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怎樣偷走一個國家?

怎樣偷走一個國家?

全文共2889字 | 閱讀需6分鐘

本文系中國國家歷史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小編微信號zggjls01,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今天說一件金融史上的瘋狂事:一個蘇格蘭人差點把法國給「偷」了。

莊子說:「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在中國歷史上,「竊國」之說一般只被人們當作一種政治比喻,畢竟國家怎麼可能被偷走呢?所謂竊國者,一旦掌握了國家權力,也就把自己暴露在了明面上,因此「竊國」實際上是搶奪政權。

所謂偷竊,應當是指物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喪失財物,如果被偷走的是國家,那麼就應該是在國家的主人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喪失了國家權力,而竊國者逍遙法外,不為人知。

18世紀的法國,還真的發生了一起字面意義上的「竊國」鬧劇。主謀約翰·勞差一點就完成了地獄級難度任務——在法國國王眼皮子底下偷走法蘭西王國。

破局之道

1716年5月1日,這一天可能是法蘭西攝政王——奧爾良公爵人生里最興奮的一天。一個名叫約翰·勞的金融奇才向他講解了一套變紙片為金銀的神奇「魔術」。

奧爾良公爵

在此之前,奧爾良公爵愁得頭都要大了。他的大伯——太陽王路易十四在1715年9月1日駕崩,留下的是一個負債纍纍、四處樹敵的國家。

路易十四的曾孫路易十五繼位時年僅5歲,國家大梁只有奧爾良公爵挑的起來,可是奧爾良公爵不想只做一個鞠躬盡瘁的忠臣,他想取代路易十五做國王。路易十五體弱多病,攝政王只要贏得海內外的支持,那麼逼迫路易十五讓出王位絕非難事。

難的是如何贏得人心。

路易十四窮兵黷武,四處征伐,宮廷生活窮奢極欲,國家財政早已不堪重負。路易十四死後給法國留下了25億里弗爾的負債,相當於國家財政35年的收入。

既然奧爾良公爵當上了攝政王,那麼還錢的重任自然落到了攝政王的肩上。如果攝政王解決了債務危機,人心自然就抓住了;可是如果還不上錢,恐怕就得攝政王背鍋了。

幼年路易十五

正當攝政王一籌莫展之際,蘇格蘭銀行家約翰·勞找上門來了。

約翰·勞告訴攝政王,金幣不能憑空產生,不如發行紙幣,只要市場能夠相信紙幣的價值,那麼國家靠印刷紙幣就能清償債務了。

攝政王從來沒聽過這麼先進的貨幣理論,眼前這個蘇格蘭人不僅想法超前,帶來的方案也嚴絲合縫,一看就是多年潛心研究的成果,攝政王索性把心一橫,那就干吧。

金融奇才

約翰·勞是蘇格蘭金匠世家出身。

彼時歐洲金匠的主要工作是為客人鑄造金幣,由於鑄造金幣需要時間,金匠會給客人開出叫做「金匠小票」的收據。金匠小票兌付能力極有保障,因此經常被客人拿去交易,這使得金匠事實上成了早期銀行家。

家庭環境的耳濡目染加上刻苦求學,約翰·勞年輕時就掌握了豐富的經濟學和數學知識。

約翰·勞

1694年,約翰·勞在倫敦決鬥殺人,不得不逃往歐洲大陸。在歐洲遊歷期間,約翰·勞運用概率學知識在賭桌上大殺四方,沒幾年就積累了巨大的財富。

約翰·勞可能也將賭博的心得體會運用在了思考經濟學問題上。在流亡期間,他提出了法定貨幣的構想。根據約翰·勞傳記作家的解讀,這種構想可能來源於他對籌碼的理解。

最初的版本是建立土地銀行,銀行持有土地資源,根據土地的價值發行紙幣。約翰·勞認為,金屬貨幣的價值波動較大,流通量也無法掌控,穩定性根本比不上土地資產。

而當約翰·勞面見攝政王時,他推銷的方案更加超前:土地抵押都不需要了,銀行直接發行紙幣,並通過吸儲、放貸、發售公債等一系列操作促進紙幣流通。為了保證市場對紙幣的信心,銀行保證紙幣能兌換出等值的金銀幣,銀行儲存一定比例的真金白銀,只要不發生大規模擠兌,市場就會相信紙幣的價值。

