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怎麼吃都吃不胖,而有些人喝水都會長胖
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台。
本文編輯字數4307字,預計閱讀時間,11分鐘。
===========================
中國有13.83億人,他們絕大多數都在吃升糖指數很高的米面糖。
但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仍然有四分之一的人BMI低於18(瘦到睡硬的床會被硌醒),這些人可能永遠都吃不胖。
還有四分之一的人,明明已經每天都在減肥,回到家親媽還是會說:看你胖的,還吃夜宵,以後怎麼嫁的出去,真為你發愁(明明為了回家好看,已經不吃晚飯兩個月了)。
講真,今天這個話題,有點傷感情,但似乎瘦人天生就是瘦子,胖子,上輩子肯定是國寶...
其實,科學家們對胖瘦的關注度並不比我們少,他們也在尋找有些人天生胖,天生瘦的秘密。
之前有研究發現:天生瘦的人,往往有更高的肺活量和更多的熱量輸出,更能從事體力活動;
在活動中消耗的能量也更多,從而形成了瘦子的體質。
天生胖的人則恰恰相反,肺活量低,熱量消耗少,註定要更容易長肉。
如果打個比方的話,天生瘦的人就像「油老虎」,而天生胖的人就像經濟型節油汽車,而這差異歸根到底是源自基因。
吃不胖的瘦子,基因更「幸運」
2019年01月24日,一個『瘦子和遺傳』的正式研究發布,這也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基因研究。
這項研究結果,很多人表示不能接受,因為它又公布了一個慘絕人寰的事實:
狂吃不瘦的人,大部分是因為遺傳了「幸運基因」,他們真的是瘦二代!
在之前,科學家已經發現肥胖有很強的遺傳易感性(有250個基因也肥胖有關),只能說肥胖不是自己的錯,減不下來還不是因為基因!
(如果你嚴重肥胖,可能並不怪你,而是遺傳了肥胖基因)
不同以往,這次的研究主要對象是瘦子,科學家們選取了1622名BMI
他們發現,苗條的人,身上導致肥胖風險的基因更少,肥胖的人身上導致肥胖風險的基因更多,而且苗條的人似乎有幾種「新基因」。
The study, indeed, found several common gene variants were shared between the severe obesity and extremely thin but also found new genes for both. Adding up all the various genes, investigators were able to create a genetic risk score for obesity. Little wonder, extremely thin people were found to have a lower genetic risk score.
而且,這1622名天生的瘦子中有74%的人,父母和親戚都很瘦。
這樣的結果確實十分殘忍,但它也同樣說明,胖子不是缺乏意志力,瘦子也不是意志力更強。
研究人員表示,體重變化的40%-70%都是遺傳的。
這項劍橋大學的研究,已經發表在頂級科學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遺傳學》(PLoS Genetics)上。
想問問:你是「胖二代」還是「瘦二代」呢?當然,如果你是天生胖也沒有必要絕望,基因是基因,基因表達又是另一回事。改變基因表達,你也能變瘦!
胖二代,還是可以減肥的
一旦被戴上「遺傳」的帽子,後天的努力似乎就沒有了意義。
事實不然,遺傳學中有句老話,基因是給槍上了子彈,環境扣下了扳機。
「Genes load the gun, but environment pulls the trigger.」
能決定你命運的,只有你自己,和你自己選擇的環境。
試想一下,在過去那個食物匱乏的年代,即便是繼承了肥胖基因,你仍然可能會骨瘦如柴。
可是如果在現在,遺傳了肥胖基因,你可能有大概率的幾率變成一個胖子。
《柳葉刀》的調查顯示,1980年-2013年,全球成人和兒童的超重人口數,分別上升了27.5%和47.1%。
超重人群的總人口數從1980年的8.57億,增加到了2013年的21億。
你能說過去遺傳瘦子基因的人多,而現在遺傳肥胖基因的人多嗎?
