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

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

究竟書法是不是藝術,書法家是不是藝術家?確實以前基本上沒什麼人去較真。這裡暫且不去討論,只是把目前網上能找到的觀點放在一起,什麼樣的結論以後再說。

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書法的本質是不是藝術?

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本來是一個定論的事,近日卻因一部書的出版,引起爭論。這部書叫《守望中國書法》,作者鍾家鼎是貴州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專業教授,長期從事中國歷史、文物考古及書法的教學和研究。他的這部新著力圖使人們正確解讀中國書法的本來面目及其價值所在。書的核心觀點是「中國書法的本質不是藝術」。作者認為:「文字在一個民族的文化中居於核心地位。在學習文字的過程中,認字、寫字是不可分開的,書法是作為文化來學習、來訓練的。書法的本質是文化的,而不是藝術的,幾千年的中國古代社會一直是如此認識。只是到『西學東漸』後,西方強勢文化逐步滲透到中國的傳統文化,才有人將書法列入藝術範疇。」

在《守望中國書法》首發式暨座談會上,各位參會者就這部書的觀點及中國書法現狀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

以書法為藝術,

豈非無視書法傳統?

貴州大學常務副校長封孝倫說:「中國書法的學習、品評、鑒藏等方面都承載著中國社會的文化傳統和認知標準。學習中國書法必須回歸中國的文化傳統。本書提出的中國書法的本質是寫字,中國書法愈藝術化離書法愈遠,中國書法的本質不是藝術而包容藝術的觀點都是很新穎的。」

北京大學教授樓宇烈在發言中肯定了鍾家鼎教授提出的中國書法的本質不是藝術的基本觀點,指出「『書法』應歸於傳統文化中的『六藝』之『書藝』,當然也包含有現代文化中『藝術』的因素。但用現代文化中『藝術』的概念去闡發中國傳統的『書法』,將會模糊中國書法的原本功能,造成本末顛倒,乃至丟失中國傳統『書藝』的豐富內涵和根本精神。」

貴州大學教授王曉衛支持中國書法的本質不是藝術的觀點,他說:「中國的書法傳統,應是重道重意,追求風神骨氣與勢力驚絕,皆為形而上者。書道內涵豐厚,豈藝術一詞所可包容!就中國古代語言習慣而言,藝術一詞,本泛指各種技術技能,以書法為藝術,豈非無視書法傳統?」

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

草書很有美感,

難道不是藝術?

中國書協學術委員王世征說:「我不贊同作者的觀點。書法不是個簡單的藝術,書法有其實用性,也有藝術質。在藝術和非藝術之間的爭論是沒有意義的。比如『草書』、『唐草』,他們很有美感,很有表達性,難道就不是藝術了嗎?書法是中國獨有的藝術,書法反映了中國人的精神,他的語言是線條是美感,能夠給人們帶來美感的東西難道不是藝術嗎?」

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

當代書壇展開批評

值得肯定

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周文彰首先肯定《守望中國書法》一書所提出的堅持中國書法的傳統、堅持中國書法的人文精神,以及敢於對當代書壇展開批評的立場,同時提出了中國書法的出路是否僅靠回歸傳統能夠實現等問題,希望作者做更深入的研究。

清華大學教授蔡曙山指出:「文字是一個民族的核心,在振興民族傳統文化的背景下,現在提出保衛漢字是適當的時候。中國文字和中國書法具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我們在討論書法是不是藝術的問題時,一定要先搞清楚文字與書法兩者的關係,否則難以作出深入的討論。」

國務院參事室副主任陳鶴良認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守望中國書法》一書的這些觀點雖然系作者個人的看法,但是對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深入研究中國書法文化,應該是積極和有益的,是值得討論和肯定的。」

《守望中國書法》一書的觀點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贊同,閱讀此書一定會引起人們對中國書法本質及發展變化產生興趣。(記者 譚 華)

