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比《阿凡達》更早,這部特效大片里不只藏了卡梅隆二十年的少女心

比《阿凡達》更早,這部特效大片里不只藏了卡梅隆二十年的少女心

提到視效大片,有一個名字你無法逃開。

詹姆斯·卡梅隆。

雖然距離第一次在大銀幕上見到《阿凡達》已有十年,續集至今尚未見蹤影。但卡梅隆在技術上的登峰造極,從他監製的新片就可窺探究竟。於是,由他監製,由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執導的《阿麗塔:戰鬥天使》,再一次攀上了好萊塢製作工藝的巔峰。

這部好萊塢的視效大片,說是完全的卡梅隆出品,並不能算是準確。

更確切地說,羅伯特·羅德里格茲的B級片風格,詹姆斯·卡梅隆帶來的靈魂設定,和好萊塢近二十年帶來的技術革新,缺一不可。

由此,也不難解釋,為什麼卡梅隆要將這部影片拖至今天才搬上銀幕。

卡梅隆對《銃夢》的熱衷由來已久,未來世界的構想,天空城和鋼鐵城的割裂感,包括女主角對於命運的思索,都是他所感興趣的部分。甚至卡梅隆自己當初聲明拍攝《阿凡達》,也是為《銃夢》做的準備。

這種以主人公一人對世界和命運發起的叩問,確實是卡梅隆的風格。

不過,隨之卡梅隆事業的調整,2015年,這個項目轉由《罪惡之城》、《殺出個黎明》的導演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執導。

羅伯特·羅德里格茲以出色的B級片製作和科幻愛好者而聞名。在《阿麗塔:戰鬥天使》里,羅伯特個人的趣味顯然再次在機甲設定里被大肆發揮。

有原著粉對原作中刪減部分不滿意?事實上這些開膛破肚的血腥只不過換了另一種風格來展示。

最開始的狂戰士少女徒手戰三機甲,中途再來一輪鋼鐵鎖鏈對少女的絞殺,最後又有機動球獵殺和最後大馬士革刀的跳殺豎劈雙重高潮鋪墊其後。

即便這個設定中缺少了血漿四射的可能性,但藍色體液和改造人被拆解的部分,也足夠滿足觀影群眾的個人愛好了。

除此之外,卡梅隆和羅伯特·羅德里格茲的主題塑造的思考,也頗有趣味。

《銃夢》的誕生年代在上世界末,正是日本賽博朋克文化興起之時,事實上當時不僅有聞名全球的《攻殼機動隊》《阿基拉》和《銃夢》,也有一大批更為小眾的漫畫隨之誕生。

一種文化的興盛,必然有獨特的文化背景做填充。而日本動畫電影,其對主人公誇張和熱血的重視,時常讓日本動畫在本土生命力旺盛,但卻很難打開全球市場。

要把《銃夢》改編成真人,更是難上加難,正是因為「魔改」對於創作者來說,無異於危險的嘗試:改多了,有原著粉絲挑剔,改得少,則未免有缺乏原創感之嫌。

而《阿麗塔:戰鬥天使》完美地在真人電影里重現了這一點點不真實:其他演員都選用真人出演,唯有阿麗塔的臉部由大量CG和表情捕捉塑造而成。

這帶著一點恐怖谷效應的阿麗塔,標誌著她與人類的不同,恰到好處地彰顯了改造人的身份,也保留了開掛少女的特色。在影片中,阿麗塔在大多數時候,都維持著一個少女的特質:通過微表情的種種變化,能捕捉到憤怒、害羞、驚恐和痛苦等多種情緒,

這讓她具備了更多的魅力——既真實,又虛幻。真實來源於情緒,虛幻來源於力量。

其實從《阿麗塔》的改編中,不難看出製作團隊對於劇本改編的謹慎。

攻殼機動隊一拍再拍,銀翼殺手已經拍到了2049,末世、賽博朋克、反烏托邦和大女主,早已不再令觀眾過分激動。

而《阿麗塔》與《阿凡達》系列也早已並不歸屬於同一系列。既然已經有了《阿凡達》,又何須一部構建在末世背景上的人性反思錄呢?

將沉重和奇幻的名譽歸給《阿凡達》,也把熱血爆米花和痛快的少女故事,還給《阿麗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導演幫 的精彩文章:

戈登·威利斯:他是「陰影王子」,也是品味大師

TAG:導演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