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老祖宗留下的學問,這7種刀劍裝扮方法,建議收藏!

老祖宗留下的學問,這7種刀劍裝扮方法,建議收藏!

大家好,歡迎來到匠人工坊!


烤藍

800多年前,北宋徽宗皇帝做了一個夢,夢到了雨過天晴。他對夢裡見到的雨後天空的那種顏色甚是喜歡,便給燒瓷工匠傳下旨意:「雨過天晴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徽宗的這道聖旨不知難倒了多少工匠,最後汝州的工匠技高一籌,燒制出了「雨過天晴雲破處」的那種顏色。

而不知道哪位大馬士革鍛造師獲得了什麼樣的靈感,他們居然將天空的藍色植入到了冰冷的鋼鐵中,讓鋼鐵成了展示他們藝術的畫布。

他們將刀片放入鹼或酸液中,反覆加熱煮沸,在刀劍表面生成一定厚度的緻密氧化膜,既可以增強抗蝕能力,又能讓刀劍呈現出別緻的色彩,人們將這種表面發藍處理稱之為「烤藍」。我國舊時做銀飾也常用烤藍這種方法。


琺琅

琺琅就是一種礦物質,古代,人們習慣把附著在陶瓷表面的叫「釉」,建築上的叫「琉璃」,金屬上面的叫「琺琅」。工匠在刀劍上填滿這種礦物質的琺琅釉料,然後拿到約800攝氏度的爐溫中烘燒。在高溫中,刀劍上的琺琅會由固體熔化為液體,然後將刀劍取出,冷卻,這時,琺琅就會固著在刀劍上,形成絢麗的色釉。通常,燒藍多用於裝飾刀劍的柄、鞘。


鎏金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這種技術的國家,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應用於青銅器的加工裝飾。到了宋代的時候,傳到了日本等許多國家。這種神奇的鎏金工藝,離不開一種東西——水銀。

我們都知道,水銀可以溶解黃金,形成金汞合金。工匠把黃金和水銀混合加熱溶解,然後冷卻成泥糊狀,塗抹在刀劍上,繪製成各式圖案。然後再烘烤,使水銀蒸發,黃金就會附著在刀劍上了。人們也稱這項技術叫「塗金」或「鍍金」。

但是,長期接觸重金屬水銀的話,很容易中毒,所以每一把精美的鎏金刀劍背後,可能都有一個鎏金工匠悲慘的命運。


鑲嵌

鑲嵌最初是由雕刻工藝發展而來的。其製作過程基本分為四步:第一步,工匠先在刀劍、刀柄上刻出凹槽,以便內嵌金銀。第二步,凹槽上加工精細的紋飾,然後根據紋飾鏨刻淺槽。第三步,鑲嵌。也就是在凹槽內填充上銀絲、金片、珠寶等裝飾物。第四步,將不平整的表面敲打,用錯石磨錯,達到自然平滑、嚴絲合縫的程度。


鋼鑿

這種鋼鑿裝扮方法常見於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劍柄,工匠在鋼鐵上雕刻出各種複雜精細的藝術造型,用來裝飾小劍和匕首的刀柄。


金銀絞線

這種裝扮也是常見於歐洲的禮儀刀劍,工匠把金銀線擰絞成各種花樣的絲線,然後纏繞固定在刀劍柄上。


摺疊鍛打花紋鋼

以上六種工藝多用於刀劍表面裝飾,另外在古代,工匠還發明了一種複合摺疊鍛打工藝,將多種不同性質的鋼材疊在一起反覆鍛造,因含碳量不同、軟硬不同、摺疊鍛造手法的多樣性,既能使刀劍兼具硬度和韌性,還可以使刀身產生各式明暗相間的花紋肌理。

這些工藝技術讓我們見證了冷兵器的輝煌與發展,也見識了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千百年來,縱然時間飛逝,這些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和學問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傳承、細細品味。

微信公眾號:匠人工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匠人工坊 的精彩文章:

你為什麼喜歡大馬士革刀?歷史感,高性能還是獨一無二的顏值?
學會這些磨刀技巧,讓你的刀再多用10年!

TAG:匠人工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