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

書法是藝術嗎

作者:田小徑

書法家徐子久說:書法沒有「創作」二字,只有熟能生巧,才能心手相應,融會貫通。

三五個經常相聚小酌的好友中有畫家,書法家,剩下的兩個人也都是票友級的。受之熏陶,本人也弄個大書案,鋪了毛氈,書案上有模有樣的擺著筆、墨、紙、硯、鎮紙、印泥、印章。其中還淘換了一塊象牙章料,刻了一枚朱文的名章。

說閑暇是好聽的,其時就是無所事事時揮揮毫,潑潑墨,厚顏無恥的塗抹兩筆,附庸附庸風雅,裝一裝孫子。

談起中國書法,中國文字發展史第一句話便是: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說白了就是:寫字可以賣「大」錢是中國特色。

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

「書法」在《現代漢語詞典》里解釋為:「文字的書寫藝術,特指用毛筆寫漢字的藝術。」而「藝術」解釋為:「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文學、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等」。我認為「書法」是用毛筆寫字的方法、技法,就是寫字,不是藝術。字寫得大多數人誇獎只能說是「好看」,寫得少部分人誇獎只能強詞奪理的說是有「特點」。書寫單個漢字不能反映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但把很多漢字連起來書寫成一篇文章,那就是藝術了,但是文學藝術,不是書法藝術。我認可相信鄉下大娘納的鞋底是藝術,也不認為寫字是藝術.

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

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

據裘錫圭《文字學概要》里講:「漢字的形成時代大概不會早於『夏代』,並在'夏商之際'形成完整的漢字體系。而為學術界公認的我國最早的古漢字資料是商代中後期(約公元前14至公元前11世紀)的甲骨文和金文,從書法的角度審查,這些最早的漢字已經具備了書法形成的眾多因素,如線條美,單字造型的對稱美,變化美,以及章法美,風格美……」.難道在'夏商'時期的人們衣不敝體,食不果腹的年代卻擁有小資的心情欣賞文字的線條、變化、章法、風格的美嗎.揣摩書寫漢字的內涵嗎.就連生活在當今社會"坐了一次火車,給人家說了一年"的鄉下表大爺都拎著我送給他裝飾屋子的毛筆字惋惜的說:多白的紙,怎麽塗上了黑點點,糟蹋了,要不糊窗戶多好呀!是呀,生活在紅旗下的表大爺都不懂欣賞漢字的美,難道夏商時代的人們有更高的審美?

據史料記載,隸書的形成是在當時審犯人時為記錄口供的需要而演變的書寫體.秦朝統一了文字也是為政治的需要,而不是審美的要求.

我看硬把用毛筆寫字說成是藝術的人一定是"閑"人,是有閑時的人,是有閑事的人,是兜里錢不多遮著臉把寫字說成藝術糊弄倆錢花的人.而他們內心的審美觀和鄉下的表大爺無異,也許還不如那表大爺的內心純凈,純粹,純正.

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

成為書法家的朋友還告訴我研習書法要有門有派,要有章有法,最好拜個名家為老師,否則字寫得再好也無人喝彩,說白了就是真寫成"藝術"若一屆布衣接也不值錢.也只能在春節前給左鄰右舍寫寫春聯,紅白喜事記記帳而已.另外字的價錢要看寫字人的身份,字寫得好壞不說,身份夠了一樣值錢.當了書協領導字就漲到8千塊錢一平尺,可見書協領導不僅僅是職務,是身份,是權利,更是金錢.同樣一個人的字,身份變了,價錢就變了.難道幾年前的字也隨著人身份的變化而變得更藝術了嗎.名人字即便寫得不好大家也都趨之若騖,人們買得是字,還是名人?我越來越不明白藝術什麽時候變得這樣下賤.

比利時籍華人藝術家陸惟華送我一幅字:素月流天.我一直懸掛在客廳,很多朋友說"流"字寫錯了,少了一點.為此我忙解釋從書法角度那樣寫是對的.我的畫家朋友雲石書齋叫:多思軒.是當地文聯主席題寫的,但人們十有八九念成:多里軒.可見所有的書法面前都應該放個翻譯合適,否則大都會念成笑話.真不知道書法寫到不認識的地步還有什麽意義.都說人到無求品自高,難道字到無識價更高嗎!

