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JAMA子刊:俯卧撐你能做幾個?哈佛科學家發現,半分鐘能做40個俯卧撐的人,比做不了10個的人,10年內心血管風險降低96%

JAMA子刊:俯卧撐你能做幾個?哈佛科學家發現,半分鐘能做40個俯卧撐的人,比做不了10個的人,10年內心血管風險降低96%

JAMA子刊:俯卧撐你能做幾個?哈佛科學家發現,半分鐘能做40個俯卧撐的人,比做不了10個的人,10年內心血管風險降低96%

昨天大家都去故宮猜燈謎了嗎?沒搶到票的話,奇點糕今天來補一個:府中仆臣,一手掌握(打一體育運動)。

怎麼樣,猜到了嗎?謎底就是俯卧撐。

俯卧撐這個運動,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上中學時男生基本都做過,可以有效鍛煉上肢以及腰腹的力量。除此之外,俯卧撐能力甚至還有可能用來預測心血管風險!

近日,哈佛大學的Justin Yang和 Stefanos Kales等,對1104名消防員隨訪10年發現,那些基線時能按80個/分鐘的節奏,做40個以上俯卧撐的人,相比10個俯卧撐都做不了的人,發生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低了96%。相關研究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1]。

JAMA子刊:俯卧撐你能做幾個?哈佛科學家發現,半分鐘能做40個俯卧撐的人,比做不了10個的人,10年內心血管風險降低96%

體育鍛煉降低心血管風險這事,已經被證明了無數遍了[2]。也有研究證明,適度到劇烈的體育運動,可顯著降低過早死亡率,延長預期壽命。不過,要想拿運動能力去評估心血管風險,醫生們卻犯了難。

像運動耐受性試驗這樣客觀的評估方法,效果確實很好[3]。但成本高昂,耗時耗力,還需要專業人員來解讀試驗結果對患者也不太友好,甚至可能在試驗中誘發心臟病發作[4]。

但要是為了方便省事,通過問捲來調查運動能力,受主觀因素的影響可就大了。而且由於好面子等等因素,主觀報告的運動能力往往都要好於客觀測試出來的結果[5]。

JAMA子刊:俯卧撐你能做幾個?哈佛科學家發現,半分鐘能做40個俯卧撐的人,比做不了10個的人,10年內心血管風險降低96%

俯卧撐這種運動,方便快捷不需要特殊器材,在哪都能做。而對醫生來說,測試俯卧撐能力也十分簡單會數數就行。研究人員希望通過俯卧撐能力的測試,來預測心血管風險。

研究人員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消防員中進行了調查,最終共有1104名成年男性消防員的數據被納入了分析。

在基線時,消防員們平均年齡39.6±9.2歲,平均BMI 28.7±4.3。研究人員測量了這些消防員的身高體重、血壓、靜息心率等數據,用問卷調查了吸煙飲酒情況、婚育史等個人信息,並進行了俯卧撐能力測試和運動耐量測試。

俯卧撐能力測試中,研究人員讓消防員們按80次/分鐘的節奏做俯卧撐,直到他們跟不上節奏,或因疲勞停止,或做滿80個。能做0~10、11~20、21~30、31~40和40個以上俯卧撐的消防員分別有75、200、389、285和155人。

JAMA子刊:俯卧撐你能做幾個?哈佛科學家發現,半分鐘能做40個俯卧撐的人,比做不了10個的人,10年內心血管風險降低96%

這個頻率肯定夠了

而運動耐量測試則按Bruce方案進行,在一個不斷提高坡度和速度的跑步機上跑步,直到參與者達到最大預測心率的85%,並根據結果推測出最大耗氧量。

研究人員對這些基線數據分析發現,俯卧撐能力與年齡、BMI、血壓等心血管危險因素顯著負相關,而與最大耗氧量正相關

之後,研究人員對這些消防員進行了為期10年的隨訪,記錄了其間發生的冠心病、心衰、心源性猝死等主要心血管事件。

在這10年中,總共發生了37次主要心血管事件。相比於做不了10個俯卧撐的人,能做10個俯卧撐的人中,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就降低了64%,能做40個以上俯卧撐的人,發病率更是減少了96%

JAMA子刊:俯卧撐你能做幾個?哈佛科學家發現,半分鐘能做40個俯卧撐的人,比做不了10個的人,10年內心血管風險降低96%

根據試驗結果預測的無主要心血管事件概率

即使按BMI、年齡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調整後,俯卧撐能力仍與心血管風險顯著相關能做20個俯卧撐的人,心血管風險比做不了10個的人低了75%相關性甚至比最大耗氧量更強

論文第一作者Justin Yang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證明了俯卧撐是一種簡單、無成本的方法,可以幫助評估幾乎任何環境下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令人驚訝的是,俯卧撐能力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相關性比亞最大值跑步機測試結果更強。」

JAMA子刊:俯卧撐你能做幾個?哈佛科學家發現,半分鐘能做40個俯卧撐的人,比做不了10個的人,10年內心血管風險降低96%

啥時候能練成這樣

有了這麼個簡單易行客觀的心血管風險評估方法,醫生們將能更好的為患者制定體育活動和減肥計劃。

不過研究人員也指出,研究中納入的都是中年男性消防員,研究結果可能不適用於女性、老年人或其它職業的人。而且,這個研究尚不足以支持俯卧撐能力作為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獨立預測指標。

編輯神叨叨

一起來做俯卧撐~

更多醫學新進展盡在瞬息:

參考文獻:

1. Yang J, Christophi C A, Farioli A,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ush-up Exercise Capacity and Futur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mong Active Adult Men[J]. JAMA Network Open, 2019, 2(2): e188341-e188341.

2. Lobelo F, Rohm Young D, Sallis R, et al. Routine assessment and promo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healthcare settings: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Circulation, 2018, 137(18): e495-e522.

3. Laukkanen J A, M?kikallio T H, Rauramaa R, et al.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is related to the risk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a population-based follow-up study[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0, 56(18): 1476-1483.

4. Gibbons L, Blair S N, Kohl H W, et al. The safety of maximal exercise testing[J]. Circulation, 1989, 80(4): 846-852.

5. Lee P H, Macfarlane D J, Lam T H, et al. Valid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 (IPAQ-SF): A systematic re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2011, 8(1): 115.

JAMA子刊:俯卧撐你能做幾個?哈佛科學家發現,半分鐘能做40個俯卧撐的人,比做不了10個的人,10年內心血管風險降低96%

JAMA子刊:俯卧撐你能做幾個?哈佛科學家發現,半分鐘能做40個俯卧撐的人,比做不了10個的人,10年內心血管風險降低96%

JAMA子刊:俯卧撐你能做幾個?哈佛科學家發現,半分鐘能做40個俯卧撐的人,比做不了10個的人,10年內心血管風險降低96%

本文作者 | 孔劭凡

昨天剩下的元宵炸一炸更好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點網 的精彩文章:

《自然》重磅:無懼衰老!人體最大「跳躍基因」竟會激活衰老相關炎症,抗逆轉錄藥物或可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等年齡相關疾病|科學大發現
長蛆植入!連抗生素都搞不定的傷口,蒼蠅寶寶竟能輕鬆搞定

TAG:奇點網 |