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鬼才門迪尼逝世,那把普魯斯特椅子再也不會更新了
關注設計癖 發現好設計
2019年2月18日,義大利設計師亞歷山德羅·門迪尼(Alessandro Mendini)逝世,享年87歲。
義大利後現代主義設計之父
義大利國寶級設計師
再世達芬奇
少有的兼備理論與實踐的建築師
卓越的設計批評家
20世紀末義大利最有影響力設計師
設計界「老頑童」
……
橫跨多個設計領域,擁有多重身份的門迪尼,在傳奇的一生中創造了許許多多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作品,從一隻名叫「Anna」的開瓶器,到不不斷更新的普魯斯特手扶椅、漢諾威的車站,再到格羅寧格博物館,獲得世人讚譽無數。
門迪尼的一種堅持:做設計只用手繪
而他一直以詩人般的赤誠心對待設計,認為「設計就像詩歌一樣,更注重情感的表達」。
如果只能選3個詞給門迪尼貼個「標籤」,那麼「叛逆」「老頑童」和「傳奇」必須入圍。
#叛逆#
就是要「反設計」
在1970年代末期,義大利出現了「阿基米亞」等「反設計」團體,發起了設計史上絕無僅有的激進設計運動,誕生了在當時看來離經叛道的惡搞現代主義、惡搞古典主義的新設計風格作品。
亞歷山德羅·門迪尼就是這場運動中的代表人物。
一把花哨的「普魯斯特」手扶椅,成了後現代主義設計在義大利最極端的例子。
這把椅子的造型是從巴洛克裝飾繁瑣的設計中提煉出來的,採用五顏六色的紡織品面料。
想想當年主流傢具是密斯·凡德羅的「巴塞羅那」椅子,或者瑪謝·布魯爾的鋼管椅子,查爾斯·伊姆斯的躺椅那類型的機械感強烈的主流傢具,就會知道這把「普魯斯特」手扶椅在那個時代引起多麼強烈的反響了。
此後,門迪尼保留了「普魯斯特」椅的造型,但在配色上不斷對它進行重新包裝,每把椅子都更有調侃、惡搞意味,都在與當時代的設計風格叫囂著「我們不一樣」。
作為設計批評家的門迪尼,就是認為「要革新就不可以顧及對過去的尊重」,對傳統風格作品的「再設計」的實踐把理性主義設計當成發揮個性風格的障礙拋到了九霄雲外。
門迪尼:我就是要怎麼高興怎麼來
在20世紀中後期,義大利設計界的商業價值和實用性盛行,而門迪尼偏要追求設計的藝術價值和感性力量,突破產品和藝術品的界限。
1974年,門迪尼又創造了一把椅子「Lassú」。
這把以金字塔造型為底座的椅子,完全放棄了傳統的功能概念,而設計靈感也是非常藝術性,來源於他給《Casabella》雜誌選擇的封面「燃燒的椅子」。
這著實是大大強調了一波實用功能之外的設計價值。
反主流、反正規、反架上藝術、反大企業主導設計霸權等思潮,刺激著門迪尼創作出與現代設計單一、機械感相反的,強調色彩豐富、裝飾性強的遊離在產品和藝術之間的作品。
產品不一定要像當時主流設計所要求的「樸實無華」,也可以像藝術品一樣華麗,但並非「華而不實」。
桌椅兩用椅
2010年,門迪尼為了保護孫子視力而創辦的拉夢(Ramun)燈具品牌,也一件完美實踐門迪尼設計風格的作品,兼備藝術裝飾性和實用性。
#老頑童#
有趣是另一種魅力
門迪尼被稱作設計界的「老頑童」,一是因為門迪尼七八十歲時依然活躍在圈中,設計力想像力充沛,二是因為門迪尼的作品總是色彩明麗充滿趣味,自帶幽默屬性。
一副不鏽鋼做的墨鏡
可能是覺得市面上的開瓶器都太丑了,門迪尼腦洞一開,給開瓶器賦予了女性特徵,從此世界上誕生了最著名的開瓶器「Anna」。
在門迪尼的世界裡,一些常見的物品都有了全新的造型。
看著門迪尼的作品,誇張明亮的色彩總能帶來一種愉悅感。
無論是產品設計還是建築設計、室內設計,高飽和的大色塊都很常見。
艾烈希總部 、廣島紀念塔、格羅寧根博物館、阿洛薩博彩、維羅納比布魯斯酒店、那不勒斯地鐵站、漢諾威客車站台等建築項目都把色彩運用到極致,一反人們對建築物的常規印象。
#傳奇#
從雜誌主編到設計大師
有句話說的好,從現在開始努力,最壞的結局也不過是「大器晚成」。
門迪尼的一生,可以說是對這句話極佳的踐行。
門迪尼與supreme聯名款托盤
1931年,門迪尼生於義大利北部工業重鎮米蘭。
五六十年代,門迪尼進入米蘭理工學院,開始學習建築設計。這時的門迪尼,在設計界還是無名小卒。
畢業後,門迪尼繼續留在實習的建築師聯合會工作,才開始憑藉革新的設計理念嶄露頭角。
1970-1976年,門迪尼進入世界上最具權威的建築雜誌 《Casabella》,成為一名編輯。
這時的門迪尼已然是義大利激進設計運動的先鋒人物,他的設計理論和作品開始引領義大利後現代主義設計風潮。
期間,門迪尼還參與創辦了Global Tools設計學校。門迪尼離開Casabella之後,又自己創辦了雜誌《Modo》。
1979年,年近50的門迪尼加入當時著名的「反設計」團體——阿基米亞設計集團。
門迪尼的室內設計作品(家居用品均為門迪尼作品)
同年,門迪尼憑藉其設計理論和設計作品收穫了人生中的第一份設計榮譽,義大利工業設計協會頒發的「金圓規」獎。
至此,門迪尼的作品和理念才真正被義大利社會認可。
這一年,門迪尼也成為了著名設計雜誌《Domus》的主編,一直到1985年。
1989年,門迪尼與兄弟Francesco創建了門迪尼工作室,完成的第一批建築設計項目中便有入圍「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個建築」的「荷蘭格羅寧根博物館」。
此後,門迪尼將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建築設計和室內設計中。
2014年,門迪尼獲得歐洲建築獎。
2014門迪尼獲獎現場
在50歲前,門迪尼的設計才華已嶄露,但過於激進的設計革新理念短時間內暫未被主流社會接受;50歲後,門迪尼的努力才真正獲得普世意義上的成功。
也因此,後來人才能看到各樣的後現代主義設計作品出現並在其基礎上推陳出新。
這兩年,我們經歷了太多次與世界各領域大師的告別,看著他們一個接一個地離去。
有人說,這或許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終結,曾由他們創造光芒的時代過去了,但他們留下了火種,讓下一代人繼續燃燒。
同樣,亞歷山德羅·門迪尼離開了,那把普魯斯特椅子或許再也不會更新了,我們感謝他帶給我們如此特別的設計,後現代主義設計仍在影響著一部分設計師,而在未來,我們還有更多的期待。
參考資料:
1.https://www.douban.com/note/190862307/
2.http://jiaju.sina.com.cn/news/s/20170406/6255694634052551672.shtml
3.http://www.jiajumi.com/know/culture/7972.html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essandro_Mendini
本文圖片來自designboom,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男朋友突然天天下廚,原來是因為它……
※夭壽啦,別人家的訪客中心都這麼好看
TAG:設計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