這套方案就是金本位制的雛形,放在18世紀早期已經很超前了,但還不是約翰·勞的終極目標,只是約翰·勞實現夢想的第一步。

1716年6月,約翰·勞成立了通用銀行。該銀行在攝政王的幫助下吸收了眾多貴族的存款,並以這些存款作為準備金髮行紙幣。

約翰·勞發行的紙幣

運行一年以後,通用銀行證明了自己的信譽。由於政府鑄幣時經常降低金銀含量,民間對鑄幣的信心不足,而通用銀行發行的紙幣能用於交易、存款、納稅等方方面面,民間對紙幣的信心反而更強,紙幣的市場價值反而比票麵價值高了15%左右。

通用銀行大獲成功之後被政府收歸國有,但是約翰·勞還任主管。國有化的通用銀行改名為皇家銀行,皇家銀行除了原有的職責外,還承擔了收稅、發行國債、財政撥款等職責,這使得約翰·勞實際上成了法國財政部長。

密西西比公司

約翰·勞為攝政王變出了不少錢,但是要還清國債還不夠。約翰·勞拋出了第二個方案——密西西比公司

1717年,約翰·勞獲得了一系列王室頒發的貿易壟斷特權,其設立的密西西比公司壟斷了密西西比河流域和路易斯安那州的貿易權。

當時密西西比河剛被發現,全世界都沒有一張像樣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圖。但是約翰·勞描述的未來似乎唾手可得——上游是加拿大毛皮產區,中游是豐富的礦藏,下游是肥沃的沖積平原,只要開發起來就會創造無盡的財富。

密西西比公司擁有的土地遠比今天的密西西比州大多了

密西西比公司向市場公開募股,接受國債轉換股本。市場沸騰了,國債持有人紛紛把手中的債券換成股權,大家相信新世界的回報要遠比王室支付的利息多得多。

約翰·勞看到了一盤大棋的布局。借著密西西比公司融資的空前成功,約翰·勞又成功遊說攝政王將東印度公司、中國公司、煙草專營牌照等資產也裝進密西西比公司。密西西比公司事實上壟斷了法國的海外貿易,這意味著密西西比公司擁有了看得見的超大現金流和更加廣闊的前景。

1719年,密西西比公司增發了多輪股票,增發的股票為攝政王償還了15億里弗爾的國債,至此法國已經完全擺脫債務危機了。

攝政王以為自己竊取王位的道路已經鋪就,實際上這是約翰·勞的竊國之路。

擁有國家的公司

約翰·勞的增股計劃經過周密的計算,1719年發行的股票允許分期支付,購買者每月支付10%的價款,而皇家銀行可以根據投資者持股價值發放貸款,這又保障了投資者的流動性需求,這些舉措吸引了財產較少的投資者。

1719年的第一批股票每股500里弗爾,半年不到就漲到1800里弗爾。約翰·勞早已預料到股價暴漲,當年他發行的股票全是母女股:購買上一輪股票的人可以按照4:1的比例獲得下一輪股票的優先購買權。

這一套環環相扣的設計讓市場更加相信密西西比公司股票的潛力,就連外國銀行家也坐不住了,外國的真金白銀紛紛湧入法國求購這種神奇的紙片,約翰·勞為法國吸引了不少外資。

瘋狂的股民

這才只是約翰·勞計劃的一半,他還承包了法國鑄幣廠,並將皇家銀行與密西西比公司合二為一,這意味著他可以根據股價操控發幣量。當股價上升,銀行就增發紙幣,使市場有充足的資金繼續購買股票,只要紙幣源源不斷供給,股價就會一直維持高位。

約翰·勞這麼做,圖的是什麼呢?

