕王國了。

秦代典籍《呂氏春秋·恃君》載:「昔太古嘗無君矣,其民聚生群處。知母不知父,無親戚、兄弟、夫婦、男女之別。」西漢《白虎通·德論》云:「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論衡·齊世》亦云:「知其母而不識其父。」神話傳說中的帝王多有母而無父:華胥履大人跡生伏羲;安登感神童生神農;附寶感星生黃帝;慶都感龍生堯;握登感虹生舜;姜嫄履帝武,生后稷。都是母系社會留存下來的傳說。《詩經·魯頌·閟宮》載:「赫赫姜嫄……是生后稷……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把周人女祖先「姜嫄」,置於男性的「皇祖后稷」之上,祀為「皇皇后帝」,正是女性崇拜的證明。而據《淮南子》、《風俗通》、《帝王世紀》等文獻的記載,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女媧,則是華夏民族最尊貴的媧皇女帝,這些都說明中國遠古時代存在過母權社會或者說是母權制在父系氏族和封建社會初期留下的深刻印痕。

可見,在史前文化的薩滿聖壇上,確曾存在這樣一個有著濃郁母系氏族社會文化形態,無處不在、無所不為、無所不能的女神王國!滿族女神文化的基礎是天穹崇拜和生殖崇拜,偉大的女神是不折不扣的「天母」和「天之嬌女」。神話傳說中的九天玄女、九天女、天女佛庫倫……,女真人「神禖」祭壇奉祀的女媧、姜嫄、簡狄,流芳千古,一脈相承,其所涵蓋的歷史時空,史話傳承及考古學證明超過6500年,從文化史角度,它比古希臘神話要早整整一個時代。而且,如此完整的女神神系的存在,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話中也是極為罕見的,甚至是絕無僅有的。滿族三百女神神話的發現,不僅是對中國神話寶庫,也是對世界神話寶庫的重要貢獻。

薩滿女神崇拜是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史前文化資料中最典型最完整反映人類健康的、有發展前途的文化精神的萌生與形成的歷史文化。這種文化是北方先民在與自然和社會抗爭中逐漸形成的,其內容包括:群體意識、社會性、英雄主義、人本傾向、母性的高揚、戰鬥精神、對友情的忠誠、對世界的探索、人類族系之間的親和心,等等。這些都已成為北方民族文化發展的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歷史唯物主義的民族史觀告訴我們,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是從母系社會走向父系社會的,因此,最原始的天神總是女姓。女神崇拜是古人類自由能動的社會本質——追求集體生命「增殖」的表現,是人類母性的偉大升華。女神崇拜歌頌的是女神,或者講的是被神話化的勞動婦女,女神是真善美的化身與象徵,這種崇高的原始宗教文化底蘊是人本主義,即女神們的一切行事,她們所拼搏,所奮鬥,所犧牲的終極目標,是為了人類的安生、繁衍、昌盛與幸福。眾多的英雄女神如同日月星辰一樣,高懸於天宇蒼穹,照亮了人類文明,照亮了歷史進步,也照亮了古代先民的心。這正是原始薩滿文化曾有著旺盛生命活力的源由。

作者王松林、田佳訓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滿洲人的元宵節
老罕王努爾哈赤原本姓覺羅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