所以你看,環境不同,基因表達就完全不同。
(兩位同卵雙胞胎擁有相同的基因,但體型卻有很大差距,基因並不能決定體型)
通過生活環境的改變,即便你有肥胖基因,可能這個基因也不會被激活。
而這個養成「瘦體質」的生活環境,我不說你也知道,就是跟傳統膳食指南不同的——低碳飲食。
這一點,科學研究也已經證明,在2018年末的一項研究中,研究的第一部分證實了,減肥效果確實與基因有關。
然後,研究人員對754名受試者進行生活方式的干預,觀察他們的生理反應是否與基因構成有關。
令人興奮的是,無論他們的遺傳傾向如何,生活方式的變化最終減輕了參與者的體重。
不要認為,當你有基因問題時,遊戲就結束了,我要告訴你,即便你有遺傳敏感性,仍然可以通過後天去改變。
在BBC的記錄片中,講了一個故事,25歲的內森休伊特,他有雙份肥胖基因變異副本,這會增加他50%的肥胖概率。
他曾經是英國最胖的學童,15歲時300斤,最後成功減肥,通過健身(主要是力量訓練),他從300斤,減到140斤,非常健康,苗條。
所以說,攜帶肥胖基因:
只會提高你肥胖的概率,不會直接導致你肥胖。
只會降低你減肥成功的概率,不會導致你無法減肥。
攜帶肥胖基因的胖二代,固然是不幸運的,但是吃不胖的瘦子,可能也不健康,不建議胡吃海喝。
吃不胖,沒什麼好羨慕的
我身邊有一些朋友,看著骨瘦如柴,他們還經常垃圾食品,包子、餅乾、炒麵,從來不注意飲食,一直大吃大喝,也不用擔心自己變胖。
這些人,如開掛般存在,讓很多拚命減肥的女生,開始懷疑人生。
但是,瘦真的不等於健康,特別是在亞洲,雖然這些高碳水食物,沒有讓這些瘦二代變胖,但是,它們仍然在無聲的影響著身體健康,導致很多疾病。
瘦子也容易血糖高,糖尿病
瘦子糖尿病,在中國一點都不陌生,很多臨床醫生都知道,這類糖尿病人非常多。
別以為瘦就不會有高血糖,斯坦福大學做過一個實驗,讓參與者佩戴可穿戴血糖檢測設備。
他們發現:儘管你之前的血糖監測是正常的,但是吃完高碳水食物之後,80%的個體血糖水平都會升至糖尿病前期水平。
所以,不管你體型如何,吃了精製米面糖,在血糖飆升方面,都是平等的。
長期這樣刺激血糖,胰島素,就算你不會變胖,有一天你也會胰島素抵抗,甚至得糖尿病。
瘦子很有可能營養不良
很多瘦子吃很多,也很瘦的主要原因是,營養不吸收,可能和腸道菌群有關係。
而且,我發現,很多瘦子經常上火,發炎,脫髮,精神狀態很不好,他們看著隨便吃,還很瘦,實際上營養不良。
他們大量攝入的碳水化合物,並非必需營養素,相比於蔬菜,蛋白質和脂肪,營養水平很低,還可能影響營養的吸收。。
所以,這些瘦子有一個非常大的矛盾,他們想變胖,但是吃高碳水變胖,明顯不健康。
碳水吃多了,肯定容易營養不良,還會製造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
不吃高碳水,很可能會變得越來越瘦。
我建議他們從營養入手,一定要注意營養吸收,生物利用度,在日常飲食方面,不如補充最夠的必需氨基酸(蛋白質,動物產品富含豐富蛋白質)和必需脂肪酸(豬油、牛油果、椰子油、橄欖油等),再通過蔬菜水果、動物內臟、海鮮補充一些維生素、礦物質。
在保證沒有風險的情況下,建議生吃蔬菜,不要過渡烹飪,最大限度的保存食物的營養。
當然,如果你想變胖一點,多吃,多鍛煉也很重要。
瘦子吃太多,容易堆積內臟脂肪,更容易胰島素抵抗
我之前也寫過,研究發現,吃不胖的瘦子可能是遺傳了瘦子的體型,脂肪堆積地點由皮下轉向了內臟,特別是肝臟器官。
這種情況更糟,非常容易導致胰島素抵抗。相關閱讀吃不胖的瘦子,更容易得糖尿病,心臟病,脂肪肝....
胰島素抵抗的人,更容易得心臟病、癌症、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疾病。
所以,即便瘦子遺傳了「幸運基因」,沒有發胖的煩惱,但是,也不要隨便吃不健康的食物,注意食物的營養、保持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
關鍵的瘦龍說
天生的瘦子,真的很讓人羨慕,他們從來不會為了減肥而煩惱。
當然,如果你是天生的胖子,也沒有必要垂頭喪氣,上天對你的考驗,未必是壞事。
如果你通過自律,瘦下來了,你可能比天生的瘦子還要健康,你會變得非常享受『自律帶給你變化』的感覺。
瘦子們可能永遠也感受不到減肥成功帶來的快樂,要相信,既然上帝關閉了你的一扇窗,可能悄悄的為了打開了另一扇門。
這些基因研究,有一定的科學道理,我覺得,研究最大的意義在於,說不定有一天,真能生產出一種物質,可以彌補天生胖子的「不足」,讓胖二代也能輕鬆減肥,變成瘦二代。
但是,對於胖二代來說,我覺得誰都不能認命,不能妥協,我們無法改變基因,但是可以通過努力,改變基因表達。
只要下定決心,調整好飲食習慣,仍然能減肥成功。
同時,瘦子也不要認為自己就永遠不會發胖,研究發現:
即便你是個天生的瘦子,長期久坐,臀部也會積聚脂肪;
長期暴露在壓力下,也會讓脂肪細胞膨脹,變胖;
長期的高碳飲食,暴飲暴食,也會堆積內臟脂肪,照樣會損害身體健康。
(叨叨完了,是不是又說多了?)
※哈佛教授BMJ:某可樂公司暗中操作中國飲食政策,讓中國人發胖
TAG:瘦龍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