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武功高強守護在皇帝周邊的侍衛,是如何確保不會傷害皇帝的?

武功高強守護在皇帝周邊的侍衛,是如何確保不會傷害皇帝的?

皇帝作為一個國家的極高象徵,從確立之時就要有危機意識,國內外的任何矛盾衝突點都可能激發到他的生命安全。所以皇帝在幼年的時候就會進行多方位的學習,文韜武略都是其要掌握的內容,可以不必達到高手行列,但自保能力一定是學武的最低標準。所以因此就誕生了一個職位,那就是「貼身侍衛」。

侍衛一詞的起源並沒有一定的考究,在明清的時候成了特定保護皇帝的武官,明朝的時候,更是設立了專門的機構「錦衣衛」,專門負責皇帝的安全和情報收集。在各個朝代對侍衛的選拔最首要的一點,就是大部分的貼身侍衛都是由皇帝親自選拔的。皇帝最主要的就是會選擇知根知底與自己一同長大的大臣子弟,因為是皇室培植的文官武將,大家都是同一個禮儀集團,如果一個人膽敢冒犯皇帝,那麼勢必將要將整個家族的榮華富貴和生家性命都棄之不顧,這樣的犧牲太過慘烈,所以這些侍衛才會提起十二分的職責來保護皇帝。

在清朝的時候,皇帝的侍衛就是由滿清八旗中的上三旗子弟中挑選,內侍衛大臣也是由此三旗中的人才能擔任,上三旗是皇太極的嫡系部下,一直就高於其他五旗的存在,直到雍正時期因為政治需要,為了拉攏下五旗才在其中挑選了侍衛。在實際的侍衛安排環節當中,也會有嚴格的設計,侍衛雖然不能佩戴兵器,伴隨在皇帝身旁,但除了這些侍衛,在遠處不顯眼的地方,還會有弓箭侍衛在把守周邊情況,就算近身侍衛想要有所衝動行為,遠處的哨兵也不會讓你逃脫。

最後就是皇帝本身的自衛,很多皇帝是會隨身佩戴刀劍的,比如秦始皇在遇到荊軻的時候,雖然說場面一度混亂,帶刀的侍衛不敢動,秦始皇滿殿亂跑狼狽不堪,還是大臣提醒他拔劍才砍傷荊軻。再例如唐朝的時候,李世民在與長孫無忌等人在商量立誰為太子的時候,情緒難以自控,從腰間拿出自己的佩刀要給自己一刀。

再到後來清朝康熙時期十四子為了八阿哥求情的時候,康熙大怒氣得要拔出自己佩刀,跳起來要殺掉十四子等情況記載來說,皇帝佩刀應該是一個習慣行為,可以看出其實皇帝們還是很惜命的,在用侍衛地域外部盜賊的時候,內部的自衛也是多手準備,才得以萬無一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長最長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鄭成功在39歲離世之時,為何要下令殺死自己的妻子和兒子?

TAG:最長最長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