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卡梅隆和劉慈欣的神仙對話,科幻電影在中國是真的火了
昨天是正月十五,隨著元宵節的結束,2019年電影的春節檔也正式結束了。
在這過去的十五天里,我們見證了一個童話的出現,一名百億票房演員的誕生,當然,還有一個神話的落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誰也不會想到,往年為了票房互相廝殺的春節檔景象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瘋狂的外星人》的導演寧浩跑去客串《流浪地球》,幾部電影的官微相互給對方點贊,一派和睦。
誰也不會想到,貓眼預測28億票房打底的《瘋狂的外星人》遭遇了褒貶不一的評價,有人驚喜於寧浩的改變,也有人感嘆他江郎才盡,再也複製不出曾經《瘋狂的石頭》的輝煌。
誰也不會想到,那個被我們吵著說「欠他一張電影票」的星爺,再一次遭到了質疑。《新喜劇之王》的排片率,在上映幾天之後就迅速下降,網上一水的差評,都在說周星馳是在「炒冷飯」。
更不會想到的是,取而代之是被網友們親切地稱之為「小破球」的電影,一個不怎麼出名的導演,幾十個不怎麼出名的編劇,一群不怎麼出名的演員,最終拿到了超過40億的票房,成為了中國影史上第二的神片。
有的媒體說,這要感謝吳京,要不是他的投資,或許不會有今天的《流浪地球》。
甚至有的自媒體,直接把《流浪地球》和愛國掛鉤,把吳京捧成了神話,順帶還要拉一踩一,痛斥萬達撤資「小破球」,卻投資了吳秀波主演的《情聖2》,眼中只有利益。
這就導致了,萬達同樣作為「小破球」的發行方,卻被罵得狗血淋頭,不得不跑出來發微博澄清。
罵戰還在繼續,從小破球的豆瓣評分突然下滑,遭遇大量差評,到網友們集體跑去給豆瓣這個App刷一星,拆妹妹親眼看著事情向魔幻現實主義的方向發展。
「吳京」「太空戰狼」「只有中國人才能拯救世界」....越來越多這樣的標籤被貼到了小破球身上,大家吵的吵,罵的罵,似乎缺少了對電影本身的討論。
事實上,《流浪地球》里幾乎完全沒有一個國家這個概念,世界是聯合政府管理的,救了吳京的是俄羅斯人,最後的大救援行動,是很多個國家的救援隊一起完成的。雖然幾個主角是中國人,但是在這部電影里我們可以看到世界不同的特色和風格。
事實上,吳京也僅僅是作為一個敏銳的電影人,客串並投資了一部優秀的電影而已。他的個人濾鏡,遠遠不應該壓過這部電影背後,真實的製作團隊。
7000人的拍攝團隊,近一萬張分鏡頭畫稿,僅20萬片酬出演的吳孟達,耗盡四年時間拍攝的導演郭帆,因為經費問題賣車投錢的編劇,他們每一個人的努力,才成就這部里程碑式的巨作,《流浪地球》。
還有,拆妹妹最想說的,中國科幻小說第一人——劉慈欣所設定的宏大背景和故事。
其實,在中國的科幻圈,劉慈欣算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只不過礙於他的小說情節過於宏偉,有的又屬於硬科幻的範疇,所以即便有很多人對外拚命安利,大劉的作品依舊很難「出圈」,畢竟,《三體》第一部的前幾個章節,可是硬生生地嚇退了好多慕名而來的讀者。
拆妹妹最為欣慰的是,這個春節檔的兩部電影都有劉慈欣的身影。《瘋狂的外星人》的假想,也脫胎於劉慈欣的作品《鄉村教師》。從電影院看完小破球出來,發現商場書店裡的《流浪地球》小說已經賣到了脫銷,劉慈欣算是第一次真正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甚至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流浪地球》,或許我們就看不到前天下午,劉慈欣和卡梅隆導演的這場經典對話。
毫無疑問,劉慈欣肯定熟悉卡梅隆導演的《阿凡達》等作品,可是如果沒有《流浪地球》,劉慈欣和卡梅隆將會是兩個世界的人,一個在小說領域,一個在電影領域,卡梅隆又怎會知道,中國會有這樣優秀的科幻故事呢?
這不,正是因為《流浪地球》的熱映,卡梅隆在遇見劉慈欣的時候才會說「非常榮幸認識您」,他用的是「honor」而不是「pleasure」,足見他對大劉的尊敬。
卡梅隆說,他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看了《三體》三部曲,他最喜歡第二部《黑暗森林》。他直言《三體》帶給他的震撼,是他很久沒有體會過的。「你若看到《三體》在美國銷量突然猛增,那就是因為我在搖旗吶喊。」
而在接下來的對話中,他們談到了《三體》,談到了卡梅隆監製的,目前已經上映了的電影《阿麗塔》,同時也談到了科幻電影的未來。
大劉問卡神,希望看到怎樣的中國科幻電影,卡神直接回答:「三部曲啊。」這讓拆妹妹心頭一震,難道,《三體》拍成電影終於有指望了??
