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下無白蛇,發掘時找到一寶物,揭開了當初造塔的真正目的
地處西子湖畔的雷峰塔,因為白蛇娘娘被壓在下面的傳說故事,被人們廣為熟知。這座寶塔曾於1924年的時候倒掉過一次。我們也因為魯迅先生的《論雷峰塔的倒掉》,對這次事件非常熟悉。當然了,雷峰塔下面,肯定不會有白蛇娘娘。那麼,下面壓的究竟是什麼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雷峰塔)
雷峰塔原名為皇妃塔,始建於公元975年,正值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征伐天下,一統江山之時。偏安一隅的吳越忠懿王錢弘俶,卻對外界的紛擾和戰事全然不顧,醉心於佛事,「凡於萬機之暇,口不輟誦釋氏之書,手不停披釋氏之典」。
他在位期間,不但修造寺院,興建佛塔,禮遇高僧。還譴人遠赴異域,尋求佛經。這座閱盡千年滄桑的皇妃塔,就是在這樣的環境和氛圍中修建成功的。
傳說錢弘俶的寵妃黃氏在當年為他誕下了一位王兒,老來得子的錢弘俶喜出望外,認為這一定是佛祖的旨意,是佛祖對自己多年潛心向佛的獎賞。於是欣喜之餘,下旨建造寶塔,取名為「皇妃塔」。
皇妃塔擬建高度為13層,但無奈吳越國小力微,建到第5層時財力就已捉襟見肘,不得已停工。整座寶塔外圍為木構樓廊,內部為磚石結構,塔身內壁嵌有刻著《華嚴經》的條石,供奉著16尊羅漢像。整座建築造型獨特,氣勢恢宏。
雷峰塔在歷史長河中曾慘遭數次浩劫,幾乎損毀殆盡。
(錢弘俶塑像)
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入侵。東南沿海軍民奮起抵抗,仍沒能阻擋倭寇的侵擾。當倭寇肆虐到杭州城後,懷疑有抗倭志士躲藏在雷峰塔中。於是,倭寇縱火焚燒塔身,外圍木質結構被悉數付之一炬,只剩下被燒得通紅的磚石塔身,仍頑強挺立,屹立不倒。
清朝時期,因《白蛇傳》的美麗故事廣為傳播,雷峰塔的磚石被賦予了可以「辟邪」「宜男」「利蠶」等奇特功效。人們瘋狂挖掘撿拾,一時間,塔身被破壞得遍體鱗傷,千瘡百孔,慘不忍睹。
1924年的一個風雨交加之夜,不堪蹂躪的雷峰塔,終於轟然倒塌,只剩下殘垣斷壁向人們述說著它昨日的輝煌和多舛的命運。
直到2001年,當地政府決定重修雷峰塔,以再現其往昔的輝煌。同時,對雷峰塔下地宮裡的文物,進行了搶救性發掘。這也從此揭開了雷峰塔地宮裡的驚人秘密。
雷峰塔下確實並沒有傳說中的白娘子,但堪稱國寶級的文物卻數量驚人。
(阿育王塔)
地宮的入口就位於塔身的中心,當專家挪開一塊重達750公斤的巨石蓋子後,整個地宮就赫然呈現在了人們的面前。專家們從地宮中清理出了「千秋萬歲」銘鎏金銀盒、鸚鵡紋鎏金銀腰帶、如意紋雲銀腰帶、鎏金銅盤龍柱坐向佛,還有大量的金銀鏤空飾件,眾多的藏經磚、銘文磚,以及數千枚"開元通寶"古錢幣等。
最讓人驚艷的是,發現了一座純銀打造的阿育王塔,它非常珍貴,屬於國寶級文物,可以說是無價之寶,轟動一時。因為它的塔身內藏有用金棺盛裝的「佛螺髻發」舍利。
阿育王塔通體由純銀製造,雖深埋地宮千餘年,出土時仍光輝熠熠,光鮮亮麗。整個塔高36厘米,重1300多克。塔身四面鐫刻著佛本生情境圖,分別為:「薩埵太子捨身飼虎」「月光王施首」「快目王舍眼」和「屍毗王割肉貿鴿」。
金棺里的「佛螺髻發」舍利,屬佛祖的真身舍利。它的發現具有重大意義,與北京佛牙、西安佛指一起被尊稱為三大「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當今世界存量很少的佛祖聖物。
當年錢弘俶偶然得到「佛螺髻發」舍利後,便打算修建一座寶塔專門用來供奉它。《黃妃塔碑記》里是這樣記述的:「諸宮監尊禮佛螺髻發,猶佛生存,不敢私秘宮禁中,恭率寶貝於西湖之滸,以奉安之。」
因此,「佛螺髻發」舍利,是錢弘俶建造皇妃塔的真實目標所在,也是他畢生向佛的完美體現。
(參考資料:《皇妃塔傳記》)
※耿恭以數百人扛住匈奴兩萬人猛攻,守城一年,他是如何做到的
※明朝為解決蒙古問題,耗費了太多精力,清朝為何卻能輕鬆搞定
TAG:張生全精彩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