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

時至今日,中國書法一直沿用繁體字書寫,中國書法也"講究"用繁體字書寫。而解放後我國就推行簡化字,我若用中國的國粹——中國書法答寫高考試卷不知算不算對。上小學我的啟蒙老師教我寫:母親。而中國書法叫我不認識了:母"親見"(繁體字親).我國簡化字的推行就象個未得到徹底治癒的病人,而病因就是那固守陳規依然拖著滿清長辮子,纏著又臭又長裹腳布的中國書法.中國書法阻礙著中國文字的發展,中國書法也成為中國簡化字改革的羈絆.

中國書法,是絕大多數中國人不認識的書法.中國書法,書寫著絕大多數人不認識的文字.

我認為中國文聯應取消中國書協.

如果說書法就應該是曲高和寡的藝術,就是貴族的產物.那麽我就真的啞口無言了,但我這個人說不過就急,但我還想急赤白臉,臭不要臉,翻臉不認人的罵一句:讓那些懂書法藝術的人"嬰兒唆手指——自美去吧."

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

中國書法是藝術嗎?

這個問題我原來是基本沒有思考過的。

因為好像不需要思考,中國書法當然是藝術,要不然我出售書法的博寶網不會把我歸為書法藝術家之列,而舉凡書法家,你去看好了,大都是長發披肩,張口閉口感覺啦,創新啦,云云——書法家儼然藝術家是也。

最能證明書法就是藝術的,是文化部直屬的中國藝術研究院,它居然下設了一個書法研究院,聽我的朋友電影研究所所長章柏青先生說,范曾早已到該院任教。

看看,要是書法不是藝術的話,書法研究院何以下設在藝術研究院?

然而,書法如果是藝術的話,有些問題便解釋不通。

比如,美術字是書法嗎?

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

把字都寫得美術了,難道那字還不是藝術嗎?

藝術的字,難道不是書法嗎?

可惜,美術字就不是書法,這好像是基本的常識。

這就怪了,把字寫得如此美術,而美術肯定屬於藝術,那字怎麼就不是作為藝術的書法?

有人說,美術字有很多不是用毛筆寫的,惟有用毛筆寫的字,才可能成為書法?

那好,我就專用毛筆寫美術字,那寫出來的字應該是書法了吧?

依然不被人承認,即使那些寫丑書的人,也不承認美術字是書法,這不僅僅因為美術字肯定比他們的字好看。

這是第一個不好解釋的問題。

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

第二個問題,可能學問要引申得深入一點了。

劉熙載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文藝評論和理論家,他寫過著名的《藝概》,是專門探討藝術規律的。

如果他把書法看作是藝術,為什麼不在此書中加入對書法的探討?

他不但不在此書中探討書法,反而另寫了一本書,書名叫《書概》,這是專門探討書法規律的。

很明顯,劉熙載的觀點代表了所有古人的觀點,即認為書法不在藝術之列;換而言之,書法在他們的眼中並不是藝術。

難道古人不把書法看作是藝術錯了?

第三個問題,如果把書法看作是藝術,以下這些看法和見解是不是都有問題——

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

A、心正則筆正。

這是柳公權先生最早提出的。

皇帝穆宗問柳公權筆何以為善,公權說:「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

心正筆正,筆正自然字正,這就有了後來朱熹寫桃的故事。

如果書法是藝術,藝術與心正有必然關係嗎?

難道柳公權又錯了?

B、寫字與做人。

宋代皇帝書法寫得好,宋朝一代臣子,不論忠奸,都寫得一手好字。

《水滸》里的那些有名有姓的奸臣,個個都是書法家,最有名的恐怕就是蔡京了。

然而,傳說中宋代書法四大家中的蔡,原就是蔡京,但因為他是奸臣,字和名便不得以流傳,流傳下來的是蔡襄。

書法既是藝術,人品的好壞真就那麼重要嗎?