大劉接著回答說:「從我的角度,我倒希望拍一些比較容易的,至少在視覺上,故事上比較容易一些的電影。拍《三體》,以我們目前的經驗、能力來說,確實有一定的困難。」
這難道不是在暗示,游族影業的《三體》電影拍攝計劃已經胎死腹中,甚至有一些,暗戳戳地希望卡神來接拍的意思??
卡神沒有直接接住這個問題,而是繞了一個圈子回答道:
「科幻有很多子類型,從十足的逃避主義,到非常黑暗的反烏托邦。您的《三體》里有上百個故事,有的講社會如何進化,技術怎麼樣突破,對宇宙的理解,等等。書中還有一種黑暗,是關於人性的本質,人類為了生存是如何對待同類的。我想看到的故事是同時關於兩方面的,既有樂觀的一面,比如人類的宏偉計劃,又觸及到內心的惡魔。我個人是樂觀主義者,未必想要看到幸福大結局,但希望看到裡面有角色是不完全黑暗的。我希望看到兩者的結合。
如今科幻電影在中國已經登堂入室,我們就應該看到更多的作品,看電影人如何探索這些不同的理念,不要告訴他們該做什麼,而是讓他們做自己感興趣的故事,追尋自己的夢。誰知道各自喜歡拍怎樣的故事呢?也許有人會拍人工智慧佔領世界,或者拯救世界,又或者是人工智慧拯救世界以免受到人類危害。在座的可能有人想拍。」
拆妹妹個人理解是,卡神可能已經表明自己的立場了,那就是由於好萊塢的商業化取向,在選擇題材的時候更願意選擇一些幸福光明的結局。眾所周知,《三體》的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地球往事」,是一個妥妥的悲劇結局,而卡神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所以……唉。
緊接著,兩個人的核心爭執出現了,劉慈欣表示要專註科幻小說的創作,盡量不去考慮是否影視化的問題,而卡梅隆則說道:
如果要充分探索人類意識和人類未來,那就不要遵從商業理念,讓思緒任意發展,走到哪兒是哪兒。我不是小說家,我寫的科幻故事跟您的有所不同。
影視作品在過去二三十年里,做了一件向大眾普及的工作,即把三四十年代就已經存在的、在科幻文學裡非常成熟的理念,介紹更廣大的受眾。如今整個社會終於跟上了科幻小說的步伐,科幻文學中的理念開始進入電影。
科幻電影一直滯後於科幻文學,電影觀眾有選擇性的,比如他們不喜歡反烏托邦的設置,事實上,科幻電影在美國有一段時間幾乎絕種了,直到《星球大戰》出現。上世紀六十年代有很多講世界末日的影片,核戰爭、《人猿星球》、人口過剩等等,接踵而至,然後就消亡了。電影公司不再願意拍科幻片,就像西部片和拳擊題材那樣,五十年代很流行,七十年代被拋棄了。喬治·盧卡斯帶著《星球大戰》橫空出世,科幻又爆紅了。
科幻電影是有起伏的,後來就是外星的、星際的、西部神話式的故事,但不再基於硬科學問題。如今是全面開花,既有漫威、DC這些科幻世界,又有《機械姬》《降臨》這樣嚴肅認真的作品。
而劉慈欣則給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反駁,他認為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最大的區別是科幻小說出自一個人的大腦,而科幻電影要動用幾千人。「也許在未來,一個人就能拍出一部科幻片,就跟寫作一樣。」
但是,當台下的人問到為什麼中國科幻電影的起步比其他類型晚了那麼多時,卡神和大劉的回答則驚人地一直:「時代精神」。
以前,中國人總是認為拍不出屬於自己的科幻片,一是因為資金,二是因為技術。可是,當電影市場愈發地成熟,時代的發展促使著我們進步。觀眾希望看到更優秀的中國科幻,自然也就有了《流浪地球》,這是這個時代的精神體現。卡神說道:「科幻影人只能踏浪,不能掀起浪潮。」
有意思的是,當時坐在第一排的,正是被稱為「中國科幻里程碑式作品導演」的郭帆,在對談結束的時候,他帶著一副親手繪製的《阿麗塔》插圖,向卡神表示謝意。
這就是科幻片的奇妙之處吧,在《流浪地球》首映的時候,郭帆曾經以父親的口吻給《流浪地球》寫了一封信,感謝了對影片有幫助的人,其中第一個人就是卡神,他說自己在15歲的時候看了卡神導演的《終結者2》,從此立志要拍科幻片,這才有了後來的《流浪地球》。
一部優秀的科幻片,會給人埋下希望的種子,更會給人以超出想像的感官刺激。例如卡神的《阿凡達》《異形》,都是狂攬幾十億美元的電影作品,不知給多少後續的科幻電影提供了參考。
而我們有幸的是,在看完了《流浪地球》之後,馬上又能看到代表全世界最高等級的世界特效電影,阿凡達原班人馬製作的新片——《阿麗塔:戰鬥天使》
拆妹妹已經買好電影票了,希望這一次,科幻電影可以被理性地討論,而不被套上任何不必要的枷鎖。
※額滴神啊!小戲骨版《武林外傳》哈哈哈太逗了
※看新愛豆趕藝考,可感受到我爹媽當年的緊張了
TAG:娛樂拆穿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