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冠心病,警惕冠心病家族史!
【 作者: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 李凌教授 】
冠心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仍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見的死亡原因。2014年城市居民心臟病死亡率為136.21/10萬,農村居民心臟病死亡率為143.72/10萬。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冠心病的危險因素有多種,包括可改變的和不可改變的,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煙、飲酒等,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包括性別、年齡和家族史。
其中,家族史是冠心病非常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
近日,我們病房收治了一位50歲的中年女性,她有明顯的冠心病家族史,但是並沒有引起注意,沒有及早地治療冠心病。
患者的癥狀主要是間斷性的胸腹部不適,持續有兩年余,一直以為是胃部的疾病,於是到當地醫院消化內科就診,行胃鏡檢查,結果提示糜爛性胃炎,就按照糜爛性胃炎給予了綜合的藥物治療,經一段時間的規範化治療後胃炎已經得到有效控制。
但是患者的胸腹部癥狀仍無明顯好轉,於是就來門診找我看病,我仔細地詢問了患者的病史,患者每次發病同時伴有頭痛、乏力,沒有噁心、嘔吐等癥狀,每次持續2~3分鐘,多於活動後出現,休息後即可緩解,癥狀提示可能為冠心病。
通過簡單的查體及既往的檢查,我發現患者無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冠心病的危險因素。
進一步追問患者的家族史,發現患者的母親和姐姐均患有冠心病,母親具有冠心病多年,但是冠脈血管病變情況不詳;姐姐發現冠心病3年,且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冠脈血管病變嚴重,已行支架植入術。
因此高度懷疑患者為冠心病。進一步的檢查也證實了我的判斷:心電圖提示心肌缺血,冠狀動脈CTA檢查發現前降支和右冠狀動脈都存在軟斑塊和局部狹窄。
患者入院後,我們儘快為她做了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結果不太樂觀,患者心臟的三支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病變,在迴旋支和右冠狀動脈分別放入了一枚支架。
早發冠心病定義為男性冠心病患者發病年齡小於55歲,或女性冠心病患者發病年齡小於65歲。我國目前早發冠心病的發病率仍然呈現明顯上升的趨勢。早發冠心病患者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較少,合併冠心病家族史者較多。多數患者在發生首次冠狀動脈事件後才開始獲得診治。
對於該患者來說,她就是早發冠心病。患者的癥狀持續時間和緩解方式很像冠心病,而且具有冠心病的家族史,但患者沒有注意,忽視了可能存在的心臟問題,一直按照糜爛性胃炎進行治療,沒有及時就診於心內科,因此就沒有及早進行冠心病的綜合性藥物治療,最後發現的時候只能行支架治療。
早發冠心病發病機制複雜,可能與多種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有關,其具體發病機制仍有待進一步研究。早期發現與診斷對改善預後尤為重要。
該患者育有1子,體型肥胖,不吸煙,但我仍反覆告知他要提高對心臟的關注度,改善生活方式:積極減肥、適量運動、清淡飲食、避免吸煙飲酒等,經常體檢,出現可疑冠心病癥狀應及時就診。
專家簡介
李凌,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二級教授,主任醫師。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心導管室主任,國家心血管病專業質控中心冠心病工作組專家,衛生部介入培訓基地主任,內科醫學部副主任。兼任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全國委員、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康復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河南省心血管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常務委員、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心血管疾病防治控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專家理事。擔任《實用心血管疾病藥物治療學》主編,《診斷學》及《臨床新葯精匯》副主編。1984年河南醫科大學醫療系畢業。掌握國內外先進的診斷和治療技術及相關學科的專業理論,熟練進行心血管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搶救和治療,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絞痛、肺栓塞、心力衰竭、高血壓病、心肌病、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先後獲得「中青年優秀骨幹教師」、「優秀科主任」、「河南省優秀醫師獎」等榮譽。2012年榮獲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原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的「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2015年被評為「全國醫德標兵」、 「優秀紅十字醫療專家志願者」、「中原健康好衛士」稱號。2017年榮獲中國首屆「白求恩式好醫生」榮譽稱號。
※男人衰老有5大信號!老中醫推薦這些食物,可防衰老!
※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上做好5個「要」,趕走痛風!
TAG: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