密西西比公司相當於掌控了法國的海外殖民地、海外駐軍、國際貿易、海關、央行、財政部、稅務總局、金融市場,約翰·勞將法國的國家權力私有化為密西西比公司的特權。但是這些權力並不歸約翰·勞獨有,這些權力實際上屬於全體股東。

根據約翰·勞的傳記作家研究,約翰·勞進行的是一次偉大的社會實踐,是民主制度的另一種形式——股東民主制。

這種民主不是一人一票,而是一股一票,當整個國家都裝進公司里時,人民持有股票就能分享國家的權力和收益,這意味著人們可以徹底斬斷對金屬貨幣的依賴。約翰·勞夢寐以求的,正是當代世界已經普遍採用的主權信用貨幣。

凱恩斯

現代很多經濟學家,包括凱恩斯,都承認自己的理論受到了約翰·勞的啟發,所以評價約翰·勞與密西西比公司時,不應當光看到泡沫破滅時的慘象,而應該關注約翰·勞的理論(腦洞)對後世三百年的深遠影響。

大空頭:孔代親王

當然,要說約翰·勞沒有一點私心也絕不可能,畢竟再大的公司也只需要一個法人,約翰·勞就是這個擁有國家的公司的法人,通過密西西比公司,約翰·勞就掌控了法國。

約翰·勞的貨幣理論百密一疏,他超前的眼光唯獨沒有預見到通貨膨脹對市場信心的打擊。畢竟在紙幣出現之前,這個世界上沒有嚴格意義的通貨膨脹。

由於紙幣超發,1720年1月,法國通脹率飆升到23%,市場已經把難以承受的通脹歸咎於密西西比公司引起的紙幣超發,但是攝政王和約翰·勞還沒意識到。

很多金融精英已經感覺到股價高的離譜,紙幣超發嚴重,經濟隨時都有崩盤的可能,大券商們都在偷偷地購置金銀珠寶,或者一點點地將紙幣兌換成鑄幣。

這時候一個與攝政王一樣對金融一竅不通的大貴族率先砸盤。

孔代親王

孔代親王起初想購買密西西比公司股票,但是約翰·勞沒有給他安排優先股,這讓孔代親王大為惱火,他一氣之下決定把家裡所有紙幣都拿去皇家銀行換成金幣,兌換的金額之大足足用了三輛馬車才全部拉走。

孔代親王的意氣用事為他惹來了攝政王的一頓斥責,然而市場對他的行為並不是這麼解讀的。市場認為親王這是做空紙幣,金融家隱藏在心中的恐慌情緒被瞬間點燃。

1720年9月,密西西比公司股價開始暴跌,11月,跌至2000里弗爾,12月,1000里弗爾,到1721年9月,僅剩500里弗爾,與最高峰相比暴跌了95%。

密西西比公司股價

持有紙幣的人沖入皇家銀行要求兌換成金銀,持有股票的人圍攻約翰·勞府邸要求公司強制贖回。人民對紙幣、密西西比公司和約翰·勞的信任全部瓦解了,許多法國人一夜之間傾家蕩產。約翰·勞如過街老鼠一般逃出巴黎,1729年在威尼斯的一個貧民窟中死去。

密西西比公司直到破產都沒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做過一丁點開發,直到拿破崙將整片路易斯安那賣給美國時,那裡還跟荒地沒什麼兩樣,只有一些零星的毛皮貿易據點。

攝政王的威望也隨著泡沫一起破滅了。1723年,十五歲的路易十五要求親政,奧爾良公爵只能隱退,四個月後就病死了。諷刺的是,路易十五親政後的首任首相竟是孔代親王。

後記

約翰·勞的墓志銘完美的概括了這出鬧劇:「這裡長眠著那個著名的蘇格蘭人,他的計算技巧無可匹敵,他用簡單的代數規則,把法國變的一貧如洗。

法國的損失可謂非常慘重。市場又回歸了金屬貨幣,但是在泡沫破滅過程中大多數金屬貨幣早就流向外國,經濟混亂直到法國大革命前夕都沒有恢復。國內外市場都對法國國債喪失信心,法國以後的借債成本非常高昂,甚至都影響到了拿破崙政府的融資能力。

法國大革命斬首路易十六

約翰·勞也不是沒留下積極的影響。他的偉大嘗試,不僅指明了建立主權信用貨幣的正確路徑,也指明了錯誤路徑。

當後世的央行們構建信用貨幣時,他們都充分吸收了約翰·勞的貨幣理論,同時又嚴格限制政府干預發幣規模的可能性。後世的央行們在保持貨幣政策獨立性的基礎上,最終實現了約翰·勞構想的信用貨幣體系。

· 有一種愛叫做點贊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敘利亞:美國是走是留?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博士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