梵高是個自割耳朵的瘋子,這並不影響他成為大藝術家;

畢加索玩的女人多了去了,但這並不妨礙他的名氣和價格……

再進一步說,在中國這樣一個「文以載道」的國家,「文人無行」似乎並不受太多譴責,為何到書家這裡就要那麼看重其「行」,不能「無行」,而要「有行」?

怎麼就單單中國書法把做人與寫字聯繫得那麼緊?

古人是不是又錯了?

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

C、從來古人以人喻書。

以人之骨、肉、血、氣、筋比喻書法的,在中國古代書論中可說是比比皆是,

最有名的莫過於所謂「顏筋柳骨」,最是形象生動地把顏體與柳體的風格特點描述了出來。

在古人眼中,一個人字寫得好,首先要有骨頭。

有骨頭的字,才站得穩,這就像一個人,骨頭壞了,肯定東倒西歪。

其次,好的字要有血有肉,這還像一個人,沒有血肉那還是人嗎?

如果書法是藝術,人與藝術挨得著嗎?

你非要從梵高的畫作《向日葵》里看出人的骨頭和血肉出來,是不是也有點兒恐怖?

難道古人以人喻書法,又是歪理十八條?

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

第四個問題,如果中國書法是藝術,那麼,「書同文」便是荒謬的,是秦始皇在踐踏藝術。

大家知道,自始皇帝統一中國以後,「書同文」便是他做的一件大事。

這件事的具體操辦者是李斯。

李斯用小篆統一了全國的文字,從此中華民族實現了「書同文」——文字大一統。

沒有人否定小篆的藝術性,至今,書法所用之印章,仍然基本上採用小篆。

從此角度來說,李斯是當之無愧的書法家。

然而,強調統一性,排斥獨創性,這是對待藝術正確的做法嗎?

既然是藝術,難道不需要個性嗎?難道不需要有自由嗎?難道不需要多樣性嗎?難道不需要蘿蔔青菜各有喜愛的包容嗎?難道不需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嗎?

可以肯定的說,如果中國書法是藝術的話,那麼,李斯和秦始皇便是中國書法的罪人!

然而,歷史是公正的。秦始皇焚書坑儒,後人唾罵之;秦始皇統一文字,大家都認為他是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

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

難道毀滅中國書法藝術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這個論點是不能成立的。

既然這個論點不能成立,這就證明中國書法不是藝術。

正因為中國書法不是藝術,所以才要統一;也正因為中國書法不是藝術,所以才需要統一。

第五個問題,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這是個問題嗎?

是個問題。

不說古代,就說現代,西諦先生(鄭振鐸)就是堅決反對中國書法是藝術的。

早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鄭振鐸就堅決反對把中國書法看作是藝術。

朱自清在他的日記中曾經寫道:「晚赴梁宗岱宴……振鐸在席上力說書法非藝術,眾皆不謂然。」

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

鄭振鐸是與魯迅等齊名的文化人,他的看法不可以不被重視。

可惜的是,他沒有留下論文,我們無從知道他論證的觀點。

今人鍾家鼎在其新著《守望中國書法》中開宗明義就提出「中國書法不是藝術」的論點。正是他的這一棒喝,才使得金儂重新思考中國書法是否是藝術的問題。

中國書法不是藝術,那是什麼?

我們知道,禮、樂、射、御、書、數為古之「六藝」,是古代學生必習之科目。

其中「書」便是中國書法。

這「六藝」是周代便流傳下來的傳統,孔子加以繼承和發揮,它屬於國學的範疇。

這就離中國書法的定義和本質越來越近了:中國書法是傳統的國學,它具有很強的藝術性,但它不等於藝術;藝術的定義不能包容中國書法,中國書法的內涵明顯比藝術更為豐富;中國書法最本質的功能是寫字,寫具有符號性的字,寫規範的字,只有具有符號性的、規範的字才具有藝術性,才有欣賞價值。(作者:待核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祁河:暖 雪
黃自元的書法舊字帖欣賞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